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福林媽咪
捉迷藏的遊戲小時候都玩過,也叫「躲貓貓」,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
有時候跟孩子玩的時候,你讓他去藏,可你一轉身會看到孩子站在你面前,捂著自己的眼,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什麼叫「掩耳盜鈴」,也有得到時候當你呼喊「寶貝你藏哪裡了?媽媽找不到你了」會從角落裡聽到孩子回答:「媽媽我在這裡呀!」
對於孩子來說,這個遊戲能讓他感受到大人對他的關注,所以他們很喜歡,但是,這個遊戲有時候呼喊孩子的時候卻得不到回應。
3歲孩子在家憑空失蹤,警察地毯式搜索,孩子說「我在玩捉迷藏」
一個3歲的小男孩兒在家跟大人玩捉迷藏,但家中親戚多,後來找了很久發現孩子找不到了,家人親戚甚至去小區里找,也沒找到,於是報了警,警察趕到,以他們家為中心展開地毯式搜索,但卻有一位民警發現臥室里的窗簾在動,拉開一看,孩子在凳子上站著,民警找到他的時候,他說:「我在玩兒捉迷藏呢!」而他已經在凳子上站了1個多小時了。
「寶寶快出來吧,你贏了」,男孩玩躲貓貓竟失聯
家裡老人下地幹活,4歲的外孫女和3歲的外孫在她身後玩起了做迷藏,後來姐姐找不到弟弟了向姥姥求助,這才發現孩子消失了,7月份的新聞上說孩子已經失聯十幾天了。
捉迷藏這個遊戲,本身有很多益處,可以給孩子自信,因為在孩子藏起來的時候,他會覺得「我能把自己藏起來,還能不被你發現,我還有能力去找到你」孩子通過這些,來肯定自己的能力,甚至還會對自己藏得嚴實的行為感到自豪。
但當你尋找他的時候,他可能會躲在角落不出聲,暗暗地高興,只剩大人著急跳腳,還有一些則是躲進你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捉迷藏不是不能玩,可以玩,但無論如何一定要保證在安全的前提下
天大地大,沒有孩子的安全重大:
遊戲時,注意力不要從孩子身上分散
也許你講究遊戲的公平性,但是在這個遊戲上,孩子去藏的時候,可別真的閉著眼不看,更不應該在孩子去藏的時候你去做別的事。
如果孩子不慎走丟,對於家庭來說都是巨大的打擊。你可以眼睛眯成小縫偷看孩子,即使你知道孩子藏到哪兒了,也可以裝作找不到,這就是陪孩子玩的樂趣。
遊戲時要確保地點安全
在家的話,就給孩子限定在幾間臥室里玩,不許孩子去廚房、衛生間、陽台躲,之前有新聞說小孩兒躲在洗衣機里卡住的,總之,限定幾個安全的房間是最好的。
遊戲時間單局不要太長時間
找孩子的時間儘量縮短,因為有時候,孩子藏起來,很渴望被找到,但如果爸爸媽媽一直找不到,他可能會害怕。
有一位寶媽說自己的二寶跟姐姐玩捉迷藏,孩子躲到柜子里,但是姐姐一直找不到,後來爸爸媽媽找到了,過了幾天,孩子看到柜子就哭,二寶說:「如果有一天你們都不打開這個門怎麼辦?」
所以,跟孩子玩遊戲找的時候要控制一下時間。
孩子對我們大人說的話總是很當真,即便我們是隨便說說,哪怕這只是一個遊戲,他也會很認真的參與,哪怕生活中的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兒,孩子一板一眼的樣子也會讓我們覺得很有「喜感」,所以,爸爸媽媽,既然陪孩子做遊戲,他們認真參與了,我們怎能不放在心上?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