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2個狀況題:孩子看到喜歡的玩具非買不可怎麼辦?

Hannah ...| 2015-07-06| 檢舉

新手爸媽初當人父人母,總是會遇到不知所措的時候,當寶寶年紀越大,思想受到啟發,就會有越顯著的自我意識。其中,有兩個新手爸媽常見的狀況題:「孩子愛玩玩具,但就是不肯收拾怎麼辦?」、「上街看到喜歡的玩具好想買,不給買就哇哇大哭!」當你們遇到這兩個狀況,父母會怎麼做?是罵孩子,變得自己都心情不好,還是另有做法呢? -

新手爸媽 2 個狀況題

1.多大的孩子要學會收玩具?孩子不肯收拾該怎麼辦?

大約在出生後十個月左右,就能用整隻手掌抓握物品,剛開始發現用手可以先抓住再放開,手裡的東西就會掉下來發出聲音,太有意思了!於是寶寶開始把能夠伸手拿到的東西一個一個丟到地上;如果爸媽幫他把玩具撿起來,小寶寶還會重覆不斷將手上的玩具一再丟下來。孩子首次出現亂丟玩具的時期還未滿一足歲,許多大人想教孩子不可以亂丟玩,必須有相當的耐心。這個階段的小寶寶言語警告通常是無效的,要小心經常訓誡:「不能丟」、「再丟就打你呦!」很可能寶寶會記住拍手打人的動作,遇到不開心就動手打人。

新手爸媽不需要為八至十個月寶寶這樣的動作而生氣,因為這是嬰兒動作發展的必經過程,大人要做的是正確的示範,並不是一再重覆禁止。

小孩具有天生的模仿能力,他們可以透過觀察來學習家人的一舉一動,即便是還不會開口說話的嬰兒就有模仿力了。如果爸爸媽媽媽能做到用完東西就收到固定位置的好習慣,而且在收東西的時候說:「這是媽媽的書,書要放在書架。」、「這是寶寶的小車子,車子要放在停車場(固定的柜子上)。」久而久之,小孩子也可以知道家中的東西放在那裡,還會主動把玩具放回原處。

能走路的寶寶可以學習把東西拿到固定位置,爸爸媽媽要以動作配合指令作示 范讓幼兒學習,如果孩子做對了就給孩子拍手鼓勵;如此一來,小寶寶在一個獨 處時也會玩重覆排列的遊戲,在完成任務之後還會很高興的拍手鼓勵自己。

兩到三歲期間也是建立秩序感的時期,孩子可以區分大小、形收、分類,爸爸媽媽可開始教導孩子練習「分門別類」,而不是一股腦兒把東西全部丟進大箱子。心急的大人常會擔心小孩動作慢、做不好,經常忍不住動手幫忙,若爸媽也有樣的想法必須調整一下,因為過多的協助或批評會讓孩子想嘗試的動機消失,當孩子產生「反正收東西有人會幫忙,我還小所以做不好」的心態後,才要突然要求孩子自己收拾書包、打掃整理,恐怕要費時又費力才能讓孩子重新改變習慣了。

2.上街看到喜歡就吵著要買,當眾哭鬧不停怎麼辦?

當孩子學會叫爸爸、媽媽,可以正確模仿發聲開始,我們就要教導孩子如何以正確的語調和聲音來說話。大聲喊叫或是哭著講話,讓別人聽不清楚,要教他用別人能聽清楚的聲音來說話。有經驗的老師在親子團體活動中,能夠判斷出那些成員是一家人,因為如果爸爸和媽媽說話都是輕聲細語,孩子在講話的語調或用字遣辭時,相對於其他同齡的孩子也會顯出較為溫和有禮的樣子。

若孩子想要什麼就以哭鬧的方式索求,表示這個孩子還不懂得如何控制情緒,才會看到什麼就立刻想得到。對於一個心智發展還不夠穩定的幼兒來說,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給孩子講道理是聽不進去的:如果大人因而生氣的大聲斥責,小孩會以更大的聲音來讓人聽見他的需求。

帶孩子上街,孩子看見喜歡就想拿走,此時最好立即先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刻意讓孩子面對具大的誘惑,挑戰孩子的忍耐度。當孩子吵鬧時,大人也不要受孩子的情緒影響,保持冷靜,以堅定的態度把孩子帶離開現場。預防當街吵鬧的教養祕方:讓孩子明白歸權。大約一歲之後就可以教導孩子:「這是媽媽的」、「這是爸爸的」、「這是寶寶的……」 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想要就拿走。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亂動,如果想要借用 別人的東西要先徵求對方的同意,拿到東西要點頭說「謝謝」。 商店的東西必須先付錢才能買回家。小朋友不能自己隨便買東西,只有在 大人陪伴和同意下才可以購物。 珍惜玩具和食物。要學習和朋友分享或交換使用。

上街買東西前可以和孩子討論「今天要買什麼」,出門之前寫出(或畫出) 一張明確的購物單,和孩子一起玩購物遊戲。沒有寫在單子上的東西,就不可以買! 大人和小孩都要共同遵守這個規則,爸爸媽媽也要控制自己的購物衝動,不要輕易破壞約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4345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