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絕對不只是媽媽的事!爸爸的責任也很重大,將會影響孩子一輩子...

(圖片來源)

怎樣做個好爸爸?

不要以為你一邊看手機,

一邊坐在孩子旁邊就是陪孩子了。

你看手機也會讓孩子學著迷上電子產品。

你的行為就是孩子學習榜樣...

趕緊接下去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爸爸要給孩子以行動和語言上注入正面的,陽光的,正能量的力量。

爸爸的消極態度,負面思想,粗暴的語言,

對朋友、對家人,

特別是對孩子的母親的態度和語言及行為

都深深的影響著孩子的身心成長,

甚至鑄就孩子終生的人生品格。

爸爸手上拿著手機卻要孩子認真做作業。

爸爸歪倒在沙發上卻要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爸爸隨地吐痰卻要孩子講衛生,

爸爸總愛遲到卻要孩子做人要誠信...

這無異於對牛彈琴。

孩子的不配合只能說孩子也不是天才。

(圖片來源)

孩子爸,你是多麼重要!

如果可以每天全身心陪伴孩子至少 15 分鍾,

那你的寶寶進步不會讓你失望的。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

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 20% 取決於後天努力, 80% 取決於父親教導。

作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

同樣一句肯定的話,

如果由爸爸說出來,

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 50 倍。

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孩子能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而爸爸則是塑造孩子對人生的看法;

關係到人格的形成。

(贊助商連結...)

家庭教育中,爸爸和媽媽誰更重要?

答案是都很重要。

一個人和母親的關係是否和諧,

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婚姻是否幸福;

和父親的關係是否和諧,

會影響孩子是否勇敢自信,

未來的事業是否有成就。

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需要每天一點一滴的積累,

不是一蹴而就的。

高品質的陪伴要每天專注地陪伴孩子至少 15 分鍾!

也就是在陪伴孩子的當時,

父親或母親是全心全意地和孩子一起互動,

心無旁騖,沒有想著工作,沒有想著壓力。

(圖片來源)

怎麼樣做個好爸爸?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讀書講故事;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遊戲或打球;

可以是一起聽一段音樂;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坐在沙灘上聽海浪的聲音,

講解大自然的知識;

可以是和孩子一起爬山、

一起坐在地上研究自然,

觀察小動物、小花兒、小草樹木。

可以是不加評判、沒有指責、

沒有輕視、沒有打擊、沒有打斷,

只是很單純、很欣賞、很專注、

很幸福地、靜靜聆地聽孩子訴說。

在聆聽的過程中,

父母可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

然後呢?還有呢?接下來呢?等回應。

(圖片來源)

在陪伴的過程中,

儘可能多一些身體上的接觸。

拍拍孩子的肩膀,摸摸孩子的頭,

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裡,

擁抱孩子等等。

方法還有很多,

而最關鍵的就是:

在那個片刻,

為人父母的你是否全身心同在。

帶孩子,不只是母親的事

許多父親都認為帶孩子是媽媽的事,

自己就是心情好的時候玩一玩,

對一些孩子喜好細節根本不知,

遇上孩子撒潑耍賴更是無所適從,

只有媽媽來收拾殘局。

孩子由母親帶太多的弊端是,

軟弱,缺乏自信和探索慾,

以及處理問題的理智。

這是由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所致。

(贊助商連結...)

所以,父親們,

也許你事業有成,

但事業的成功彌補不了教育的失敗。

行動起來!

放下你的手機,

離開你的電腦遊戲和酒桌飯局,

好好陪陪孩子運動、遊戲、聽他訴說,

為他用心做幾次飯並看他開心吃飯的樣子!

你會發現, 他的崇拜和快樂是母親無法帶給的。 你是孩子離不開的人, 這是每個父親驕傲和幸福的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6866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