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每天下班回家,一身疲憊還要輔導孩子學習。
如果孩子能夠認認真真按時寫作業,家長只是檢查倒還好。
可事實是大部分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在家長的嚴密看管下完成的,家庭作業的完成效果可想而知,疲憊的家長不免火大,與孩子的關係相處不算融洽。
很多家長幾乎每天都會收到老師們的提醒,幫助孩子按時按質完成家庭作業,而有時候孩子的家庭作業量非常大,這讓很多家長身心俱疲,長此以往也頗有怨言。
我們不否認家長適當的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是陪伴孩子成長的好方法,然而凡事都有個度,作為家長,過度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並不見得是在幫助孩子。
孩子的學習從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家庭作業的完成與否與家長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然而家長過多的干預孩子做家庭作業,會讓年幼的孩子產生家庭作業是在為家長做的這種錯誤的認識,這種認識一旦形成,孩子便在學習上失去了主動性。
嚴密看管下的家庭作業完成質量很差
做家庭作業的目的是讓孩子複習和鞏固白天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如果完成質量很差,那麼將失去效果,這本身是需要孩子自己獨立認真完成的,現如今成了家長逼迫著完成,質量可想而知。
逼迫式的學習會讓孩子喪失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只有在充滿樂趣的事物面前才會保持專注,聚精會神,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手機遊戲不用教,孩子都玩的很「溜」,而家庭作業家長不逼著,是絕不肯動筆,這是對學習充滿樂趣嗎?
一直以來,中國的教育模式就是應試教育,填鴨式的教育模式本身就容易讓大部分孩子失去學習主動性,如果再讓孩子失去了學習興趣,那麼孩子怎麼可能在學習上取得很好的成績?
怎麼讓孩子對學習充滿樂趣呢?很顯然,憑在校的老師培養大部分孩子的學習興趣不太現實,那麼家長們的作用就顯得極為重要。
讓孩子對學習充滿興趣首先是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時候是需要家長們肯定的,在學習上也是。
一名家長曾經向我們講述過這樣一講事情,說孩子在小學二年級時,家庭作業不逼著不做,做數學作業算術錯誤一大片,很顯然做作業是沒用心,而一次回老家幫爺爺賣麥子,爺爺看秤他就負責計數,最後相加,沒有出錯,爺爺表揚了他還給他買了好吃的,把他得意的不行,說來也怪,從那以後孩子的數學這位家長就沒怎麼操過心,每次數學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多給孩子鼓勵,適當的讓孩子「逞強」,是讓孩子獲得成就感的最好方式,這也是孩子尋找到學習興趣的第一步。
萬事開頭總是難,培養學習興趣只要邁出了第一步,後面的都不算困難,慢慢的孩子就會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驕傲和樂趣,從而更進一步。
雖然家長們參與孩子的學習的動機絕對是偉大無私的,然而因為我們對孩子愛之切犯下的錯誤並不少,所以成功的父母一定會在輔導孩子的家庭作業上有一個很好的把控,既不會讓孩子有錯誤的認識,也對孩子的學習有所幫助。
至於很多家長反映的,老師要求家長幫助孩子完成作業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提醒家長關注孩子的學習,初衷始終是好的,至於這個度,還需要家長們自己琢磨與把握。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