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般到了6~8個月,開始會有做重複動作的行為。一歲之後的寶寶會用手將積木擺到另一塊積木上,再不斷的拿起、放下,如此重複不下十多次。媽媽看到寶寶經常重複做一個動作,會去阻止甚至擔心寶寶是不是生病了。
蒙特梭利說「重複是孩子的智力體操」,寶寶在同周圍物體的反覆接觸中,興趣中心逐漸從自身的動作轉移到動作的對象,這個時候他喜歡重複某個動作是很正常的,說明寶寶對自己動作產生的效果發生了極大的興趣,而且也是他認識事物因果關係的開始。孩子的各樣能力就是在這樣的親身體驗中學到的,他在感覺,在思索,在體驗,這是最佳狀態,媽媽千萬不要阻止或者打斷,可以在一旁仔細觀察,寶寶到底要體驗什麼。
重複動作對寶寶的意義:
1.重複動作符合寶寶的心理發展水平。各個發展階段的寶寶,都有屬於他們的不同的遊戲行為。對於1歲左右的寶寶而言,重複也只是其中一個與其心理發展水平正好吻合的遊戲。也許在大人看起來毫無邏輯,但寶寶卻樂在其中呢。
2.重複動作能讓寶寶感知世界。
嬰兒對外界事物的認知是依賴於感知印象的,因此寶寶會通過不厭其煩、樂此不疲的重複同一種動作、同一種行為來加深對外界事物的感覺、知覺和認知。
3.重複動作能鍛鍊孩子的能力。
寶寶的重複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鍛鍊了抓握、找尋、手眼協調、溝通等能力,媽媽可以在寶寶重複活動中來對寶寶進行配合和引導。
4.寶寶的重複動作意義重大
重複動作能幫助寶寶積累豐富的感覺印象,有助於認知能力的發展。寶寶在不斷重複的遊戲動作中,將短時記憶變為長時記憶的儲存,增加對物理世界各種物體、各種環境的認識,這些都奠定了日後進一步認知發展的基礎。
寶寶重複動作有時會表現為扔東西,雖然對於寶寶的智力和心理成長都有很大好處,但當寶寶出現亂扔東西的狀況時,媽媽也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糾正:
1.設計各種扔東西的遊戲,如扔球、擲沙包等,在遊戲中鍛鍊寶寶。
2.有時寶寶扔東西只是為了引起注意。媽媽平常要多關注寶寶,讓寶寶感覺到家長在注意他,就可以避免孩子亂扔東西的壞習慣。
3.寶寶每次玩過玩具後,家長要經常和寶寶一起整理玩具,整理好了,一起欣賞。要培養寶寶美的感受能力,這樣可以指導寶寶不要亂扔東西。
鴿子醫生:一名兒科大夫。諮詢育兒,孕期,飲食,疾病等問題,加微信留言。
微博@鴿子醫生 請加微信:air8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