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打嗝不舒服!6招直接「預防」勝於治療

Hannah ...| 2015-07-06| 檢舉

嬰兒打嗝是很常見的現象,雖然小寶寶看起來並沒有明顯的不適,但爸爸媽媽看在眼裡卻非常不舒服,所以想改善這一現狀。其實,嬰兒打嗝與多方面因素有關,要以預防為主。

媽媽們的共同記憶

相信每一位媽媽都有遇到過寶寶喝完奶後打嗝不止的情況,尤其是剛出生的小寶寶,老是喜歡打嗝,每次都要打上一會兒才罷休。寶貝兒小胸脯一震一震的,媽媽在旁邊看了就難受,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只能幹著急。嬰兒打嗝怎麼辦?應對嬰兒打嗝,小編有秘訣:妙招輔助,預防為主,順其自然,泰然處之。

嬰兒打嗝是怎麼回事

胸腔和腹腔之間有一層很薄的用來保護胸、腹腔器官的肌肉,被稱為「膈肌」。由於嬰兒主要是以腹式唿吸為主,膈肌是嬰兒唿吸肌的一部分,當膈肌因為某種原因突然收縮時,引起快速吸氣而出現「打嗝」現象。打嗝在嬰兒期是很常見的,主要是因為剛出生一兩個月的寶寶,神經發育還不完善,當他們受到輕微刺激,如吸入冷空氣,吸奶太快或太多時,膈肌就會突然收縮痙攣,導致快速吸氣,引起打嗝。打嗝本身對寶寶的健康並無任何不良影響,沒必要過分擔心。人的成長需要一個過程,神經系統的發育也一樣,打嗝是膈​​神經的正常反射,不會對寶寶發育帶來影響。一般情況下,寶寶三個月後情況就會自然好轉。不過如果寶寶頻繁打嗝同時伴有食慾變差、體重減輕或者頻繁嘔吐,有可能是肺炎或者藥物不良反應等原因導致,媽媽應該馬上帶寶寶到醫院做詳細檢查。

什麼原因導致嬰兒打嗝

1. 吞嚥空氣

在哭過或吃東西後,寶寶可能會打嗝。這通常是吞嚥空氣導致的。打嗝通常會幫助興奮或過度緊張的寶寶平靜下來。母乳喂養也能減少打嗝的情況,因為母乳喂養通常比使用奶瓶吞嚥的空氣少。

2. 進食太急

奶瓶的奶口大小是有講究的。如果奶瓶奶口太小,寶寶往往因用力吮吸而吸入空氣打嗝;但奶瓶奶口太大,寶寶吃得太急太快同樣也會導致寶寶打嗝。寶寶吃太飽,容易造成氣滯不順,胃氣逆向運動而誘發打嗝。這時,可以輕輕拍寶寶的背直到打嗝停止。如果寶寶是用奶瓶餵奶,檢查一下,確保奶水流的不是太快。奶水應該從奶嘴孔中緩慢滴出而不是流出。如果奶水順暢流出,要換一個小孔的奶嘴。

3. 腹部著涼

寶寶突然連續打嗝,而且打嗝聲高亢有力,一般由寶寶著涼所致。著涼可能是因為腹部受涼也可能是進食了生冷食物,給寶寶餵點溫開水,同時胸腹部覆蓋棉暖衣被,冬季還可在衣被外置一熱水袋保溫,這樣可​​以緩解打嗝。

4. 積食不化

如果寶寶打嗝時,能聞到一股酸腐異味,那就代表寶寶是因為食物未能消化而引起打嗝。因積食不化引起的打嗝可以讓寶寶飲服山楂水,幫助寶寶消化通便,消食後自然氣就順,隨後就能很好的制止打嗝了。

5. 膈肌鍛鍊

嬰兒在子宮內就開始打嗝,原因尚且不明,可能是膈膜肌為以後唿吸做準備的一種鍛鍊。在妊娠中期,大部分准媽媽可以感覺到寶寶有時正在打嗝。如果你的寶寶打嗝持續10分鐘以​​上,一天好幾次,可能是臍帶受壓的預兆,那麼做個超聲波檢查以確定臍帶的位置。

6. 胃食管返流

胃食管返流,即GER,因食管下端括約肌(LES)未發育健全而導致寶寶打嗝。位於食管底部的環肌擴張使食物進入胃部,然後緊縮以防食物返流入食管。小嬰兒(尤其是早產兒)的食管下端括約肌沒有完全發育成熟,不能完全閉合,這導致食物從胃部返流入食管。這使寶寶很不舒服,可能會導致他們躁動不安和打嗝。然而,隨著寶寶的成長,這些問題會最終消失。

防打嗝,首要防止吸入多餘空氣

餵奶的過程中,不管再小心也好,寶寶一吸一吐之間,多多少少會將空氣吸到肚子裡。防打嗝,首先要防止寶寶吸入多餘的空氣,所以,喝奶的姿勢和速度都非常關鍵。因此,如何讓寶寶以正確的姿勢喝奶相當重要。無論抱著寶寶喝奶,還是讓寶寶靠著其他物體喝奶,要注意頭高身體低的姿勢,而且保持一定的傾斜角度。在幫寶寶沖泡奶粉時,應先加入矢量的溫水,再加入奶粉,這樣可避免奶粉結塊,造成奶嘴阻塞而吸入過多空氣。另外,搖勻奶瓶時最好握住奶瓶側身,以左右搖勻的方式進行,避免上下搖動而增加奶瓶內的氣體。把乳頭或奶嘴放入寶寶的口中時,應至少讓寶寶含住三分之二,並確定是否放在了寶寶的舌頭上,否則奶水會溢出,而且容易讓寶寶吸入過多的空氣。對於經常脹氣的寶寶,可適當選用防脹氣奶嘴、奶瓶。

TIPS:最後讓寶寶少喝一口

奶瓶內的空氣通常會漸漸殘留在最上面(形成白色泡泡),因此,最好不要讓寶寶把奶瓶中的奶完全喝完,這樣也可以減少一些氣體進入體內。另外,在餵食中隨時留意乳頭或奶嘴的深度及角度是否正確,如果使用奶瓶餵養,可以觀察奶嘴是否充滿奶水,一旦奶嘴出現彎折,寶寶就會因吸吮不到奶水而過度用力,反而容易吸入過多空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4346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