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水果弄熟喂寶寶怎麼樣?其實應該是這樣的

"

世界衛生組織通過的新的嬰兒喂養報告,提倡在媽媽們在前六個月時進行純母乳喂養,六個月以後在母乳喂養的基礎上添加輔食,以母乳喂養為主,其他食物為輔。

水果裡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很多寶媽自然把水果作為寶寶輔食不錯的選擇。

可是,一到這寒冬臘月,媽媽們都開始犯愁,寶貝太小自然是不能吃生冷的食物,但是天氣這麼冷,水果自然也就有些涼。

在這種情況下,媽媽們通常會將水果加熱一下給寶貝吃,可是這樣水果的營養成分會流失嗎?對孩子有沒有什麼影響呢?

各位媽媽別著急,現在花姐就來告訴你這水果加熱方面的種種問題!

寶寶的水果加熱的主要目的是?

使水果變軟,便於進食

寶寶可以吃輔食的時候,代表寶寶的消化能力增強了,可以接受食物。美國兒科學會指出4~7個月的寶寶吃輔食時,香蕉可以直接搗爛吃,其他水果需要加熱使其變軟。但我們要注意的是加熱的作用主要是為了使水果變軟,便於進食,而並非吃熟水果。特別是獼猴桃、草莓之類的。

吃加熱水果對寶寶有影響嗎?

不會有影響,只是潤腸效果減弱

水果加熱後容易造成纖維素斷裂,起不到潤腸排便效果,另外加熱後的水果維生素較容易被破壞,達不到寶貝吃水果的營養效果。

水果加熱後有什麼變化嗎?

維C含量高的水果維生素易被破壞

水果能不能加熱,不可統而籠之做結論。眾所周知,高溫會破壞水果中的維生素,因此維C含量高的水果不宜加熱。比如:獼猴桃、柚子、橙子、草莓等。

相反,維生素C含量不高的可適當加熱一下,比如:蘋果、梨、香蕉等。其維C含量只有1~5mg/100g,即便加熱一下也不會造成太大損失。其裡面富含的礦物質(鉀、鎂、鈣)和膳食纖維等也不會因為加熱而破壞。

此外,抗氧化物質的紅黃色水果,也不怕加熱,比如:芒果、木瓜等富含胡蘿蔔素。

哪些情況需吃加熱水果?

感冒喝嗽、消化不良時

寶寶感冒、咳嗽時

水果多屬寒性或平性,不太適合天冷或是感冒、咳嗽時吃,但通過加熱可以轉為溫、熱性,且部分水果加熱後更有助於治療感冒、咳嗽。比如:紅棗梨水。

寶寶消化不良時

消化系統比較差,腸蠕動的就慢。所以,越吃寒冷的水果,越會降低腸胃蠕動,使肌肉無力,吃多了也會因為消化不良而導致腹脹或腹瀉。將水果加熱後,雖說少了點維生素,但卻能讓寶貝感到腸胃舒服,比如:吃熟蘋果、熟梨、烤香蕉等。

寶寶每天應該吃多少水果?

寶寶吃水果的量因人而異,但應以不影響其喝奶或吃其他輔食為主。

6-8個月寶寶

每天可以吃3勺水果泥,或者比如最多吃到2/3個中等大蘋果。

9-11個月的寶寶

每天在正餐的時候可以吃4勺水果,或者比如2/3個中等大蘋果。

1-2歲的孩子

選擇性就比較大,比如早餐吃2顆草莓或者1個小桔子,下午可以吃1/4個蘋果或者半條中等大的香蕉,晚上吃幾瓣橙子等水果。

專注家庭和諧,專注孕嬰健康,促進心理健康事業,花姐一直在你身邊。

點擊文末「了解更多」,獲取花伴雨「一口奶」免費公益指導。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21458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