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間段母乳營養價值不同 母乳營養成份分析
不同時間母乳營養價值 不同(親貝網 配圖)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營養品 ,母乳喂養 對寶寶的成長 發育是最有幫助的。那麼母乳到底含有什麼營養成分 呢?在不同時間生產的母乳的營養 價值也是不一樣的。一起來了解下吧。
母乳的營養成分
1、蛋白質
人乳和牛乳中乳白蛋白 與酪蛋白的比率不同。人乳中乳白蛋白占總蛋白的70%以上,與酪蛋白的比例為2:1。牛乳的比例為1:4.5。乳白蛋白可促進糖的合 成,在胃中遇酸後形成的凝塊小,利於消化。而牛奶中大部分是酪蛋白,在嬰兒胃中容易結成硬塊,不易消化 ,且可使大便乾燥 。
2、胺基酸
人乳中含牛磺酸 較牛乳為多。牛磺酸與膽汁酸結合,在消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可維持細胞的穩定性。
3、乳糖
母乳中所含乳糖比牛羊奶含量高,對嬰兒腦 發育有促進作用。母乳中所含的乙型乳糖有間接抑制大腸桿菌 生長的作用。而牛乳中是甲型乳糖,能間接促進大腸桿菌的生長。另外,乙型乳糖還有助於鈣的吸收 。
4、脂肪
母乳中脂肪球少,且含多種消化酶,加上小兒吸吮乳汁 時舌咽分泌的舌脂酶,有助於脂肪的消化。故對缺乏胰脂酶的新生兒 和早產兒 更為有利。此外,母乳中的不飽和脂肪酸 對嬰兒腦 和神經的發育有益。
5、無機鹽
母乳中鈣磷的比例為2:1,易於吸收。對防治佝僂病 有一定作用。而牛奶為1:2,不易吸收。
6、微量元素
母乳中鋅的吸收率可達59.2%,而牛乳僅為42%。母乳中鐵的吸收率為45%-75%,而牛奶中鐵的吸收率為13%。此外,母乳中還有豐富的銅,對保護嬰兒嬌嫩心血管 有很大作用。
母乳有別 營養價值 大不同
母乳雖好,但根據產生時間的不同,母乳也有「等級」之分。因此媽媽們要了解母乳等級和營養差別來給孩子喂母乳 。
1、初乳、成熟乳
按照產後時間的不同,有人將母乳分為了初乳、過渡乳、成熟乳和晚乳。其中,初乳和成熟乳最為重要。
所謂初乳,是指產後頭幾天內的乳汁,質稠而帶黃色,其所含脂肪較少,而球蛋白、抗體、微量元素 、鈣磷、白細胞 等免疫物質 都比較多,比其他時間的母乳抗病能力 更強,對新生兒發育 和抗感染十分重要。因此,我們強調「早開奶」,也就是越早喂奶越好。新媽媽 生完孩子 稍事休息後,第1小時內就可以開始給孩子喂奶了。成 熟乳是產後第7天至第9個月分泌的乳汁,此時母乳各種成分比較固定,其中蛋白質 、脂肪和糖的比例為1∶3∶6。初乳和成熟乳之間的母乳叫過渡乳,這一時期 很短,但此階段母乳含脂肪最高,蛋白質、礦物質 逐漸減少。
9個月之後的母乳就是晚乳了,晚乳中各種成分含量均有下降,分泌量減少。儘管如此,只要母親體內還有母乳,就建議堅持一直喂到2歲,甚至更久。但要注意,為保證孩子的營養 ,應及時添加輔食 。
2、前奶、後奶
每次喂奶時,根據母乳分泌 的先後,乳汁還有前奶和後奶 之分。
先吸出來的奶叫「前奶」,雖然看上去比較稀薄,卻富含水分、蛋白質 ,這也讓純母乳喂養 的寶寶,在出生後4個月內一般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前奶」 以後的乳汁,變成了白色,比較濃稠,這便是「後奶」了。後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營養素 ,能提供許多熱量,保證孩子吃 後不會經常餓。
因此,哺乳時切不可將開始的乳汁擠掉,也不可喂一會兒這一側又換另一側,應讓嬰兒儘量吃空一側再換,這樣才可保證孩子攝取足夠的營養。如果只吃前奶,孩子會比較瘦小;只吃後奶,又會缺少水分和蛋白質。
3、稀奶、稠奶
一般來說,如果媽媽平時膳食平衡 ,營養均衡 ,奶水會比較濃,這樣的奶營養相對比較豐富。如果媽媽營養 跟不上,吃的東西比較稀,奶也會稀一點。奶水稀 一次兩次 無所謂,如果一直這樣,可能難以滿足孩子的營養 需求,建議父母隨時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 是否達標,一旦營養跟不上,就要添加一些富含蛋白質 的輔食了。但媽媽 營養過於豐富也不好。大魚大肉吃多了,奶水上有時會飄著一層油,孩子吃 了這樣的奶,根本消化不了,很容易出現「脂肪瀉」。因此,新媽媽 們不能補過,肉、豆 製品、雞蛋、蔬菜水果 ,按比例搭配,保證自己的營養攝入 ,不挑食就行了。此外,辛辣、刺激性食品、易過敏食品、酒精等,在哺乳期間 都要限食。
根據對母乳的營養 成分和不同時期 生產的母乳的了解,適當給寶寶 補充營養 ,悉心呵護讓寶寶健康成長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4493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