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語:這兩天在網上又看到一則悲劇:「2015年1月26日,浙江寧波有一個3歲的小朋友吃饅頭時被噎到,媽媽發現後便給他喂水,喝了幾口之後,孩子臉色開始發紫,等送到醫院後,已經距離孩子噎住20分鐘了,雖經搶救卻沒能挽救孩子。」原因是喝水後,喉嚨里的饅頭髮脹,把喉嚨堵住。
類似的新聞總是不絕於耳,除了心情的沉重,更多的是感到強烈的失落,何時中國所有的家庭都知道孩子噎住以後,第一時間不是喂水,而是採取正確的急救法?作為一個公共平台,萌芽只能希望身邊越來越多的家長能接觸、學習、掌握、傳播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復甦術,希望有關政府能儘快開展相關技能的強制培訓。如果有一天父母也要持證上崗,這方面的學習一定是重點考試內容吧!
所以以下內容請熟練掌握和牢記,此外,萌芽君還要加一句:請一定認真學習,只有將技巧爛熟於心,發生意外時才能從容面對,一知半解對你毫無幫助。
大聲呼救撥打120
在孩子發生窒息的那刻開始,就算再怎麼慌了心神,亂了陣腳,也別忘了第一時間大聲呼救,撥打120,同時開始展開急救。如果你無人求助,那麼要在5輪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後(約2分鐘)撥打120。
很多人知道海姆立克急救法,也聽過心肺復甦術,說到這兩個急救法的時候,腦子裡也能浮現相應的畫面,但是當孩子吸入異物的時候,選擇任何一種方法都是有不同的前提條件的。並且要尤其注意的是,不管是海姆立克急救法還是心肺復甦術,都需要將1歲以下的嬰兒區別對待。
海姆立克急救法
情景一:孩子清醒
1 孩子可以呼吸/喊叫/說話,仍能咳嗽或者吞吐空氣,這個時候孩子的本能反應在幫助他清理呼吸道,這種情況下不應該使用海姆利克急救法,而應該等待孩子自己處理。
2 無法咳嗽或說話,完全不能呼吸(胸部沒有起伏運動),臉色發青。這個時候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心肺復甦術
情景二:孩子昏迷
1、昏迷但有呼吸,側臥位等待救援,並持續關注呼吸狀況。
2、昏迷且無呼吸無脈搏,沒有任何反應,給予仰臥於硬平面,進行心肺復甦術。針對1歲以上嬰幼兒的心肺復甦術(製作單位:全球兒童安全組織)操作要點:遵循四步法1、呼叫名字2、檢查呼吸
3、胸外按壓30次
4、打開氣道,人工呼吸2次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