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寶寶經常容易感冒,令做家長的非常著急,引起寶寶感冒的原因有很多,而要做到預防,首先就要提高寶寶的抵抗力,寶寶抵抗力強了,才會遠離疾病,下面是第一寶寶網小編就寶寶感冒的原因以及如何提高寶寶的抵抗力搜集了相關資料,希望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
寶寶感冒的原因有哪些?
一、營養不良
它是反覆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嬰幼兒和在母乳不足又沒有及時添加必要的輔食時,或長期只吃澱粉類食物,或者由於蛋白過敏,腸道吸收不良的孩子,因缺乏必要的蛋白質,脂肪而造成營養不良。同時可能導致伴有佝僂病及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缺乏,繼而使免疫功能降低,抗病能力下降而易發生感染。如前幾年出現的「大頭嬰事件」就是嬰兒吃了劣質奶粉,導致重度營養不良,患兒抵抗力低下,而出現水腫、感染等情況,最後出現生命危險。
缺鈣:當孩子喂養不當、熱量攝入過多、輔食添加不當或戶外活動過少、室內光線不充足時,也會造成兒童缺鈣乃至罹患佝僂病,而佝僂病常常又是兒童肺炎的同夥。據統計,兒童肺炎 伴有佝僂病的占38%,兒童易感冒或肺炎屢治不愈常常是佝僂病在作祟。
缺鋅:兒童缺鋅常常會引起厭食症,長期厭食又會造成營養攝入不足,導致營養不良,出現貧血,使免疫功能下降,故非常容易發生感冒。
缺乏維生素:兒童由於偏食、厭食或喂養不當等原因,常可引起維生素不足,尤其是維生素C和維生素E不足容易發生感冒。維生素C有抗病毒作用,不足時人體的抗病毒能力會減弱;維生素E不足時,兒童體內中性粒細胞的吞噬、殺菌及趨化作用等機能往往會下降,這也容易發生感冒。
二、環境危害
環境中的大量煙霧,如灰塵、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從而誘發呼吸道感染。有資料表明,以煤為主要燃料的家庭中,反覆呼吸道感染的發病人數比別的家庭高19倍之多。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被動吸菸(俗話說的抽二手菸)。
孕婦或其周圍的人吸菸時,菸草里含的尼古丁可以進入血液中,再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子宮和胎盤動脈血管,導致胎兒慢性缺氧,呼吸生理功能先天不足,在嬰兒期就易反覆發生呼吸道感染。如室內不定期通風換氣,或陽台封閉,或用空調,使室內空氣不新鮮,這樣會降低寶寶機體抵抗力。另外由於幼託兒童,經常聚在一起玩,感冒病菌經空氣傳播,也增加感染機會。因此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與周圍環境關係是很密切的。
室內通風不良,室內氧氣相對不足、室內過熱、乾燥等狀況,都非常容易造成兒童呼 吸道黏膜防禦功能下降,這時,病毒或細菌便會乘虛而入,也就是說,由於外部環境因素導 致兒童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常常容易發生感冒。此外,白天和夜間溫差相對較大、或當氣溫過 低時,倘若兒童的衣服穿得過少,加之缺乏戶外鍛鍊,孩子的機體防禦能力就會減弱,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就容易患上感冒。另外,孩子的頭、足部受涼也是導致感冒的主要原因。
三、治療不當
在反覆呼吸道感染中,特別是細菌性感染時,有些家長給孩子服用中藥或抗生素,但治療療程不宜過長,充分用藥2-3天後,熱一退就停藥,雖使致病菌暫時受到抑制,卻沒有被徹底消除,這樣反而形成了慢性病灶,如慢性扁桃體炎,慢性咽炎及慢性鼻竇炎等,細菌長期處於潛伏狀態,一旦孩子受涼、勞累或抵抗力低下時,就又會發病。但如果給患兒濫用抗生素,又會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使感染難以控制。因此治療上家人應該與醫生積極配合,進行正規治療。
四、存在某些免疫缺陷
在這些疾病當中,有很多病常見表現都是反覆的呼吸道感染。如血液中某些球蛋白缺乏,導致反覆的呼吸道感染。另外反覆呼吸道感染還與哮喘有關,哮喘患兒免疫功能低下,肺通氣功能差,發病過程中極易並發感染。哮喘患兒反覆呼吸道感染的機會比正常小兒要高32倍。
五、查其他原因
如果以上情況都正常的兒童仍然經常感冒,則應考慮反覆呼吸道感染是否因為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這時應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免疫功能方面的檢查,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考慮使用提高免疫功能的藥物。(幼兒感冒用感冒藥好嗎?應該怎樣護理?)
增強寶寶免疫力的方法:
一、母乳喂養
出生前寶寶可以通過胎盤接收抗體獲得免疫力。出生後,母乳中富含增強免疫的抗體成分可保護寶寶,直到他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統。因此,媽媽應爭取科學的母乳喂養,幫助寶寶增強免疫力。不要對母乳喂養輕言放棄,母乳對寶寶的健康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母乳中含有增強免疫力的維生素A、C和E,還有礦物質和鎂。母乳喂養可以保護寶寶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耳部不受感染,這種保護甚至可以延續到母乳喂養結束後多年。
二、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是預防傳染病最經濟、安全、有效的方法,因此沒有免疫力的孩子都應接種疫苗。目前常規預防接種可以提升寶寶對白喉、百日咳、破傷風、B肝、結核病、小兒麻痹、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的免疫力。自費疫苗接種可以選擇水痘、肺炎球菌、流行感冒嗜血桿菌、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疫苗,以降低寶寶被感染的機會。
三、注射疫苗
疫苗使寶寶的體內產生抗體,這些抗體可以對抗特定的傳染病毒,或使它們的危險性降低至最小。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帶寶寶到所屬地段醫院或保健所注射各種疫苗。
在此,要提醒媽媽的是,你應當為寶寶保留每次記性疫苗注射的記錄,以備寶寶進入幼兒園後,把記錄交由幼兒園保健醫生管理,作為寶寶在幼兒園期間進行統一疫苗注射時的備註。
疫苗不僅可以降低體內病毒的危險性,而且可以使一定的人口產生免疫群,如果大部分人都有了免疫力,疾病就很難傳播了。
四、規律的生活習慣
父母足夠耐心地對待孩子,幫他們找到自己的生活規律。成長中的孩子每天需要充足的睡眠,如果你的孩子晚上睡得不夠,可以讓他白天小睡一下。多參加戶外運動,這是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最好方法。要讓孩子經常到室外活動,曬陽光和呼吸新鮮空氣。即使是在冬日。也不要整日待在室內,這樣會使寶貝的呼吸道長期得不到外界空氣的刺激,寶貝對寒冷的耐受能力就會降低,寶貝反而容易患病。應該經常帶寶貝到戶外環境中活動,讓寶貝呼吸新鮮空氣,享受日光浴。這樣可以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對體溫的調節,提高寶貝的免疫力。
五、均衡飲食一一提升防禦功能
食物對增強寶貝的抵抗力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孩子偏食,營養不均衡會造成抵抗力下降。肉、蛋、新鮮蔬菜水果品種儘可能多樣,少吃各種油炸、燻烤、過甜的食品。應多給寶貝選擇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番茄、豆製品。粗糧等,這些食物所含的營養物質能起到增強寶貝免疫力的作用,同時家長也要注意多給寶貝補充含無機鹽的食物,如胡蘿蔔、百合、山芋、藕、大白菜、青菜等。因為這些蔬菜的根莖里含無機鹽較多。經常攝取這些食物,可以使寶貝自身的產熱功能增強,增強耐寒能力。
六、避免脾胃負擔過重
不要吃得過飽,嬰幼兒臟腑嬌嫩,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雖然發育旺盛,對營養物質需要迫切,但是,脾胃運動消化功能相對不足。若吃得過飽,會使胃腸負擔加重,消化功能紊亂,容易發生積食、腹痛,導致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七、多喝白開水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濕潤,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上幼兒園、外出時讓孩子背著水瓶,渴了隨時喝。注意,要喝白開水,而不是各種含糖飲料。(如何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八、正確洗手
嬰幼兒處於探索期,雙手到處摸,將東西送進嘴裡是司空見慣的事。凡是傳染性的疾病,都是接觸口鼻入侵,所以洗手可以在第一關就排除病原,洗手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九、不必過於乾淨
免疫系統能對傳染病原形成免疫記憶,萬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將其消滅。如果你家太乾淨,孩子沒有機會通過感染產生抗體,抵抗力反而減弱,並可能導致過敏和自體免疫失調。平時只要使用一般肥皂和水就可達到清潔的目的,不要天天使用消毒液。
十、良好的衛生習慣
雖然過分抗菌、乾淨無益健康,但仍要培養孩子基本的衛生習慣,尤其在吃飯前和上廁所後把手洗乾淨,可以防止病從口入。
十一、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
當感染不是很嚴重時,儘量不要用抗生素,而是靠自身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統得到鍛鍊。這樣當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敵人"時,已經訓練過的免疫細胞便會產生出有針對性的免疫力,從而保護身體安全。
十二、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68%的疾病與室內污染有關。這些污染物包括進入室內的大氣污染物,如沙塵、灰塵、重金屬、臭氧、氮氧化物等,人體自身新陳代謝及各種生活廢棄物的揮發成分,如粉塵、皮屑、棉絮、纖維、各種寄生蟲,香菸煙霧,建材裝飾材料,如甲醛、氨、苯、臭氧和放射性物質氡等;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妝品、殺蟲劑、噴香劑、清潔劑等。有寶貝的家庭要定時打開門窗換氣,家庭裝修,特別是孩子居室的裝修,要選擇綠色環保材料。
十三、及時添減衣物
寶寶受涼或受熱,極愛生病。因此為寶寶穿衣要適度,一般與成人一樣即可。如果摸後頸發潮,說明衣服穿得多了,要脫一件;如果摸手較涼,說明穿得少了,要加衣。
十四、休息和放鬆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使身體迅速恢復。尤其是在寶寶疲勞和疾病前後,休息和放鬆更是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建議:媽媽應幫助寶寶在活動和休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確保寶寶每天都有一定的休息時間,這包括有規律的睡眠時間和其他休息時間(比如講故事時間)。相反,持續不斷的活動使你的寶寶緊張勞累,這會影響到他們的免疫系統。
十五、良好家庭氛圍
良好的情緒可激發免疫系統的活力,從而起到充分地保護機體的作用。父母為寶寶創建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可以幫助寶寶免疫力保持良好狀態。
增強孩子抵抗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父母長期的營養飲食補充及加強運動鍛鍊強健孩子體魄來完成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