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美味又瘦身的月子餐來襲!
枸杞子燒鯽魚
【材料】鯽魚1條,醬油、蔥、姜、鹽、胡椒麵、味精各適量、枸杞子若干。
【做法】:1.將鯽魚去內臟、鱗、洗凈,蔥切絲、姜切末。2.將油鍋燒熱,鯽魚下鍋炸至微黃,加入蔥、姜、鹽、胡椒麵及適量水,稍燜片刻。3.投入枸杞子再燜燒10分鐘,加味精即可。
甜粥
【材料】:糯米150克,桂圓肉100克,米酒水2000ml,紅糖200克
【做法】:1.將糯米與桂圓肉放入米酒水中,加蓋泡8小時2.將已泡過的材料以大火煮開後,改小火加蓋煮1小時。3.加入紅糖攪拌後食用。
麻油豬腰
【材料】∶豬腰(體重每十公斤取60克),老薑(體重每十公斤取6克),黑麻油(體重每十公斤取6cc),米酒(體重每十公斤取60cc)。
【做法】∶1.腰子對切去筋,浸泡在水中,不時換水,到水沒有異味為止。2.在豬腰表面上輕劃斜紋,再切塊。3.老薑連皮切片。4.鍋加熱後,倒入麻油,油熱後加入薑片,煎到呈淺褐色,撈出待用。5.下豬腰以大火快炒,再倒入米酒煮開,取出豬肝,將酒用小火煮至完全沒有酒味為止,再將豬肝回鍋即可。這樣豬腰就不會煮的過老。(注∶可一次煮好幾天分,放進冰箱保存,每天取用當日量加熱食用)
【功效】∶協助促進新陳代謝,加強骨盆腔,子宮收縮,調節體內水分,改善小腹脹氣。
菠菜飯
【材料】∶溫飯1碗,菠菜150公克,麻油1大匙,老薑3片。
【做法】∶1.菠菜洗凈瀝干後,切絲備用。2.鍋熱後倒入麻油,油熱後加入薑片,煎到呈淺褐色,放到鍋邊備用。3.加入菠菜,大火快炒到菜變軟。4.加入米飯拌勻。
【功效】∶菠菜富含維他命A、C及礦物質,具通便利腸,補血效果,可改善腸胃不適,痛風,便秘及貧血。
紅豆飯
材料∶糯米1杯,紅豆150克,米酒3杯,老薑5片,麻油1大匙,黑糖半碗。
做法∶1.糯米,紅豆洗凈瀝干後,分別用1杯半的米酒浸泡1晚。2.老薑切片後,用麻油煎成淺褐色備用。3.將泡酒的糯米移到電鍋內鍋,加煎過的姜,外鍋加1杯水,煮到開關跳起即可。4.將泡酒的紅豆移到電鍋內鍋,外鍋加1杯水,煮到開關跳起後再加1杯水,並將紅豆略為攪拌,煮到開關跳起後,加入黑糖拌勻即可。5.再煮過的糯米,紅豆拌勻。(注∶可一次煮好幾天分,放進冰箱保存,每天取用當日量加熱食用)
【功效】∶紅豆可強心利尿,水腫或新陳代謝差的產婦可每天食用。糯米能幫助腸胃蠕動,改善腸胃下垂,並預防便秘。
杜仲腰花
【材料】∶杜仲1兩,豬腰1副,米酒4杯。
【做法】∶1.腰子對切去筋,浸泡在水中,不時換水,到水沒有異味為止。2.在豬腰表面上輕劃斜紋,再切塊。3.鍋內放入4杯酒,再加杜仲,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約20分,加入腰花,煮到腰花變色即可。
【功效】∶杜仲腰花是產後不可或缺的藥膳,可明顯改善腰酸背痛現象。杜仲有鎮靜,鎮痛,抗發炎等功效,並可補肝腎,強筋骨。豬腰有益腎氣,可防止腰酸背痛,補充體力。
鯽魚豆腐湯
【原料】:鯽魚1條(約300g),豆腐350g
【調味料】:黃酒,蔥花、薑片,精鹽,味精,食油
【做法】:1.豆腐切4-6cm厚的薄片,用鹽沸水燙4-6分鐘後瀝干待用。2.鯽魚去鱗、腸雜,抹上酒,鹽漬10分鐘左右。3.鍋放爐火上,放入食油,燒至5分鐘,爆香薑片,將魚兩面煎黃,加水適量,用小火煮沸30分鐘。4.放入豆腐片,調味後勾薄芡,並撒上蔥花即可。
【功效】
鯽魚營養價值極高,特點是營養素全面,含糖分多,脂肪少,所以吃起來既鮮嫩又不肥膩,還有點甜絲絲的感覺。鯽魚所含的蛋白質質優、齊全,容易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經常食用,可補充營養,增強抗病能力。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
產後第一周:補品以喝「生化湯」與「四物湯」為主,一天約服用一帖,目的為幫助產婦生新化瘀的功能。
生化湯材料有全當歸、川芎、桃仁、乾薑等,生化湯是產後方,歸芎桃草酒炮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溫經效亦彰。有化瘀生新,溫經止痛的功效。中醫認為,婦女產後淤血不去,新血不生。本方能化瘀生新,養血活血,祛除惡露,收縮子宮,所以名為「生化湯」。
四物湯材料有當歸、川芎、芍藥、熟地四味藥,四物湯被後世醫家稱為「婦科第一方」,「血證立法」;「調理一切血證是其所長」及「婦女之聖藥」等。
生化湯幫助生產完後的媽媽體內惡露順利排出;四物湯則能補血。此外,剛生產完,膀胱因為受到子宮的擴張影響,尚未回復到正常位置,因此,當新媽媽口渴想喝水時,儘量能以少量多次的方式,不要一次攝取太多的水分,避免造成膀胱的負擔。另外,飲食也最好避免太咸。
產後第二周:可以陸續進補,以當歸、八珍湯為主。
主要的目的,為幫助新媽媽將惡露排除乾淨,另外,這些也有補血、補氣的作用,使生產時耗傷及損傷的大量氣血,得以快速恢復。
當歸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用於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血虛等,產後媽媽在分娩後大量消耗氣血,這時候需要當歸來進行補氣血。
八珍湯,古代中藥湯劑,使用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人參、白朮、茯苓、灸甘草製成,有補氣之功效。八珍湯於四物湯和四君子湯融合而成,四物湯主在補血,四君子湯主在補氣,兩者結合那可謂氣血雙補,多用於亞健康、病後體虛,氣血皆虛等,產後體虛同樣適用。
產後第三周:產婦可服用杜仲燉煮的補品,例如杜仲腰花等等。
這時候主要是補肝腎,因為生產過程中,媽媽流失大量的骨質與鈣質,而中醫觀點中,肝、腎是主骨,因此,這些補腎壯筋骨的藥材,可增強腎氣、強化筋骨,減少產後腰酸背痛,以及各類酸痛的持續時間,因此,坐月子若做得好、服用得當,甚至有預防的作效。
產後第四周:產婦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
十全的意義,就是補血、補氣、以及補肝腎,將生產過程失去的一次全部補回來。十全大補湯主要有人參、肉桂、 川芎 地黃、茯苓、白朮、甘草、黃芪、 川當歸、白雲苓、懷生地、青化桂、大川芎、杭白芍、炙黃耆、公丁香、嫩鹿茸、炙甘草等,產後媽媽體虛適合飲用。
在坐月子期間,最好的食補就是「麻油雞」。因為麻油有充分的蛋白質,更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在坐月子期間,媽媽可以適時的吃些麻油雞,能夠補充一些營養。但是醫師建議,大約二到三天吃一隻雞就可以,不需要長時間甚至天天吃,不僅媽媽會害怕吃雞,也會造成營養過剩而發胖。
除了吃得健康、補得營養外,醫師也建議,坐月子期間,新媽媽要使氣血快快恢復,最重要的就是足夠休息。但是,充分的休息並非一定要長時間的躺在床上,只要比平常休息時間稍多一、二小時,不可使自己身體過於勞累即可,但一定要配合適度的運動,才能發揮吸收的功能。
【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49108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