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缺鐵性貧血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貧血。其發生的根本病因是體內鐵缺乏,致使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發生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影響寶寶智力發展和身高。缺鐵性貧血多發於6個月至三歲,大多起病緩慢。
貧血原因:
先天儲鐵不足。如早產、雙胎、母親貧血,都會使新生兒儲鐵減少。
生長發育快。嬰兒從出生到1歲,生長發育最快,血容量增加迅速,鐵的需要量多,因而生長發育過快的孩子容易缺鐵,越是胖孩子越容易出現貧血。
飲食中鐵缺乏。嬰兒出生6個月後,從母體得來的造血物質基本用完,而人奶、牛奶含鐵很少,所以,不及時添加輔食,單純喂奶很易缺鐵。
鐵消耗或丟失增多。由於長期腹瀉、腸吸收不良等引起鐵的吸收障礙時也可導致缺鐵性貧血。
貧血症狀:
(1)當小兒出現煩躁不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愛活動、反應減慢、食慾減退及異食癖等現象時,就有可能缺鐵了。
(1)一旦發覺口唇、口腔粘膜、甲床、手掌、足底變得蒼白,則肯定有貧血。患缺鐵性貧血的小兒,血紅蛋白往往下降,紅細胞訐數尚正常或稍低,在1000毫升血中血紅蛋白小於100~90克為輕度貧血,小於90~60克為中度貧血、小於60克為重度貧血。
貧血治療:
如患兒缺鐵性貧血喂養不當,且貧血為輕度者,可通過飲食療法來糾正。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為黑木耳、海帶、動物血液和肝臟,其次為肉類、豆類、蛋類和綠葉蔬菜,乳類中含鐵量少。蛋黃中含鐵量也不少,但其鐵質常與含磷的有機物緊密結合,使鐵的吸收率僅為3%。豆類、玉米類吸收率可達5%~10%。而動物血、肝臟、瘦肉和魚類不僅含鐵豐富,而且吸收經高達11%~22%,是補充鐵劑的良好來源。
對中度以上貧血則需藥物治療。常用硫酸亞鐵和富馬酸鐵等,後者較前者含鐵量高,且易吸收。具體補充劑量需謹遵醫囑,媽媽們對此有疑惑的,可以有時間諮詢鴿子醫生。
貧血食療食譜:
肝泥糊糊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
做法:
原料:鮮豬肝30g、配方米粉適量
製作過程:
1.豬肝去筋膜,洗凈,切小片焯水後,另起鍋加水煮熟;
2.煮熟後加水用攪拌機攪打成泥,加入配方米粉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豬肝中鐵質豐富,是補血食品中最常用的食物,能保護眼睛,維持寶貝正常視力。
紅豆沙
適合年齡:1歲以上
做法:
原料:紅小豆10g
製作過程:
1.將紅小豆洗凈,紅小豆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時備用;
2.將浸泡好的紅小豆放到鍋內,加入適量水,大火煮沸後,轉中火熬至湯收盡、紅小豆軟綿;
3.用攪拌機把煮熟的紅豆連湯汁一起攪打成紅豆沙即可。
功效:紅豆是補鐵佳品,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族等,紅小豆沙的口感很適合寶貝吃。
奶香棗飯
適合年齡:3歲以上
做法:
原料:牛奶200ml、米飯半碗、紅棗4顆
製作過程:
1.牛奶放入奶鍋中,再放4顆紅棗一起煮,並用勺子適當擠壓大棗,將棗煮爛牛奶變為奶茶色;
2.然後放入半碗米飯,改中火煮沸,不時攪動;再煮5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大棗是寶貝補鐵佳品,奶香棗飯作為一款營養和口感都很不錯的主食,會受到寶貝們的喜愛。
鴿子醫生:一名兒科大夫。諮詢育兒,孕期,飲食,疾病和更多小孩子生長發育問題,加微信留言。 微博@鴿子醫生 請加微信號:air863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61800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