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家長如何讓孩子喜歡學習?

Share| 2015-08-15| 檢舉

家長如何讓孩子喜歡學習?

「孩子不願意上學怎麼辦?」「孩子不用功讀書怎麼辦?」不少家長整天為這些問題而憂心忡忡。其實,孩子大多是願意通過學習去了解新的東西的。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孩子的確會變得討厭念書、討厭學習。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很多,而由於家庭因素影響所致的卻占了大多數。

當孩子討厭上學念書時,家長應先檢討一下自身有無以下行為:

◎ 容易生氣,動不動就打罵孩子;

◎ 從不稱讚孩子;

◎ 總是要求孩子考試得第一名或100分;

◎ 不給孩子娛樂的時間,只要孩子一打開電視,他們便會問:「功課做好了沒有?為什麼看電視?」

◎ 給孩子許多補充練習。除了學校的作業外,孩子還要做爸爸媽媽布置的家庭作業。

除此以外,像父母不和、家庭生活不協調、雙親外出工作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使他無心念書。

(一)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學習情緒

家長必須了解,孩子心情愉快時會比較喜歡學習,學得更好更起勁,因此家長指導孩子學習時應注意:

1.不要操之過急

家長應了解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孩子共同設計一個可行的學習目標,切忌因操之過急而給孩子造成壓力。

2.要保持自己愉快的心情

家長的心情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情緒,因此,在幫助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這種情緒會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3.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能力不及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否則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感。

(二)用遊戲性的語言對孩子提出要求

許多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時不注意方式,以為只要孩子明白大人的意思就行了。其實,家長對孩子用遊戲性或音樂的語言說話是很有鼓勵作用的。

有一次,我到一個朋友家做客,見他的孩子玩意正濃。這時,孩子的母親用微笑的態度,在孩子旁邊用兒歌的旋律唱出:「乖孩子,要學琴,叔叔嬸嬸再會吧!」然後輕輕拉了拉孩子的手。孩子果然愉快地放下手中的玩具,向客人打了招呼,跟著媽媽去房間了。這位母親用遊戲性語言成功地喚起了孩子學習的興趣。

相反地,如果這位母親用責罵的語氣對孩子說:「學琴的時間到啦,趕快到房間去」,孩子就算是放下手中的玩具,跟媽媽去學琴,也一定學不好!

(三)給孩子恰當的關懷和鼓勵

家長應為孩子提供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環境,並適時地關愛、鼓勵孩子,讓孩子養成自動自覺的學習態度。

(四)幫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家長要指出孩子的優點,讓他知道自己的潛能,對自己充滿自信心。

我認識一位很成功的人士,他小時候因入學早,各方面表現都不如意,因此很自卑。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在家裡玩拍皮球,比其他的小朋友拍得又多又好。他爸爸對他說:「孩子,你真行!你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孩子。你是班裡年紀最小的,如果你晚入學一年就好了。不過,我們一起努力,解決問題,你會趕上別人的。」經過那一次,他對自己恢復了信心,知道自己有潛能,開始努力讀書了,很快便成為佼佼者。

(五)用努力而不是用分數去評價孩子

家長不應過分重視孩子的功課、成績,而要看孩子的整體性表現而加以稱讚。如果孩子盡了力,也得不到好成績,家長應表示理解,不要讓他有過分的壓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5190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