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後悔!照顧寶寶十大最常犯的錯誤

Joon Si ...| 2015-10-06| 檢舉

當您照顧寶寶時,是否發現自己「明明就照書上作,卻還是有哪裡不對勁?」其實,不管是餵奶、擠奶、洗澡、換尿片或是和寶寶玩耍,都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小技巧,也就是婆婆媽媽口中的「經驗談」,因此本篇為您搜集幾種目前最常見的育兒常犯錯誤,並邀請專家為您一一解惑!

PART 1:餵奶&擠奶時

正確的餵母乳的方式:

專家建議

1. 專家建議,媽咪坐著時,抱著寶寶的手肘下方,可用大抱枕支撐,幫助分攤寶寶的重量。

2. 先用手指輕輕點一下寶寶的嘴角,讓寶寶做出想吸吮的動作,也能刺激寶寶開啟嘴巴。

3. 讓寶寶的嘴巴含住乳/頭。此時媽咪要觀察寶寶的嘴唇有沒有整個含住乳/頭。假使寶寶有確實含住乳/頭,寶寶的嘴唇會有上翻的感覺。

4. 寶寶吸吮母乳時,媽咪要感到乳房有輕鬆感。(原本胸部很脹的感覺會慢慢消失)

常見錯誤1:哺餵母乳時,媽咪抱寶寶的姿勢錯誤。

對寶寶的影響 → 抱寶寶的姿勢親餵母乳時,寶寶有吸住乳/頭,但是吸半天也喝不到奶水。

對媽咪的影響 → 因為姿勢錯誤,媽咪抱久了,手會很酸,加上乳/頭被寶寶吸得很痛,所以也會影響媽咪哺餵母乳的意願。

正確瓶喂的方式:

專家建議

1. 媽咪泡好配方奶之後(或是將母乳解凍回溫後),先滴2~3滴在手腕內側,假使奶水不會燙手,才可開始喂寶寶。

2. 假使媽咪抱著寶寶餵奶,寶寶的頭部要稍微擡高。假使寶寶躺在床上喝奶,一定要稍微墊高寶寶的頭部。假使避免寶寶溢奶,寶寶的脖子可以墊一條紗布巾(選擇紗布巾的原因是,紗布吸水力強又快,材質比較薄,也比較好清洗)。

3. 媽媽手握奶瓶時,一定要確定奶嘴處是充滿奶水的狀態。假使奶瓶內的奶水快喝完,媽咪要適時傾斜奶瓶的角度,減少寶寶吸到空氣的機會。

常見錯誤2:瓶喂寶寶時,寶寶一直喝到空氣。

對寶寶的影響 → 寶寶容易喝到空氣,之後更會脹氣和吐奶。

對媽咪的影響 → 因為拿奶瓶的方式錯誤,讓寶寶每次喝奶後都會不舒服,會造成寶寶有排斥喝奶的情緒。

正確的擠母乳的方式:

專家建議

1. 媽咪坐著時,先檢查乳房會不會刺痛,先用手稍微按摩一下乳暈和乳/頭。

2. 媽咪一手虎口握住乳房,一手虎口握住靠近乳/頭附近的乳房。距離乳房較遠的那手先施力,接著另一手在用力擠。

★ 假使媽咪還是感到手擠母乳很困難,可以考慮使用電動吸乳器或是手動吸乳器!

常見錯誤3:媽咪手擠母乳時,用力擠了半天,不但擠不出乳汁,乳房又腫又脹又難受。

對媽咪的影響 → 因為擠得施力點錯誤,所以無法刺激乳腺,反倒讓媽咪的乳房更痛。

PART 2:幫寶寶洗澡時

正確的幫新生兒洗澡的方式:

專家建議

1. 浴盆內放好水,浴盆旁邊也要先擺好浴巾跟沐浴用品。

2. 因為新生兒的身體很小,因此媽咪可以一手撐住寶寶的後背跟頸部。寶寶的頸部一定要托住,寶寶才不會有不安全感。

3. 清洗寶寶的身體跟下肢時,媽咪的手可以從寶寶的後背,撐住寶寶的胳肢,小心不要讓寶寶滑進水盆里,或是吃到水。

4. 因為寶寶外出的機會很少,身上的髒污有限,所以媽咪用紗布巾來擦拭寶寶的身體,就可以很輕鬆地洗凈寶寶地身體囉!

5. 洗完後,要迅速用紗布浴巾包住寶寶,避免受涼,擦完乳液後,立刻幫寶寶穿上紗布內衣。

常見錯誤4:因為新生兒的身體非常柔軟不好抓,加上新手媽咪(或爸爸)缺乏經驗,幫寶寶洗澡時,容易讓寶寶吃到水。

對寶寶的影響 → 寶寶總是吃到水,開始會畏懼或討厭洗澡的感覺。

對媽咪(或爸爸)的影響 → 因為每次幫寶寶洗澡,寶寶總會一直哭,愈來愈不敢幫寶寶洗澡。

如何挑選寶寶的清潔洗劑:

專家建議

1. 無論是沐浴乳、沐浴露、泡泡露、洗髮露、洗髮精,請儘量挑選有註明「寶寶專用」的嬰幼兒專用產品。

2. 大人用的清潔劑上,除非有標示「中性」或「寶寶適用」的洗劑,否則不建議拿來幫寶寶洗澡或洗髮。

3. 使用方式一定要參照產品的中文標示。有些產品的中文標示會建議您,先將洗劑稀釋於水中,或是該洗劑無須再用清水清洗,請先閱讀中文標籤後再使用。

常見錯誤5:用大人的洗髮精、沐浴乳、香皂來幫寶寶洗澡。

對寶寶的影響 → 寶寶的肌膚相當敏感,大人使用的洗劑的清潔力太強,容易洗掉寶寶身上的天然油脂。

PART 3:幫寶寶換尿片時

多久換尿片一次才OK?

專家建議

1. 假使想避免寶寶的屁股長出一大片紅疹,最好的方式就是一發現寶寶的尿片濕了,就要換新尿片。如果您擔心看不出寶寶的尿片濕了沒,市面上可找到有「尿濕顯示」的尿片,讓您輕鬆掌握!

2. 假使寶寶的屁股已經有長出尿布疹,那麼您可能要考慮尿片的材質是否不夠透氣?或是更換尿片的速度不夠勤勞?建議可以替換另一廠牌的尿片,以及增加寶寶屁股通風的時間,就能慢慢改善尿布疹了。

3. 媽咪為了節省尿片錢,通常一發現有大打折,就會整箱採買,但是若發現尿片不合,可能會面臨「囤貨太多」的窘境。專家建議,媽咪在採購前,最好先確定店家「可否接受退換貨」。

常見錯誤6:因為想省著用尿片,所以儘量等寶寶的尿片脹到很大包時,才更換新的尿片。

對寶寶的影響 → 假使尿片的吸水力不夠強,寶寶的屁股很容易會出現尿布疹。

對媽咪(或爸爸)的影響 → 因為寶寶的屁股紅通通,所以更要花時間幫寶寶擦藥、換尿片、洗屁股。

怎樣才能避免被尿尿噴到?

專家建議:

1. 先準備好嬰兒專用濕紙巾和面紙一包。

2. 開啟寶寶的尿片後,先抽出1張面紙,蓋在寶寶的小雞雞上。

3. 接著再開始清理尿片,以及更換新尿片的動作。

★ 目測法:如果發現寶寶的小雞雞脹脹的,有點直挺,就表示他快要尿出來囉!

常見錯誤7:幫男寶寶換尿片時,寶寶會突然尿尿!

對媽咪(或爸爸)的影響 → 因為寶寶突然尿尿,嚇壞一干人等!以後幫寶寶換尿片時,都要做好突然跳開的心理準備!

PART 4:和寶寶玩耍時

和寶寶玩耍的注意事項

寶寶喝完奶的一小時內,別讓寶寶變換姿勢

專家表示,有些家長餵奶時,是抱著寶寶坐在椅子上餵奶,但是寶寶喝奶後,還沒打嗝前,媽咪又讓寶寶躺回嬰兒床,這樣就容易讓寶寶吐出奶水。所以,建議的方式是,當媽咪抱起寶寶哺餵母乳後,或是讓寶寶喝幾口後,就可以先拍打嗝。等寶寶打嗝後,再繼續餵奶。假使媽咪採用躺喂的方式,也要讓寶寶的頭部稍微墊高,才不會容易讓寶寶溢奶。

常見錯誤8:寶寶喝奶後,還沒打嗝前,跟寶寶玩耍。

對寶寶的影響 → 因為寶寶的賁門(食道連線胃部的閘門)還沒發育完全,所以喝進去的奶水,很容易因為外力而讓奶水又被吐出來。

和寶寶玩耍的注意事項抱寶寶時,不要大力搖晃

專家表示,當媽咪(或爸爸)在安撫寶寶時,容易會邊抱邊搖,但是搖晃的弧度要輕柔,不可讓寶寶有感到坐雲霄飛車的驚悚感!像是將寶寶抱高,又突然向下降的遊戲,或是抱著寶寶大力左右搖晃,都是非常不適合寶寶的危險動作。

常見錯誤9:和新生兒玩拋接遊戲

對寶寶的影響 → 因為新生兒的囟門還沒完全閉合,加上腦部發育尚未周全,落差太大的遊戲,會讓寶寶受到驚嚇,也可能會造成寶寶腦部受損!

寶寶開始長牙後,您該注意的事項!

將家中的小物品收好

雖然一再告知家長要收好物品,但是仍會出現寶寶誤食電池或錢幣、小塊積木的意外,因此家長最好可以隨手將小物品(鑰匙、錢幣、電池、橡皮圈)放在抽屜中或是置高,避免寶寶伸手一抓,就往嘴裡塞!

避免穿有太多裝飾品的衣服

有些衣服款式上會有小毛球、小別針、小鈕扣等裝飾品,當您抱起寶寶時,這些都是寶寶伸手可得的物品,因此也容易進入寶寶的嘴裡!因此,建議媽咪儘量避開穿著身上有太多飾品的服裝,避免讓寶寶誤食中毒囉!

常見錯誤10:讓長牙的寶寶隨意啃咬

對寶寶的影響 → 寶寶可能會誤食化學物質,造成中毒或異物哽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6386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