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寶寶不挑食有方法

Hannah ...| 2015-07-04| 檢舉

1歲以前的嬰幼兒以喝奶和副食品為主,在喝了4個多月的奶水後,有些寶寶開始出現厭奶的情形,或是在開始吃副食品之後,只吃某些食物。厭奶、偏食和挑食容易讓寶寶營養不良,爸爸媽媽可要留意喔!

寶寶的厭奶期

剛出生的寶寶消化系統還未完全發育,新生兒只能透過喝奶來攝取營養,但是在連續喝了好幾個月的奶水後,寶寶對於奶水的味道會感覺到膩,喝的奶量開始減少,或是到了喝奶的時間也吃得很慢,這就是所謂的「厭奶期」。

厭奶的原因

馬偕紀念醫院營養課營養師徐於淑表示,隨著寶寶的月齡增加,味覺也會愈來愈敏感,因此在持續喝了好幾個月的奶水後,就會對一樣的味道生膩,但每個寶寶都有厭奶期,出現的時機也不太一樣,要看個別寶寶的飲食習慣,通常在3至6個月大時,都有可能出現厭奶的狀況,當然,也有寶寶完全不會有厭奶期。

改變奶水的味道

一般而言,母乳會隨著媽媽每天吃的食物,味道會產生些微的差距,因此有一個說法是喝母乳的寶寶,比較不會有厭奶的狀況,但不管是喝母乳或配方奶的寶寶,如果出現厭奶的狀況時,徐於淑營養師建議,可以稍微改變奶水的味道,增加變化促進寶寶的食慾。以配方奶為例,可以加少量他牌的奶粉嘗試看看;至於母乳則可能是因為奶水不夠新鮮,如果媽咪都是先擠好冷凍起來,可以試著親餵或現擠現喝,寶寶可能會因為奶水比較好喝,就願意多喝一些,或是嘗試將少量的配方乳加進母乳中。總而言之,將奶水的味道做一點變化,能增加寶寶喝奶的意願。

偏食或挑食的原因

偏食和挑食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徐於淑營養師表示,嬰兒大概到了8個月大,才會表現出對食物的喜好;偏食通常指寶寶明顯的不喜愛某類食物,例如:不吃雞肉、豌豆等,只要有加某類食材的菜就不吃,或是會把食材吐掉;挑食並不針對食材,而是寶寶會不喜歡食物的色、香、味或烹調方式而抗拒,像是不喜歡吃五榖粥、不吃水果泥等,是不喜歡食物的搭配方式而非食材。但不管是偏食或挑食,可能是爸媽的餵食方式或習慣,還有寶寶自己的食量,導致他們對這些食物不感興趣。

生理上的偏食

因為小嬰兒還不會順利表達自己的意思,有時候對某些食物的喜好,可能反應了生理上的問題,就像有些老人家偏好吃軟爛的食物,並非出於自發性的喜好,而是因為牙齒咬不動而只好吃不硬的食物,同樣的情形也可能發生在小嬰兒身上。徐於淑營養師指出,如果嬰幼兒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食道逆流的情形,因為吃東西會引起疼痛,表現出來的行為就是對進食興趣缺缺;而有胃扭轉症狀的嬰幼兒,吃流質的食物會引起不適,因此會偏好吃固體的食物。因此,當寶寶突然對食物出現特定偏好,爸媽也要觀察他是否身體不舒服。

食量小、胃口有限

雖說新生兒平均3個小時吃一次奶,但每個寶寶的食量不同,也會呈現不同的進食模式。徐於淑營養師表示,等到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有些媽咪每次會準備很多種,但如果寶寶天生胃口不佳,他只會挑自己比較愛吃的,因此看起來好像很挑食,但其實是因為孩子吃不下。當寶寶在只能喝奶時,媽咪就可以觀察出孩子的食量較小,因此在副食品分量的銜接上就要拿捏好。

不喜歡某些刺激的口味

每個孩子對味覺的敏銳度大不相同,尤其像蔥、姜、紅蘿蔔等味道較重的食材,對於感官比較敏感的寶寶來說,很可能會抗拒,即使磨碎了加在食物里,有些嬰兒也還是不願意吃,因此媽咪們在處理味道較刺激的食材時,一次不要放太多,以免讓寶寶產生不好的印象。

對「吃」心生恐懼

徐於淑營養師表示:「偏食或挑食會讓寶寶的營養不均衡,但對進食感到畏懼的寶寶,則會有較嚴重的營養缺乏問題,強迫餵食通常是寶寶拒絕吃東西的原因。」即使是很小的小孩,有時媽咪餵奶看到瓶子裡還剩下一點點,就想要寶寶把它喝完,但是嬰兒只覺得:「我已經飽了,為什麼還要逼我吃?」如果常常有這種強迫餵食的情形,寶寶對吃東西就會產生排斥心理。另外一種則是曾經生病住院、早產兒等,必須用口餵管進食的寶寶,對進食的印象較差,也容易有對食物感到畏懼。

加入副食品的時機?

當寶寶開始厭奶時,是否表示可以吃副食品了呢?徐於淑營養師認為,當寶寶喝膩奶水時,開始吃副食品是一種方法,但必須視寶寶的月齡和對食物的興趣而定。國健局建議餵母乳到6個月大後,再開始添加副食品,如果寶寶已經滿6個月,並且對大人的食物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會想抓餐桌上的飯菜來吃時,就可以開始加入米煳、麥煳等好消化的副食品。

幫助寶寶不偏食

造成寶寶偏食或挑食的結果,常常是多種不同因素所導致,像是寶寶胃口大小、家庭習慣的口味、餵食習慣,甚至是主要照顧者對進食的態度等,都可能影響寶寶的飲食,因此,要幫助寶寶不偏食,就必須從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開始。

生活規律‧控制分量

從寶寶還是新生兒開始,建議就要養成固定時間進食的習慣,徐於淑營養師表示,有的媽咪會讓寶寶睡到自然醒再吃,但睡得多進食的餐次就減少,每次多吃的量也有限,如此一來,當天的總進食量就會變少,寶寶也會養成什麼時候想吃都可以的習慣,可能會造成日後餵食的困擾。

當寶寶開始嘗試副食品時,建議一次不要給太多,尤其是本來奶量就少、胃口不佳的嬰兒,如果他本來可以吃半碗,就先給他三分之一碗,他自己吃完後會較有成就感,可能會表示還要再吃一點,另外,每次給寶寶吃一樣東西就好,準備太多寶寶就會只選自己愛吃的,如果寶寶想再吃時,就可給他比較喜歡的食物,提高他對吃東西的興趣。

食物新鮮‧常換菜色

小寶寶和成人一樣,喜歡吃新鮮現煮的食物,不管是奶水或副食品都一樣,因此保持食物的新鮮和美味也很重要,有時候媽咪會煮一鍋粥連續給寶寶吃個3至4天,久了孩子也會覺得膩,若寶寶出現餓了也不想吃的情形,媽咪們可以嘗試換個口味。

有時寶寶遇到不喜歡的東西就不肯吃,等到肚子餓了媽咪又不忍心,就會給他愛吃的食物或點心,徐於淑營養師表示,這樣寶寶就會一直偏食下去,因此媽咪必須秉持著,如果正餐不吃,過了吃飯時間就收起來,就算餓了也不可以給點心。但是,如果這種狀況維持3天,寶寶都不肯吃,就可能不只是單純的偏食問題,而有潛在的原因導致孩子抗拒吃東西,這時候媽咪就要諮詢小兒科醫師的意見,檢查寶寶的生理或心理是否有其他狀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4301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