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親子游的3個「目的地」嗎?

「人生不過是三次親子出行——第一次你是跟從者,第二次你是組織者,第三次你是協助者。總有人回首一生,感慨蹉跎歲月,奔波於世,終不得浮世之寶,這浮世之寶不是名利,乃是親子之情。」

在我的心中,親子旅遊那真是極好的。沒有任何一種活動,可以將親子互動進行得如此徹底。親子溝通、親子運動、親子遊戲、親子閱讀……它甚至可以將所有的親子教育內容整合到一起。市面上很多的旅遊公司打出了「親子游」的名號,實際上並沒有在旅行當中實現「親子」的價值。在親子游中,父母要事先為孩子預想好活動目的或訓練目標,通過共同完成或互動的形式,實現親子教育的任務。在我看來有三個最基本的親子游目標,我通過自己的旅遊經歷分享給大家。

1、在親子游中啟迪孩子的智慧

我第一次帶女兒出遠門,是女兒1歲半的時候。開車帶著妻子、女兒從首都向昌黎黃金海岸駛去。在路上,我給女兒播放了很多事先準備好的和大海相關的歌曲,培養女兒對於大海的嚮往與喜愛之情。《大海啊,故鄉》、《海鷗,海鷗》、《大海搖籃》……一首首動人的旋律開啟了親子旅程。剛剛看到沙灘的時候,女兒是不敢輕易嘗試的。我小心翼翼地豎著抱起女兒,讓她的小腳輕輕地感受沙灘,漸漸的,漸漸的,女兒的腳丫適應了沙灘,她也願意自己在沙灘上行走。在我看來,沙灘是一個「觸覺訓練基地」與「想像力訓練基地」,當身體與沙子全面接觸時,就達到一種非常天然的觸覺訓練。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家具、電器、玩具都是流線型的,考慮到保護孩子免受意外傷害,但問題來了,孩子缺少觸覺體驗,就沒有為社會互動打下良好基礎,造成了自閉或敏感等問題。我在沙灘上塑造了很多「沙雕」:人像、山坡、城堡……吸引女兒去觸摸,去體驗,去感受。女兒最喜歡的是我打造的「沙火鍋」,我用沙子堆成了一個「炭爐火鍋」,在槽裡面倒入一些海水,讓女兒去往裡面「放菜、放肉」……女兒很快理解了這個創意,她同時也聯想到在家中吃火鍋的經歷,往「槽」裡面放入了很多沙子、石頭或貝殼。在孩子已經熟練玩耍了這個遊戲後,我又將「沙火鍋」重新打造成了沙盆,引導女兒說,現在沙火鍋變成了「洗腳盆」,我們來體驗一下吧,於是父女兩個人坐在沙盆邊洗起了腳。我和孩子玩耍的過程總能吸引周圍遊客的目光,很多孩子向女兒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2、在親子游中培養孩子的行為規範

2歲是培養孩子良好素養與習慣的起點。為了培養孩子的良好出行素養,我決定帶著孩子坐飛機出趟遠門。在上飛機之前,我給女兒講解了坐飛機的一些知識:包括繫上安全帶,不能隨便亂跑,不能大聲尖叫或喧譁,學會向空中乘務員問好與答謝。我在家中用玩具飛機與女兒模擬乘坐飛機的場景,加深女兒的記憶。在第一次坐飛機的過程中,女兒非常乖乖地坐在座椅上,聽從空中乘務員的安排,得到了美麗的空姐大大的誇獎。在旅館的時候,我也不忘和女兒一起互動。在做完幾個遊戲之後,我開始將事先準備好的繪本拿到孩子眼前,閱讀已經成為了女兒生活中的一部分,當然,也是旅途中的一部分。

3、在親子游中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

女兒3歲了,已經出落得像個小姑娘了,她甚至主動提出了旅行的願望。恰巧在這個時候,我被邀請參加各種地方台的電視節目。我對於親子齊上陣的節目會優先考慮,因為他覺得這樣的活動既滿足了女兒的旅行願望,也可以很好的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與社會適應性。今年夏天,我帶著女兒千慧參加了安徽衛視的《加油好baby》節目,這次行程成為了女兒的特色合肥之旅。在錄製節目之前,我與女兒領略了巢湖風光,品嘗了地道徽菜。每次旅程都會收到驚喜,這次的驚喜是今年在合肥舉辦的世界機器人大賽,我恰巧與世界機器人的選手住在同一家酒店,我便帶著女兒主動熱情地認識了一些外國的青少年朋友,通過簡單的英語對話,我讓女兒感受到科技的趣味以及世界文化的豐富多彩。在錄製節目過程中,女兒的表現讓我感到驕傲,作為最小的嘉賓,千慧能夠在台上沉著勇敢,輕鬆回答主持人的提問,得到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我相信,這與旅行是分不開的,千慧變得更加外向,在旅程中結交了很多好朋友,這是我的培養目標。

此外,在親子游當中,父母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的脾氣秉性,發現孩子的興趣特長,提供給孩子一個展示自己風采和創造力的舞台。相信用心的親子游總會不虛此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6133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