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對於湖北的一對母子來說,原本應該是溫馨愉快的一天,可是因為一塊鬆動的電梯踏板,一個孩子永遠地失去了媽媽。
當天,在湖北荊州的一個百貨商場裡,一對母子在踏上扶梯的最後一塊踏板時,因為踏板鬆動而攪進了扶梯,在最危急的時刻,媽媽將寶寶舉起,自己陷入不斷轉動的扶梯中,被電梯「吞沒」。經過5小時的破拆,媽媽被救出時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
在看到這條新聞時,我們在感慨母愛有多偉大的同時,也不禁產生了疑問,為什麼電梯引發的不幸越來越多,從什麼時候起,這裡成了「最危險的地方」?
相信下面這些手扶梯引發的悲劇你也曾看到過:
在2014年,2月18日,蘇州一名3歲小男孩在自動扶梯上玩耍時,衣服被電梯底部卡住,繼而致其發生窒息。孩子的父親趕到後,將孩子衣物全部剪開,送醫院搶救無效身亡。事發調查發現,整個出事時間僅有13秒鐘。
2015年1月,一黃岡男童在商場手扶電梯上摔倒卡斷右掌;
3月,武昌4歲女童思思與媽媽一起到超市購物,在下手扶電梯時,袖子被捲入電梯毛刷帶,思思的右手臂多處軟組織挫裂傷;
4月,在馬來西亞的一個商場裡,兩姐妹趁著媽媽在講電話,跑到電扶梯旁邊玩,結果其中一名六歲女童,爬上移動中的電扶手,不幸墜亡。
5月,一名調皮女童逆行上電梯,結果不慎摔倒被夾斷五根手指。
就在「媽寶幫幫幫」截稿前,7月27日,廣西梧州市一個一歲多的寶寶被電梯捲入,手臂受傷。
類似的悲劇還有很多……
注意!這是最危險的地方
無論是對寶寶還是對大人來說,乘坐電梯的時候都要高度注意,這裡不是逗寶寶、玩手機、聊天的地方。有幾處危險高發點,寶媽寶媽一定要注意!
●圍裙板和梯級間隙處
這是最危險最容易夾腳的地方。國家規定,左右裙板與梯級間的間隙之和,加起來不得超過7毫米。但是有的電梯會因為運行時間久等原因而導致形變而變大,這就極容易產生危險。千萬不要站在這個地方。
●上下梯級間的梳齒板
自動扶梯黃色油漆塗刷部分有個很關鍵的結構件,叫梳齒板,負責上下兩個梯級的嚙合。這裡也是極容易產生危險的地方。所以,一定不
要站在黃線的部位,帶推車的家庭儘量乘升降梯。
●梯級與地面接合處
梯級與地面接合處,也有縫隙,隨著電梯不斷運行,這個縫隙可能會變大,鞋底有可能被卷進縫隙里,夾傷甚至夾斷腳趾。
不要讓年幼的寶寶自己上下電梯,避免梯級與地面接合處帶來的危險。湖州這場悲劇里,幸而下電梯的一刻,媽媽抱起了寶寶,否則悲劇成雙。
●扶手與構築物夾角
這一點主要針對大人,乘梯過程中將頭伸出是及危險的行為,因為扶手與構築物夾角很容易造成傷害。
●電梯扶手
電梯扶手容易引起寶寶的好奇心,之前也有過孩子攀爬電梯扶手發生意外的案例,另外,寶寶的手指很細,容易將手深入橡膠帶產生危險。一定要教育寶寶,不玩電梯扶手。
安全乘梯這樣做
看上去不危險的手扶電梯,對幼兒來講,其實是很危險的,在乘電梯的過程中下面這些家長一定要做到。
1、不要在乘扶梯時玩手機和平板電腦。
2、不要讓孩子單獨乘扶梯,自動扶梯有時可能發生斷裂或倒轉,缺齒的自動扶梯容易卡住小孩的手,乘扶梯要有家長看護,家長最好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身體前方。
3、不要踩在黃色安全警示線以及兩個梯級相連的部位,更不要在扶梯上走或跑,以免摔倒或跌落扶梯發生危險。
4、不要將鞋及衣物觸及扶梯擋板。如果出現危急情況,在電梯進口處靠近地面的地方有一個紅色按鈕,是緊急制動按鈕,萬一發生小孩子手卡住等情況,一定要及時按下這個按鈕,讓電梯停住。
5、不要在扶梯進出口處逗留,不要讓兒童在扶梯上來回跑動,不要用腳踢扶梯帶板,以免發生危險。
6、不能將頭部、四肢伸出扶手裝置以外,以免受到障礙物、天花板、相鄰的自動扶梯的撞擊。
7、不要蹲坐在梯級踏板上,隨身攜帶手提袋等不要放在梯級踏板或手扶帶上,以防滾落傷人。
8、不要攜帶過大的行李箱、輪椅、攜帶嬰兒車、手推車或其他大件物品,而應使用升降式的無障礙電梯。
9、不要將手放入梯級與圍裙板的間隙內。
10、不要逆行、攀爬、玩耍、倚靠或爭先恐後,前後最好保留一個空位。孩子不能背對著電梯,也不能坐在梯級上,更不能逆向在電梯上奔跑,玩耍。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還是由家長抱著比較好,人多走樓梯更安全。
「媽寶幫幫幫」歡迎轉發分享,謝絕任何組織未經許可的轉載、盜用。
………………………………………………
「媽寶幫幫幫」微信公眾號:mabaobangbangbang(長按複製)。
這裡有育兒方法、繪本介紹、早教機構探訪、醫生和教育專家訪談、海淘攻略、熱門母嬰用品試用推薦等,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65676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