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的語言在1歲半至3歲是快速發展時期,在這個階段有的兒童先快後慢,也有的先慢後快,都是正常的。
可以試用以下方法:
1,給孩子創造一個語言環境,不僅是對他多說話,而且是說著自己在做的事,或看到的景象。比如在盛飯時就說:「我給寶寶盛飯呢!」;在看到寶寶搭積木,就說:「寶寶的積木搭得多好啊!」。語言環境是兒童學習語言的重要條件,聽多了,也就學會了。
2,每天有半小時固定的學習語言時間,在這個時間裡要直接教。拿著圖片,一個詞,一個詞地教,對口型。他不學,也不勉強,還是每天按時教,不要不學就不教了。把精力用在「教」上,而不是著急,擔憂上。
3,在日常生活中,當寶寶發出語音(如元音,子音和拼音)來,都要表示歡迎,並順著他發的音接著發下去,鞏固他發的音,也讓他有自信。
4,常常隨意地說些短的兒歌給他聽,由於兒歌有韻律,他會喜歡,偶爾也會學一兩個詞,慢慢就愛學整首兒歌了。
5,你教他的詞,一定要他常見,常用的。比如:奶,水,糖,勺,餅乾,要,不要,走,上街,回家等,不要教一些不常見,不常用的字詞。
6,帶孩子到鄰居家去串門,事先和鄰居說好,對孩子講些簡單的,常用的語詞,讓孩子多聽,也可以拿著圖片和孩子一起看(自己當然也在一旁)。稍微陌生一點的人教他,有新鮮感,可能他會接受。
如果孩子到了兩歲左右仍然只說那三個詞,則要帶孩子到保健部門作全面的智力測驗,看看他智力有沒有問題,因為語言和智力有一定的關係。如果智力沒有問題,則說明孩子屬於遲語症,繼續教學一年再看。 平時多引導孩子說話,給孩子一個較好的交流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543819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