寶寶發燒服用美林退燒是比較常見的事情,但前一陣子,朋友圈瘋傳「寶寶服用美林引發瑞氏綜合徵,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消息,真是嚇死寶寶了,好在消息被及時澄清為謠傳。其實像美林這種常見的非處方藥,許多家庭都會常備,它的退燒效果不錯,適合6個月以上嬰幼兒服用。但無論是美林、泰諾林,抑或是阿司匹林等退燒藥,都有一定的副作用,給寶寶用藥時需謹慎。
寶寶發燒別盲目喂藥 3種退燒藥風險須知
除了美林外,家長對泰諾林、阿司匹林應該也是比較熟悉的,這3種是較為常見的退燒藥物。下面主播簡單給各位家長介紹服用這幾類藥物需要注意的地方。
NO.1服用布洛芬(美林)注意事項
若寶寶有哮喘、肝腎功能不足、潰瘍等情況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美林,家長不可擅自給寶寶喂藥。此外,寶寶由於發熱出現脫水、嘔吐等問題,服用美林前也需要諮詢醫生。
NO.2服用乙醯氨基酚(泰諾林)注意事項
乙醯氨基酚退燒效果雖然不錯,但有嚴重的副作用,最怕遇到酒精,即使是含有酒精的飲料或藿香正氣水等含酒精的藥物都不可,乙醯氨基酚一旦遇到酒精,就會導致肝功能衰竭,可致死。此外,家長也不要同時給寶寶服用兩種含乙醯氨基酚的藥物,若寶寶肝臟不好,用此藥前也需要諮詢醫生。
NO.3服用阿司匹林注意事項
阿司匹林的退燒效果也不錯,但是5歲以下的兒童禁止服用,否則會引發哮喘,而且發生率還比較高。
寶寶發燒能物理降溫的都不吃藥?
當寶寶發燒後,家長不可一股腦的抱著寶寶往醫院跑,應先觀察寶寶精神情況,並採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比如物理降溫、喂退燒藥,及時將控制寶寶體溫控制在38.5℃以下。這裡補充一點,6個月以下的寶寶高熱時,家長需要第一時間送醫院治療。
體溫在38.5℃以下時,可採用物理降溫
1、洗溫水澡。如果寶寶精神比較好,不妨幫他們洗溫水澡,通過洗澡的方式達到全身散熱的目的。洗澡水的溫度要控制在35℃-37℃,洗完澡後,要立馬幫寶寶擦乾身體。
2、溫濕毛巾擦拭身體。毛巾溫度在37℃左右,家長可用溫濕毛巾擦拭寶寶額頭、頸部、腋下和四肢等部位。
體溫在38.5℃以上,給寶寶吃藥
感覺寶寶有發燒的跡象後,家長需要及時幫寶寶測量體溫,若寶寶體溫快達到38.5℃時,可喂寶寶吃退燒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等到寶寶體溫上升至39℃時候,才喂寶寶吃藥,因為藥物發生效果需要一點時間。如果給寶寶吃藥後體溫依然沒有下降,建議家長及時送寶寶到醫院檢查是否有其它合併感染。
退燒後體溫又回升 退燒藥沒效果?
使用退燒藥只是緩解發燒的症狀,並不能清除引起發燒的感染。比如,普通病毒性引起的發燒,吃藥可退燒,但幾小時後體溫可能會再次升高,這是正常現象。反覆高熱3-5天也很常見,因為退燒藥並不能殺死引起感冒的病毒。
寶寶發燒護理 3個DO & DON』T
DO:寶寶發燒後,需要第一時間解開寶寶的衣服來散熱。同時,也要多給寶寶喝水,以免因為高熱造成脫水。
DON』T:不要捂熱寶寶。「寶寶發燒要多給他們多穿衣服,多蓋被子,讓他們出一身汗,這樣好得快」,其實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過度捂熱會令寶寶大量出汗,以至脫水。
DO:寶寶體溫在38.5℃,精神較好時,可幫寶寶洗溫水澡。
DON』T:不要用酒精幫寶寶降溫。當寶寶發燒時,無論是醫用酒精還是工業酒精都不適合用來降溫。酒精會通過皮膚和呼吸被吸入寶寶體內,可能會引起酒精中毒。
DO:寶寶體溫達到38.5℃或高於39℃,可喂寶寶服用退燒藥。
DON』T:輪流喂寶寶吃兩種以上退燒藥是不行的,退燒藥都是有副作用的,各位家長不可因為某一種退燒藥覺得沒有效果,就給寶寶服用另外一種退燒藥。
百科小課堂:卡哇伊風的退熱貼有用嗎?
市面上有各種卡通圖案的退熱貼,它作為一種物理退熱用品,副作用極少。退熱貼主要成分有醫用凝膠、薄荷等,這些成分一般不會引起寶寶皮膚過敏,使用時需避開傷口、眼睛以及嘴巴。
對於這種方便且又較為安全的退熱貼,能有效的幫助寶寶退熱嗎?
兒科專家表示,退熱貼是採用冷降溫的原理。但事實上,冷降溫只是使皮膚溫度降低,但並不意味著體內溫度降低,而且冷敷可能會使皮膚血管收縮,反而會妨礙機體熱量散發。
對於退熱貼的使用,各位家長需有所保留。其實不用退熱貼也無所謂,各位家長不妨參考上面提到的一些幫助寶寶退熱的方法。
6歲以內的寶寶大腦本身不成熟,體溫過高容易導致高熱驚厥,這是一種嬰幼兒常見的急性病症。在送寶寶到醫院治療之前,家長應先快速做應急護理,避免送醫途中耽誤病情。家長可以先解開寶寶衣領,用軟布或手帕包裹壓舌板並放在寶寶上、下磨牙之間,防止寶寶咬傷舌頭。想知道寶寶高熱驚厥的詳細緊急護理方法,快戳【閱讀原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