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台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芽芽現在很喜歡看繪本,喜歡窩在媽媽的懷裡,最喜歡的一則故事是《小胖豬和大狐狸》,每天睡覺前都要讓媽媽一遍遍講書中的故事,並且還會自己補充細節內容。
除此以外,還很喜歡看有精美插圖的繪本、圖文並茂的連環畫,並且在日常交流中,還會用故事書中的詞彙,連洗澡、打針的時候都會告訴媽媽故事中小浣熊勇敢打針的故事。
對於0~3歲的寶寶,媽媽們就需要幫助孩子去規劃符合他們生長發育規律的閱讀計劃。
閱讀——鍛鍊大腦、認識世界
0~3歲的寶寶,大腦對圖片的認知能力是文字認知能力的16倍,他們看到的東西,都是以圖片形式存儲的。這個時候圖文並茂的方式,更有利於孩子記憶,引導他們逐漸識字學習。
三歲之前也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高峰期,合理的規劃寶寶的閱讀計劃,可以讓他們更快地認識世界,鍛鍊寶寶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有助於寶寶的智力發育。那麼到底如何選擇適合寶寶的繪本讀物呢?
0~3歲讀物連連看
爸爸媽媽為寶寶選擇繪本讀物時,要按照孩子的發展規律,切不可以自己的喜好為主。
1圖畫居多
寶寶的讀物要以圖畫為主,將故事、寓言以圖畫的形式呈現在孩子面前,激發他們的讀書慾望,家長要在旁邊一起閱讀,配合寶寶的大腦理解圖片的內容,將概念和聲音統一在一起。
2增加觸感
細心的寶媽們應該可以發現,寶寶之前用布書,是為了防止撕壞,並且聽布書中的聲響。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讀物成為了較厚、結實的硬紙。不僅是為了保存,最大的原因是為了增加寶寶翻書時候的觸感。有研究表明,質感好的書可以間接刺激他們的神經系統,在翻書與指讀的過程中激活腦部區域,提高寶寶的學習和閱讀效率。
3隻言片語即可
成年人的讀物以文字為主,泛讀居多。但是對於寶寶來說,他們的大腦無法進行這麼大的信息量處理,所以選擇的繪本往往需要線條簡單、內容抽象空泛,留給寶寶自己去思考和想像。
不同年齡不同方法
專家認為,0~3歲的寶寶可塑性較強,外界刺激較少,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建立寶寶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
0~6個月 親子朗讀
這個階段寶寶只會聽,無法用語言表述,主要集中在骨骼、神經系統的協調。爸爸媽媽們可以給孩子多朗讀,通過聲音的刺激,來幫助寶寶大腦發育,積累日後學習語言的詞彙。
6~12個月 玩具書
寶寶的認知能力、行動能力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開始喜歡玩具,喜歡撕扯、亂咬東西,書也成為了他們的玩具之一。寶寶喜歡顏色鮮艷、有圖片的書本,這個時候可以為寶寶提供布書,讓他們觸摸感受,讓他們知道書是用來讀的,不能隨意撕毀。
12~18個月簡單故事
這個時候,寶寶的思維很活躍,所以注意力總會時不時被吸引。家長可以把寶寶的書放在他經常玩的地方,適當固定他們的閱讀時間,幫助他們養成閱讀的習慣。
媽媽們可以給寶寶講一些簡單的故事,通過模仿書中的對話,讓寶寶了解圖片與現實環境的聯繫,可以和寶寶進行簡單互動,如果寶寶經常提出重複性的問題,或者重複故事情節時,要耐心講解,不要出現不耐煩的敷衍。
18~36個月
這個階段,寶寶對書本已經有了自己的喜好,願意自由選擇繪本讀物。家長可以為他們講一些稍微複雜點的故事情節,穿插常用語,甚至讓寶寶自己描繪圖片的內容,並且給予鼓勵,這個時候也可以運用「指讀」的方法,讓孩子對文字有一定的理解和記憶。
培養寶寶的閱讀習慣
1親子閱讀
3歲前,寶寶對於媽媽有明顯的依賴。玩玩具、看書、吃東西都希望父母在旁邊陪伴。如果家長工作比較忙碌,也請每天抽出一會時間,和孩子一起閱讀。
2興趣為主
了解寶寶的興趣愛好,喜歡什麼樣的故事,動物、語言、汽車、風景,讓寶寶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繪本。
3語言交流
講故事的時候,家長們不要自顧自講個不停,而要與寶寶進行互動和交流,問問寶寶繪本中的內容,比如「最喜歡哪個角色?裡面有幾個動物?」讓他們去思考故事的內容明回憶故事的情節。
芽芽媽溫馨提示:各位寶媽寶爸們,現在就請開始陪伴寶寶親子閱讀,安排寶寶的閱讀時間,培養自家寶寶的閱讀習慣吧。
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台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