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的一定要看。您的痛,只有當過媽的才知道!看完這些,99%的媽媽都哭了。

iLoveSh ...| 2015-07-17| 檢舉

1、孕之痛

孕期嚴重抽筋,右側臥會舒服些,但當醫生說左側臥對寶寶更好,便毫不猶豫選擇對娃有益的姿勢——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無論何種情況,「寶寶第一」成為我們的座右銘。

有些媽媽,因長期左側臥,落下後遺症,娃兒都上小學了,左邊胯骨還隱隱作痛。但這些又有什麼可怕,娃兒健健康康就行!

爸媽邦小編語:小編懷孕後期因為寶寶入盆,走路就疼,但想到已經快要見到小傢伙了,那種疼卻又變成了一種期待的甜蜜。很有共鳴有木有?

2、生之痛

見紅24小時,宮縮24小時,宮口還只開兩指。掛催產素時,醫生問:「要不要加無痛?」當媽的十有八九會直接拒絕——無痛意味著產程加長,意味著寶寶因宮縮不夠強烈導致宮內缺氧的機率增加。但凡對寶寶可能造成絲毫不良影響,當媽的都直接拒絕。

我們不是不怕痛,而是在愛與寶寶面前,選擇了自己默默承受……

爸媽邦小編語:小編那會是剖腹產,雖然沒有承受這些自然分娩的痛,但剖腹產的痛和產後縮宮素的痛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啊,還有上手術台打麻藥時身體因為害怕一直抖個不停,第一刀下去時那種帶著恐懼的刺痛感,卻還是不斷的給自己打氣,為了寶寶,加油!剖腹產的媽媽很有共鳴,有木有?當然,還有那肚皮上不可磨滅的疤痕和妊娠紋......

3、醒之痛

從孩子降生那天起,24小時工作成為我們的常態。多少愛睡懶覺的媽媽,因為寶寶,變成時刻警覺的戰士,寶寶伸個懶腰、哼唧一聲,我們立刻從睡夢中醒來,精神百倍地投入戰鬥。老公遊戲時,我們在給寶寶換尿布;家人吃飯時,我們在哄娃睡覺;別人酣眠時,我們在給寶寶喂奶……全母乳喂養的一百多個夜晚,3個小時喂奶一次,成為無比精確的生物鐘。當新媽媽因為不懂得擠奶而患乳腺炎發燒至40多度,她們擔心的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心念念:娃沒奶吃了可怎麼辦?

爸媽邦小編語:小編因為產後母乳不通,催乳師讓人痛感十足的胸部按摩,讓我想起了什麼什麼酷刑有一個不就是暴打乳房嗎?從來聞見中藥味就會吐的我,卻大口大口的喝著那聞著就想吐的黑乎乎的催乳藥湯,只為了寶寶有「飯」吃!有相同遭遇的媽媽請舉手!

4、啜之痛

多少新媽媽因為喂奶乳頭髮痛甚至破裂,嚴重時無法直接哺乳。但她們中的絕大多數,會選擇用吸奶器,一邊忍著痛楚,一邊把寶寶的口糧擠出來。冰箱裡那一袋袋母乳,都是滿滿的愛……

爸媽邦小編語:每個媽媽最初哺乳的時候都有這樣的經歷吧,顫巍巍的把還在發疼的乳頭塞到寶寶嗷嗷待哺的嘴裡,寶寶一吸之下那難言的痛處帶來的卻是心靈上異常的滿足,絕對的反差。

5、跑之痛

受過高等教育的新媽媽,信奉寶寶自愈的力量。但每當寶寶發燒將近40度,抱著火爐一般燙手的小人兒,看著他/她不再靈動的表情,心如刀絞。「病在兒身,疼在娘心」,哪怕半夜一點,也要去醫院查個血常規;明知道吃了藥,痊癒也需要一周左右;明知道打不到車,叫鄰居幫忙會被鄙視,依然敲響鄰居的門……為了確保寶寶安全,所有後果,我們選擇自己承擔。

爸媽邦小編語:記得寶寶小時候有一次高燒抽搐,就我自己在家,當時我正抱著他,雖然是學醫的我當時腦袋卻是一片空白,急的原地打轉,什麼措施什麼的統統忘光,待抽搐過後把寶寶用小被子一裹跑到醫院才知道開始哭(嚇得)。

6、咬之痛

多少次,寶寶打著哆嗦咬我們,我們總是把手高高舉起,又輕輕放下。看著懷裡的小人兒天真無邪的笑,我們一次又一次選擇原諒:小傢伙並非故意,長牙的疼,我們當媽的或許並不懂。

爸媽邦小編語:他是真心的毫不猶豫的咬啊,咬完卻又一臉燦爛無辜的衝著你笑,好吧,我再忍!

7、斷之痛

每當有人問:「啥時候斷奶?」我們的日期,會一而再,再而三順延:10個月吧,1歲吧,1歲半吧……這樣磨磨蹭蹭,萬般不舍堅持到兩歲。當小人兒真的不再貪戀母乳,當媽的一個個成了玻璃心:從此以後,自己不再是寶寶的全部,他們完成和媽媽的第二次分離,帶著自己的思想,探尋一個更大更精彩的世界……

爸媽邦小編語:那會寶寶哭,我也哭,胸部的脹痛加上心理的難過,好在我是堅持自己摟著寶寶睡斷的奶,當時那感覺好像是從此和寶寶斷了一種很親密的聯繫,萬分不舍,情感的痛更大於生理上的吧。

8、舍之痛

小人兒背起小書包,形單影隻地走進幼兒園大門,媽媽們都要用最快的速度轉身離開,不然淚水就會流滿整個臉:在幼兒園,會不會想媽媽?會不會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會不會受了委屈哭鼻子,老師對他不耐煩?會不會磕著碰著?會不會吃不飽飯?會不會渴了不敢跟老師要水喝……

爸媽邦小編語:寶寶上學的那一天,我把他送到學校後,一個人邊走邊哭,徒步走了好幾公里,好像只有不停地走,身體上的累才能減輕心裡那種難捨的痛。但心裡卻明白,這只是他人生重要的第一步,再難過也不能當著寶寶面顯露出來。

9、失之痛

小寶寶變成大寶寶,再變成意氣風發的少年,他們不再需要媽媽的絮絮叨叨。當他們習慣把我們趕出自己的小屋,嘴裡不耐煩著:「媽,求您了,我正和同學聊天呢,您該幹嗎就幹嗎去吧!」心裡的失落,難以言表。但這種長大,不正是我們好多年前就期待的嗎?

爸媽邦小編語:小編還沒有經歷這個階段,不過五歲的寶寶更喜歡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了,已經不再是那個只會跟著媽媽身後粘著媽媽的跟屁蟲了,心理些許失落的同時,又不得不自我安慰,他真的已經慢慢的長大了......

事實上,從懷孕開始,到這一生終結,每個媽媽的自己,都不再屬於自己,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和這個小人兒緊密相連。當他們長大,我們再表面笑著內心哭著悄悄離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45631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