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寶寶出現這種現象並不是腹瀉,媽媽不看必後悔!

新生兒腹瀉是新生兒的常見疾病,是造成新生兒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障礙的重要因素。

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且出現水糞分離現象。新生兒由於身體各系統發育尚未成熟,消化功能較為脆弱,消化腺分泌的酶不足,對奶粉耐受性較差,母乳喂養不當,以及抗生素使用不當、衛生環境差、受涼等,都會導致新生兒腹瀉的發生。

新生兒出生後24h之內排除胎便,這時候的大便呈墨綠色、粘稠狀,是出生前在胎兒腸中形成的,大約三四天以後,大便受到食物的影響逐漸有所改變,顏色漸漸變成黃色或是帶一點綠色,質地則是粘糊狀且不成型,約一周後就變成嬰兒期的大便。

母乳喂養兒大便多呈金黃色,粘稠狀,顆粒均勻,一天可達4-6次。

人工喂養兒大便顏色比較淡,成淺黃色,可成型,也可成粘稠的大便,顆粒不太均勻,可見奶瓣。

有個別新生兒,可排比較稀的大便,發綠,有時有些水分,次數可達7-8次,但並不是腹瀉。

當新生兒發生腹瀉時

如果大便中水分很多,便水分離,次數達10次以上,有臭味,應考慮新生兒患了腹瀉,要及時到醫院化驗大便。寶寶如有腹瀉症狀,媽媽也不必擔心,可在線諮詢鴿子醫生獲得幫助。

如果孩子精神好,父母仔細觀察並沒有發現其他異常情況,可只帶大便到醫院化驗,不必帶孩子同去。

一旦確定了患了感染性腹瀉,就要正規接受醫生的治療。新生兒腸道內缺乏正常菌群,對致病菌的抵抗能力弱,不能靠自身抵抗消滅腸道內的致病菌,所以要聽從醫生的治療。

鴿子醫生:一名兒科大夫。諮詢育兒,孕期,飲食,疾病和更多小兒腹瀉問題,加微信留言。 微博@鴿子醫生 請加微信號:air863

作品版權歸屬鴿子醫生,轉載格式如下:

轉自微信公眾平台【問及說】 【微信帳號:air863】

不按格式轉載,直接舉報,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6360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