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朋友圈已進入曬孕期曬娃模式(好像在告訴小編再不生娃,你就老了,好憂傷),而最近被一個朋友的朋友圈驚倒,因為她在坐!月!!子!!!每天吃雞蛋、喝雞湯,不能洗澡不能亂動,不能吃鹽不能出門,以至於在「月子」結束的時候,她發了條解脫的朋友圈:「姐終於可以出門了,終於可以吃頓有鹽巴的飯了!!撒花~~」
中國媽媽有「坐月子」的傳統,生下寶寶後這些傳統禁忌就開始禁錮產婦了,面對一堆麻煩到死的規矩,媽媽們到底要不要遵守?哪些規則對健康有益的?哪些規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我們一一來擊破!
流言一:「坐月子」不能吹空調
事實:產婦身體較為虛弱、易出汗、若室溫過高,人體熱量無法排除,易造成產褥期中暑(產褥期,是指胎兒、胎盤娩出後的產婦身體、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調適復原的一段時間,需6~8周,也就是42~56天。),滋生細菌。並且會影響休息和情緒,對產後恢復不利
提醒:使用空調或風扇,不能直吹、長時間吹,降溫後應及時停止。建議穿長褲,避免著涼。
流言二:「坐月子」期間不能洗頭洗澡
事實:舊時洗浴條件較差,寒冷天氣連洗頭都不容易干。而現在,只要注意保暖,淋浴洗澡是可以的。在產褥期,會有惡露(是指隨子宮蛻膜脫落,含有血液、壞死蛻膜等組織)經陰道排除,所以產後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提醒:
順產後4天因傷口原因不建議洗澡,可擦浴和洗頭。
破宮產在長好後(通常2周)再洗澡,期間可以擦浴和洗頭,別讓水污染到傷口。
避免盆浴,以防陰道感染。
流言三:產後不能刷牙
事實:舊時人民不大注意口腔衛生,很多人患慢性牙齦炎。在孕期由於雌性激素擴張毛細血管,會使牙齦炎加重,刷牙易出血。但這並非是刷牙所致。
提醒:新媽媽在孕前就應該進行徹底的口腔治療,去除牙石、菌斑等,並認真維護。產口更應重視口腔清潔,每日刷牙,飯後漱口,保持口腔衛生。
流言四:月子裡不能吃鹽
事實:產婦在分娩頭幾天身體出很多汗,乳腺分泌很旺盛,易缺水、缺鹽,影響乳汁分泌。
提醒:產婦食物中贏適量放些鹽,完全不吃鹽會導致體內水電解質失衡,整體飲食宜清淡,攝入鹽過多容易增加腎臟負擔。
流言五:「坐月子」一定要靜臥
事實:產婦在懷孕和產後一段時間,血液處於高凝狀態。若長時間不活動甚至長期臥床,有可能引起致命肺栓塞。在充分休息的同事,贏及時活動,有助於促進產後恢復。
提醒:應避免屏氣用力增加腹壓的動作。
流言六:喝老母雞湯催奶
事實:母雞體內含一定雌激素,產後如果過早過多喝母雞湯會增加血中雌激素,使乳素作用減弱,對乳汁分泌沒有效果,反而有不良影響,起不到催奶作用。
提醒:就催奶來說,公雞湯更有利於乳汁分泌,因為雄激素有對抗此雌激素的作用,魚湯、豬蹄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流言七:「坐月子」就是一個月
事實:現代醫學認為,胎兒、胎盤娩出後,產婦的身體(特別是子宮等生殖器官)和心理方面需要調適復原一段時間,一般需6~8周,也就是42~56天,這段時期被稱為「產褥期」。也就是說,一個月的時間並不足以讓身體完全恢復。若僅休息一個月之後就開始大肆吃喝玩樂,或者投入高強度的工作,就真的有可能患上子宮脫垂一類的病。
總結三條新的「月子守則」:
保證休養時間,讓產婦身心得到充足的恢復,保持好心情,身體倍兒棒,高高興興的哺育寶寶,投入新的生活中去;
保證飲食平衡,多吃水果蔬菜,攝入一定量的動物內臟以降低貧血的風險,忌酒;
保證個人清潔衛生,在注意保暖的情況下,勤洗澡洗頭,常洗下身,能有效防止細菌感染。
圖片來自網絡。更多精彩請關注嘟嘟醫生微信公眾號(Familydoctor_PC)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