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金12小時,這6件事影響寶寶的一輩子!

寶寶離開媽媽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上,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他們得拚命用力掙扎,像一枚螺絲釘一樣旋轉著掙脫熟悉的那個小房子,迎來全新的開始。對於媽媽們來說,產程結束了終於到了舒一口氣的時候,可以心滿意足地看著可愛的小寶貝,享受初為人母的喜悅。可是對於寶寶們而言,還不是休息的時候,因為這個世界太新鮮了,他得迅速喚醒身體的各項機能來適應新環境。我們一起來看看忙碌的寶寶們在生命最初的12個小時都乾了些什麼吧!

娩出一瞬間:用啼哭宣告獨立

啼哭大多數時候被看成是一種宣言,它向媽媽、醫生昭示著這個寶寶已經降臨人世。醫生通常會根據新生兒啼哭的聲音大小、強弱來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況,一般而言足月兒哭聲洪亮,早產兒則哭聲較為微弱,有先天性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的新生兒哭聲則十分弱小。

胎兒在母體內時,肺內充滿液體,並不是依靠呼吸進行氣體交換,而是依靠胎盤循環來進行的。胎兒從母體娩出之後,外界的空氣迅速進入新生兒的肺部,心臟內的卵圓孔關閉肺泡開始擴張,小嬰兒才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呼吸!這個過程之中,寶寶的聲帶受到刺激發出聲音,即產生我們所聽到的「第一聲啼哭」。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寶寶啼哭是一種自我求生意識的體現:通過張大嘴巴讓空氣進入體內激活呼吸系統,才能夠保證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存活。這是嬰兒走向「獨立生活」的第一步。

斷臍:寶寶不會感覺到疼痛

臍帶是胎生哺乳動物從母體獲得養分的紐帶,出生之後都要面臨著「斷臍」這個過程,除人類之外的哺乳動物一般由母親咬斷臍帶並用嘴巴舔舐消毒,新生動物的臍帶殘端會自然風乾並脫落。人類則會由醫生在胎兒娩出後幾分鐘內迅速結紮並剪斷。

關於斷臍先後的問題,媽媽們的認知出現過兩次戲劇性的轉變。最初人們都主張新生兒出生之後立即剪斷臍帶,因為擔心晚剪臍帶會導致嬰兒感染黃疸或罹患紅細胞過多症。後來科學研究表明這僅僅是一個誤讀,出生後新生兒臍帶晚剪斷兩分鐘,反而能夠使臍帶中的造血幹細胞更多的流向新生兒,這些流向新生兒的臍帶血中含有的鐵元素能夠保證寶寶在出生後的半年內不會貧血。

臍帶是由非常柔軟的膠樣結締組織包裹著一條臍靜脈和兩條臍動脈組成的,這種結締組織非常神奇:摸起來就像一個被水泡軟的橡皮球一樣,特別有彈性而且非常堅韌。剪斷臍帶時寶寶和媽媽都不會感覺到疼痛,因為臍帶上分布的只有血管而沒有神經,它是純粹意義上的一個養分輸送通道。在國外,剪斷臍帶通常是作為一種神奇的儀式,由孩子的父親進行的。不用擔心美觀問題,因為研究表明斷臍時候的斷面跟寶寶日後的肚臍形狀沒有關係,這隻取決於遺傳因素。

吃第一口奶:溫柔的吮吸

吮吸和覓食反射是新生兒具備的原始反射,他們一出娘胎就會這兩項技術了。躺在產台上留觀30分鐘的時間裡,媽媽可能會留意到躺在你身邊的寶寶一邊吧嗒嘴巴,一邊把小拳頭抻進嘴巴里。這是新生寶寶在提醒你:是時候給他吮吸母乳了。

寶寶吮吸越早,越能夠刺激媽媽儘快分泌乳汁。另外,初乳貴如油,媽媽們千萬別迷信老說法,把「看起來黃黃的」、不太乾淨的母乳擠掉放棄,要知道初乳中含有多種珍貴的免疫因子,能夠有效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寶寶最開始的吮吸,並不像很多媽媽們想像的那樣,力氣很大。他們通常都是很輕柔微弱的,除非你讓寶寶餓了太久,否則一般他們會輕輕吮吸幾分鐘,之後就心滿意足地睡著了。媽媽們可以好好享受這種哺育寶寶的幸福感。

打預防針:寶寶很勇敢?

寶寶在出生之後的24小時內,必須接種兩支疫苗,分別是B肝疫苗第一針和卡介苗第一針。很多新手媽媽很疑惑:為什麼我的寶寶打預防針的時候完全沒有哭呢?是因為他是個勇敢的寶寶嗎?還是哪裡出了問題?另外一些媽媽則反映她們的寶寶在打完針後象徵性地哭了一兩聲。

事實上,5個月前寶寶打預防針不哭或者延遲哭都是很正常的,因為小寶寶的末梢神經發育還不完全,對快速尖銳的刺激沒有大的反應。

拉臭臭:墨綠色胎便量驚人

正常新生兒在出生之後的12小時內就會排除胎便,胎便是新生兒最早的腸道分泌產物,形態黏稠,其中85%~95%為混合著腸壁上皮細胞、胎毛、膽汁黏液及所吞咽羊水中的部分固體成分。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呆到20周的時候,就開始積攢產生胎便,到分娩時達到頂峰。

胎便是墨綠色或者黑色,沒有特別的臭味。當寶寶扭動身體哭泣的時候,你揭開他的紙尿褲會嚇一大跳:這麼小的寶寶怎麼會拉出這麼多的便便?可是哪只這麼一點點啊?新生兒在出生的第一天會拉3-5次胎便,持續兩三天才能拉完。在接觸了母乳、奶粉和水分之後,腸胃中的食物發生變化,胎便排盡之後過渡到正常便便。媽媽們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兒的體重在最開始的12小時內是下降的,原因就是胎便排除。可以想見胎便量會有多少!

忍受家人的過度關注

別以為寶寶出生之後要乾的事兒就是哭鬧加上吃喝拉撒睡,他還要忍受家人的各種圍觀、稱讚和拍照。家人們懷揣著興奮迎來了寶寶的誕生,免不了盯著看、動手摸一摸、親幾口,捎帶拍幾張照片。事實上,這些大人看起來稀鬆平常的小動作,新生兒卻需要花費精力去適應。

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空氣對於他們都是一種強烈的刺激,你會發現他的皮膚紅紅的,甚至有些發紫。所以新手父母們要學會壓制自己的喜悅,給寶寶更多的時間睡覺和發獃,讓他們有足夠的精力應付這個世界給他們的自然挑戰。

——媽媽網原創資訊

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可關注微信獲取!

如何關註:打開微信→添加好友→查找or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6004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