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胎兒頭朝上」!當準媽媽們聽到這句話時,是否感覺像晴天霹靂一樣,好像沒啥希望了,只能選擇剖腹生小孩了。其實不然,懷孕期間「胎位不正」並不一定只能選擇剖腹產,只要在胎兒入盤前糾正就沒什麼大問題了,並不如想像中那般可怕。
胎位不正的原因
1.羊水:羊水過多,胎兒活動範圍過大,當胎兒有大動作行為時,可使胎位變得寬鬆,甚至造成臍帶繞頸;羊水過少,造成胎兒活動範圍過小,無法正常活動,導致胎位不正。
2.多胞胎:一般情況下,多胞胎會造成胎兒活動範圍狹小,沒辦法正常活動,導致胎位不正。但也因為多胞胎,剖腹產是媽媽的首選,既安全,又可避免分娩時可導致的併發症。
3.子宮:產婦子宮若有先天性疾病,如子宮畸形、子宮內隔膜,或者是子宮肌瘤都會影響宮腔空間,造成胎兒活動範圍受到限制,導致胎位不正。
4.骨盆狹隘、前置胎盤:孕婦骨盆狹隘或者是前置胎盤,皆會導致胎頭銜接受阻,這可能會使胎兒出現橫位的現象。
5.腹壁鬆弛:孕婦腹壁鬆弛會導致腹肌失去支撐子宮的能力,從而造成胎位不正。
6.臍帶過短:臍帶過短,導致胎兒無法從母體得到充足的營養,造成胎兒營養不良,影響發育,宮腔活動範圍過大,不利於胎兒固定位置。
胎位不正的危害
1.胎膜早破:胎膜早破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胎頭與骨盆銜接不好,造成胎兒早產,圍生兒病死率升高;其二是容易導致臍帶脫垂,比胎兒先一步經宮頸進入陰道內。
2.產程延長:由於胎位不正,會導致產程延長,其一,造成嬰兒缺氧、窒息、腦損傷,甚至造成胎兒因窒息而死亡;其二,導致產婦筋疲力盡,只能選擇剖腹產。
3.陰道裂傷:由於胎兒不正,分娩時胎兒臀部先出來,可能會導致陰道口裂傷。
胎位不正,什麼時間糾正最好?
胎兒在腹中成長七個月余時,就可通過B超檢查是否為異常胎位。懷孕28周前,由於胎兒較小,羊水相對較多,胎兒在子宮的位置不易固定;32周後,胎兒生長迅速,羊水減少,胎位已相對固定。
因此,最適合糾正胎位的時間是在30-32周之間。
如何糾正胎位
1.胎位外倒轉術:妊娠32-34周時,胎兒在宮內的位置呈現臀位(頭上臀下),可通過醫生對孕婦的下腹部施壓,用手把胎兒弄成頭下臀上的姿勢,前提條件是,胎兒臀部尚未深入骨盆,且孕婦身體素質良好、胎兒背部在兩側,也不一定都能成功,有的成功倒轉後,又轉回臀位。
溫馨提示:並不是所有的產婦都適合這個手術,例如:多胞胎、前置胎盤、投胎剖腹產、骨盆狹小,都應首選剖腹產,降低分娩難產的幾率。
2.膝胸臥位:孕婦應先排空膀胱,接著鬆開腰帶,在較硬的床上,俯撐,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儘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2-3次,每次做10-l5分鐘,5-7天為一療程。然後去醫院複查,看胎位是否倒轉過來。
建議:當發現胎兒不正時,可通過以上方法使胎兒倒轉過來,如果方法行不通,也不要擔心,可與醫生商量,應選擇哪種生產方式,可以把危害降到最低。
想知道更多更全面的健康資訊,以及24小時在線專科醫生解答一切健康疑問,請關注官方微信服務號:健客網健康問診(jk-zixun)!
黑兵兵醫生微信個人號:a15118470264,想諮詢更多專業意見,請搜索微信號添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6424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