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就入睡,放床上就驚醒,寶寶「落地醒」不一定全是慣得

"

小年最近總是向丈夫抱怨。說寶寶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明明在自己懷裡的時候,睡得很香甜。一放到床上,就會突然驚醒,有時候還會大哭。兩個人本來也是新手父母,對育兒這方面的事情了解得是少之又少。他們甚至還疑神疑鬼的覺得是不是床上有什麼不幹凈的東西。

孩子長時間這樣,小年就覺得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明明上一秒看見孩子在懷裡面睡得很沉,想把他放到床上去的時候,孩子就會被驚醒了。小年實在放心不過,就和丈夫一起送孩子到醫院去檢查。

醫生說,這是俗稱的\"落地醒\",屬於正常的現象,是寶寶在子宮裡面就養成的習慣。

相信很多年輕的寶媽都會有上述的體會。孩子安安穩穩的在懷中睡得香甜,一放到床上就會驚醒,醫生也說了,這屬於正常的現象,但怎麼造成\"落地醒\"的呢?

為什麼出現這樣的現象?

1.寶寶在子宮養成的先天習慣

當寶寶還是胎兒形狀的時候,為了適應母體,就會蜷縮著身體。看起來小小的一團,還能聽到媽媽的心跳聲,胎兒在子宮的時候,子宮的環境就比較的侷促。狹小的空間反而會讓胎兒有安全感。

當胎兒出生之後,偌大的空間寶寶反而不習慣。所以當母親抱著寶寶的時候,寶寶能聽到母親的心跳聲,能感受到那個狹小的空間,這樣的安全感會讓孩子更快的入睡,而家長一旦把孩子放到床上,孩子失去的那種感受就會醒來。況且,很多時候父母以為寶寶已經熟睡,但其實寶寶還處於淺睡眠當中。

2.大人給慣出來的後天習慣

新生兒一般睡眠時間較長。父母們也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把孩子放到床上,新生兒又過於可愛,所以大部分父母都會抱著寶寶。而寶寶在這樣的環境中又會很快睡著,但是寶寶的睡眠一般是快速眼動睡眠,再是淺睡,後轉入深睡。寶寶在睡眠的途中會扭動,大人又擔心孩子沒有睡好,就會抱著孩子走動,或者是輕微的拍怕孩子,孩子感受到了外界動作,就會安然入睡,而一旦停止了之後,孩子在淺睡時期就會很快醒來。

3.床的溫度不適合

孩子可能剛剛睡著,有的父母看見了,就會馬上把孩子放到床上去。我們都知道人體的溫度大概是36到37度,而房間的溫度和床的溫度是18到26度,遠遠低於人體的溫度。而孩子的皮膚對溫度及其敏感,處於淺睡中的寶寶在感受到這樣的低溫時,也會立馬醒來。父母只能無奈的再次抱入懷中哄睡。

4.孩子的腸胃問題

這個針對於三周至六個月左右的寶寶,腸絞痛往往是引起寶寶們落地醒的主要原因。

因為寶寶在抱著的時候,身體是窩著的,對於腹部有一定的擠壓。緩解的寶寶的疼痛,讓寶寶感覺到舒適,同時也會獲得更多的安全感。但是放到床上的時候,這樣的壓迫感一消失,寶寶就會感覺到不舒服,他們醒來的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腸絞痛的疼痛感。6個月之後,寶寶的腸絞痛大多都會好轉,父母也不用過於擔心。

寶寶\"落地醒\"不僅折磨大人們休息不好,寶寶自己的睡眠也是會受到影響的,所以父母們平時多注意一些小的細節,等孩子到深度睡眠的時候,再放到床上去也不遲啊。

畢竟帶孩子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21457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