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知道孩子的敏感期是在什麼時候嗎?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大腦發育已經完善,有自己的思維意識想法,孩子智力性格也會在這個時候慢慢的形成。
三歲前,媽媽別做這些事!
1.過度寵溺
三歲左右的寶寶,大多數都準備上幼兒園了。
這時候,如果爸爸媽媽繼續寵溺著他,為他安排好一切,寶寶在幼兒園突然少了周全的照顧,容易變得焦慮不安,甚至產生抵抗情緒。
2.催命
見過一個媽媽喂孩子吃飯,喂一口,說:「快嚼嚼嚼,快咽咽咽……。」再喂一口:「嚼!嚼完了快咽!」
這種急性子是不可以有的,看著他自己吃飯,即使弄得滿臉都是,看著他自己穿衣服,即使穿錯褲腿,請你微笑著,看著他,等著他,這很難嗎?
3.不立規矩
小孩子不立規矩,簡直是要無法無天的節奏。
玩具不玩了往地上扔,飯不吃了往地上扣!
跟同齡小朋友玩也是連推帶打,一不留神就往人家臉上抓一把, 父母要知道這都是他的敏感期在作祟啊
扔東西是他在鍛鍊手臂肌肉,兼辨別聲音,推打小朋友也是他獨特的打招呼方式。
4.以孩子為中心
大多數的父母寸步不離的的跟著孩子,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在不失陪伴的尺度內,讓他自己玩。
5.過分表揚
孩子的任何進步在爸媽眼裡都是大事,「寶寶好棒!」「你好厲害!」的結果是孩子會慢慢認識到自己其實根本沒那麼厲害
於是他們越來越在乎別人的眼光,承受力越來越差,甚至長大後也不惜一切代價來證明自己。
挫折教育也是教育,讓孩子學會適當認輸和鼓勵他們努力上進一樣重要。
「我的孩子好棒。」這句話不必一直掛在嘴上,放在心裡偷著樂就好!
最好的教育是順其自然,最好的管制是無為而治。
三歲前,孩子的大腦會迅速發育完善,我們無需拔苗助長,唯一要做的就是給足孩子自由、給足他們成長的空間,更重要的,是給足對生命本身的尊重。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