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研究報告稱,用於製作很多嬰兒奶瓶的塑料中的化學物質雙酚A(BPA)可能導致正常嬰兒的行為變化或造成女嬰早熟。
雙酚A簡稱雙酚基丙烷(BPA),是聚碳酸酯PC的重要原料,許多日常消費品如食品包裝容器嬰兒奶瓶等兒童用品都可能含有雙酚A。雙酚A在加熱時能析出到食物和飲料當中,它可能擾亂人體代謝過程,對嬰兒發育免疫力有影響,甚至致癌。此外,雙酚A有雌性荷爾蒙效果,可能會導致嬰兒出現女性化變化。
培寶PP奶瓶
台灣食品藥物管理部門23日公布,市售4款奶瓶含禁用有毒物質雙酚A,分別是台灣優生的「喜羊羊PES奶瓶」、「優生PP奶瓶」、「優生PES奶瓶」,及台灣培寶的「培寶PP奶瓶」,外包裝卻大喇喇標榜「不含雙酚A」字樣。食品藥物管理部門已令毒奶瓶全數下架,但已有3000多個奶瓶賣給消費者。
喜羊羊PES奶瓶
優生PP奶瓶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報道,台灣食品藥物管理部門負責人劉芳銘表示,經查生產批號,4件奶瓶共生產約8000瓶,目前已下架4783瓶、其餘3217瓶恐已賣出,新北市衛生局已要求業者提出消費者賠償辦法。劉芳銘說,違規產品分別使用聚丙烯(PP)、聚醚楓脂(PES)材質,理論上不需添加雙酚A,目前分析是製程上受污染。違規殘留已令業者限期改善,若仍未改可開罰3萬到300萬(新台幣,下同),產品下架回收;至於標示,若業者故意違規可罰4萬到400萬元,新北市衛生局已令業者10月6日前限期改善,並調查製程中問題環節。
嬰兒使用違規奶瓶,若有刮痕並在高溫下,可能會釋出雙酚A,此物質屬於環境荷爾蒙,作用有如雌激素,動物實驗中會干擾內分泌、有神經毒性,可能影響嬰兒腦部發育,另具生殖毒性,恐造成不孕、流產。他提醒家長,嬰兒奶瓶使用玻璃材質較安全。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6469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