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期流鼻水、鼻塞?5種居家照護法,值得收藏!

bee lia ...| 2015-08-29| 檢舉

認識病氣

鼻腔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線,當鼻腔因外部感染、異物入侵或刺激導致黏液過多,就會流鼻水;而鼻腔通道因鼻水太多或黏膜腫脹而受阻時,就會引起鼻塞。

造成流鼻水、鼻塞的原因大部分是感染感冒或長期過敏,兒科醫師強調,氣喘只要幼年控制得當,長大就不容易發作,但鼻子過敏會跟著一輩子,如果輕忽或不處理,成人之後有可能因為鼻甲長期受到炎症刺激,引發流鼻水、鼻塞造成鼻甲黏膜腫脹,進而形成鼻甲肥大,且鼻腔過窄將影響呼吸。除了藥物治療以外,嚴重者可能還需要透過手術切除部分下鼻甲或鼻息肉,家長務必特別留意。

病氣原因

1.病毒:在臨床上,流鼻水或鼻塞最常見的成因就是病毒感染,引起鼻子發炎,進而出現黃鼻水或是鼻塞。

感染後最常見的就是感冒,較正式的名稱為「上呼吸道感染」,導致感冒的病原體以鼻病毒和冠狀病毒為主,種類超過兩百種以上。

2.鼻竇炎:鼻竇炎是鼻腔內出現細菌,必須透過抗生素治療。臨床對於鼻竇炎的確診條件相當嚴格,必須查看五大症狀,包含:上顎牙根痛、鼻塞沒改善、持續黃鼻涕、以照光法觀察鼻腔出現充塞感,以及口咽部有膿黃鼻水倒流。

至於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AP)對鼻竇炎的確診要件是黃鼻涕超過十天,或鼻涕倒流造成咳嗽超過十天,或是高燒到攝氏三十九度、黃鼻涕超過三天、寶寶精神狀況不佳,三項條件同時成立。

如果寶寶沒有符合上述標準,可能會被誤診為鼻竇炎,進而吃下不必要的抗生素,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家長應該對鼻竇炎有正確認識,以免寶寶吃進不必要的藥物。

3.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是對空氣中常見的特定物質(過敏原)出現過敏反應,症狀包含:流鼻水、鼻子癢、鼻塞和打噴嚏。

大部分的過敏原為塵蟎、塵埃、黴菌、昆蟲、動物毛皮或花粉,倘若長期沒有處理好過敏性鼻炎,可能會造成嗅覺和聽覺功能減退、喉嚨痛、頭痛,並發鼻竇炎、鼻息肉、中耳炎、結膜炎和氣喘。

因為鼻子與耳朵、氣管屬於連動器官,如果長期忽略鼻子發炎,沒有處理堆積在鼻腔內的鼻水,病菌可能會往後或向下跑到耳朵或氣管,導致併發症。

居家照護法

1.「熱蒸氣」讓清鼻子更省力

鼻子不舒服的重要關鍵是讓它「通暢」,雖然鼻水會一直被人體製造,但感冒鼻水帶有病菌,堆積會讓發炎情況加重。

清鼻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擤出來,但嬰幼兒不太會擤鼻涕,尤其三歲以下的寶寶,這時家長可改用吸鼻器來輔助。

家長在幫寶寶吸鼻子時,不需要頂到最後面,也不需要吸鼻子側邊,關鍵是將吸鼻器對準鼻子的空腔吸,才能把鼻腔內的鼻水清出來,至於鼻子側邊的鼻水只需要用衛生紙擦拭。

有些家長擔心吸鼻器會造成寶寶鼻子的傷害,兒科醫師請家長放心使用,市售吸鼻器的效果和緩,只有醫療院所吸鼻器的吸力比較強,但也別太頻繁替寶寶吸鼻子,建議一天最多吸三次,睡醒、睡前及中午各一次即可。

當寶寶超過三歲,家長就可以教擤鼻涕來清鼻子,大人平常在孩子面前拿起衛生紙兩手擤鼻涕,讓小孩跟著模仿,一旦成功就拍手鼓勵,寶寶久而久之就學會自己擤鼻涕了。

(iamct繪)

此外,洗澡是最好清鼻子的時機,家長可透過熱蒸氣先讓寶寶的鼻腔通順,再讓孩子擤鼻涕或使用吸鼻器。

也可以趁著洗澡時的熱蒸氣,用棉花棒沾生理食鹽水,伸入寶寶鼻子中輕輕擦拭。

至於許多大人會買噴藥(血管收縮劑)來緩解鼻塞,只要滴一滴進入鼻子內,鼻塞瞬間通暢,但這個噴藥不能給小孩使用,因為寶寶的鼻黏膜尚未發育完全,血管收縮劑的藥性太強,反而會造成傷害。

2.排除過敏原、照指示用藥

有鼻子過敏困擾的寶寶,家長應該避免孩子吸入過敏原,家裡要每天除濕,讓室內濕度維持在40~50%之間,徹底殺死塵蟎與黴菌,至於除蟎溶劑、防蟎寢具、防蟎吸塵器或空氣清凈機,視個人經濟狀況與需求條件購買。

(iamct繪)

倘若寶寶有過敏體質,家長應先就醫診斷,隨時備藥,不要自行去藥局購買。至於寶寶過敏性鼻炎發作時,會頻打噴嚏、鼻塞不適、影響睡眠,這時家長也不要拒絕用藥,應該使用醫師開立的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藥水或藥丸。當寶寶鼻子過敏被誘發時,依照醫師指示用藥,緩解身體不適。

3.薑片、白鬍椒驅寒,引流鼻水

流鼻水、鼻塞無論是感染或過敏,家長都可以透過溫暖鼻子,讓寶寶把堆積在鼻子裡面的鼻水引流出來。

例如早上吃一碗熱熱的薑片粥或在白粥里加一點白鬍椒。薑片粥只需要在白米里放入一、兩片姜,放進電飯鍋里燉煮,待電飯鍋按鍵跳起來後即可取出,而白鬍椒只要於食用前,在粥里灑上一點即可。

不論薑片還是白鬍椒,都只需要一點點,目的在利用食材的驅寒作用,不是提味,若加太多,造成嗆辣,寶寶反而不喜食用。

寶寶起床後,喂他吃一碗熱騰騰的粥,鼻子很快就會暢通,如果寶寶鼻塞嚴重,平常也可以吃,不限於早上。

4.艾草浴,治療鼻塞天然處方

另一個有效對付鼻塞的辦法是泡艾草浴,因為艾草蘊含豐富的鉀和精油,自古以來就是治療鼻塞的天然處方。

家長只要到中藥行購買艾草,泡澡之前先用1000cc的水將艾草在爐火上滾開,再直接把滾開的艾草水倒入浴盆中。

(iamct繪)

而泡澡的水溫要保持適中,也就是孩子起身不會覺得涼,皮膚要出現紅紅的(但不是燙傷);皮膚轉紅就可以起來,不要泡太長的時間,避免水分過度流失。

5.多按合谷、迎香、湧泉穴

家長平時可以替孩子按摩合谷穴、迎香穴或湧泉穴,緩解過敏,每次三到五分鐘。如果寶寶邊按邊哭鬧,可能是太大力,最好維持適中的力道,讓寶寶舒服。

---------------------------------------

就醫判斷 Check it now!

□黃鼻涕、鼻塞超過7天:若寶寶黃鼻涕、鼻塞超過7天,就應該就醫治療。

□眼鼻下產生小細紋:寶寶會揉眼睛或鼻子,連續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或流眼淚,且皮膚細嫩的寶寶眼鼻下有小細紋,這是典型的過敏性鼻炎外部症狀。

□單邊流鼻水:通常流鼻水都是兩邊一起流,但罕見疾病「腦脊髓液漏出」則是單側鼻水,如果寶寶每次都只流單邊鼻水,就要特別注意。

---------------------------------------

專家解惑

1.鼻涕顏色可區分感染或過敏?

醫師駁斥用鼻水的顏色來區分感染或過敏,因為鼻水流久了,容易滋生病菌,所以不論是感冒或過敏都有可能變成又黃又濃的鼻涕。至於過敏是體質,如果沒有其他病症,寶寶卻常常流鼻水,就有可能是過敏。

2.鼻子過敏沒有生命危險,不用積極處理?

長輩常說:「過敏是無害的,忍一下就過去。」這是錯誤的觀念。若是輕度過敏,好發機率較低,不一定會影響生活;但中重度過敏者,發作時會影響睡眠和作息,不積極處理只會更糟,一旦孩子進入學齡期,容易因為鼻過敏無法好好睡覺,進而影響學習,家長不得輕忽。

3.過敏搬家就會好?

感染科醫師認為,這只是短暫的錯覺!因為人搬家後,必須先適應新環境,原本存在的過敏原會被抑制,尚未誘發,但幾個月之後,人體已經習慣新環境,潛在過敏依然會被誘發出來,因為過敏是體質,不會因為改變環境而改變體質。

4.短毛寵物不會引發過敏?

許多養寵物的人,因為深受過敏之苦,只要靠近寵物就會不停打噴嚏,以為把寵物的長毛剪短,就比較不會過敏,其實人不只對寵物的毛髮過敏,還會對寵物的皮屑、唾液過敏,把毛剪短也無法解決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55541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