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庭晚上常上演媽媽呼叫孩子收玩具的戲碼, 其實孩子不是故意不收,只要用點小技巧,就能養成他們收拾的習慣。
圖片來源:親子天下
幼兒不收玩具有各種原因,可能是延宕滿足能力不足、他還在玩、情緒還停留在遊戲情境中、玩具太多很無力、不知如何分類、不想做接下來要做的事等。如果能夠先了解個別原因,大人較能用平靜的心情看待這件事,也較知道如何處理。
爸媽可以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收玩具的習慣呢?
1. 玩具在固定場所玩及放在固定位置:若能有所分類更好,但要讓孩子知道怎麼分,例如籃子上貼圖片。
2. 先約定好收玩具的時間:例如要吃飯時、要洗澡時等;也可以指著時鐘的指針告知,例如長針指到六時就要開始收玩具。
3. 時間到之前的預告:這對於延宕滿足能力低的孩子尤其重要。例如告訴他:「還有五分鐘就要收玩具嘍!」同時觀察一下孩子玩的狀況 ,例如問:「還有五分鐘,房子還有一面牆要疊,可以嗎?」孩子需要學習「這是我的狀況」,而不是要解決媽媽要求的問題,如此需要收玩具時,較能心甘情願。
4.一次不要拿太多出來玩:如果收拾玩具對孩子非常困難,可以先約定:「今天你想收幾樣玩具就玩幾樣!」或「一次先玩一樣玩具,不玩時先收起來,再玩第二樣。」
如果孩子還是不收玩具,可以觀察了解一下什麼原因,對症下藥。例如:
1. 想做的還沒做完:這時可以同理他說:「我知道你好想繼續做,明天還可以做喔!」如果他哭,就等他哭完再收。然後問他:「你要把這些玩具放在哪裡?」
2. 玩具太多:這時可以協助他分類,把一部分先遮住,直接告訴他:「我們現在先收這邊。」有時的確太多,根據你了解超乎他的能力, 這時可以給他一點點的助力:「我幫你一起收,我可以幫忙把這些集中。」
但最後還是要讓他親手把玩具放到籃子裡。建議爸媽可以陪孩子用有趣的方式收,比如假裝推土機把散落各地的玩具先堆在一起,再請某個玩偶把它們一一送回自己的家。
當孩子做到時,記得給他口頭肯定或肢體擁抱:「你好棒,把玩具都送回自己家了,它們很謝謝你這個小主人。明天再見嘍!」或抱抱他:「你會玩玩具,也會收玩具,真棒!」
在孩子養成收玩具習慣的過程,可能會起起伏伏,這時只要我們堅守原則,但也不要忘記了解他們的困難,幫他們加油打氣,漸漸他們就會習慣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