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變得更聰明。誰都不想要一個笨孩子。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無意中做出的一些行為舉動,卻無形中讓孩子變笨。身教重於言行,父母的行為、言談、舉止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
因此,家長除了要教會孩子認識和改變世界的知識外,還應該更加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這三個錯誤做法可能阻礙孩子的智力發展
1、讓孩子吃的過飽
有一種沒吃飽,是媽媽認為你沒有吃飽。
我們家長總是會這樣認為,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不管寶寶是否已經說「不」。就自動主張的為孩子做了決定,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例如:吃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媽媽們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沒有吃飽,所以每次吃飯時,她們總是說多吃點,不要浪費,只有吃飽了才能長得又高又壯。結果,孩子每次都吃的撐撐的。
有關研究表明,長期吃太飽會影響嬰幼兒的大腦發育。
嬰幼兒全身器官處於一個幼稚、嬌嫩的成長階段,各器官都還未發育成熟,因此,寶寶的活動能力非常有限。
如果寶寶吃得太多,就會增加消化器官的工作負擔,而大腦中負責胃腸消化的區域則會興奮時間過久。
必然會引起語言、思維、記憶、想像等大腦智能領域的抑制,從而影響腦智能的發展。
這樣長此以往,就會使腦細胞會退化,變得懶得開發,導致寶寶越來越笨,所以吃飯吃的營養全面,營養均衡永遠比吃太飽重要的多。
2、放縱孩子熬夜
喜歡整夜看午夜場電視和徹夜玩紙牌遊戲的父母,為了避免孩子打擾的,通常會給孩子留下一部手機,或者讓他們的孩子陪自己一起看電視和娛樂節目。
兒童由於熬夜而導致睡眠不足,會出現一系列健康問題,免疫力下降,內分泌紊亂,身體代謝出現問題,容易發胖。
已有研究表明,經常熬夜、睡眠不足、腦細胞衰退加速,再聰明的人也會逐漸變得糊塗、變笨。
你還在和孩子一起熬夜,睡得很晚嗎?
晚睡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早上起床晚一點就可以補回來了。
熬夜對身體的傷害,是沒有辦法補償的,特別是對於小朋友熬夜還會影響小朋友長高,晚上11點以後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這段時間如果沒有睡,就錯過分泌生長激素的高峰期,早上也補不回來。
同樣,我們身體的其他器官運轉、休息都是有規律的。
3、給孩子消極的暗示
我們永遠不要低估一個人對自己的心理暗示作用。
科學家們曾做了一個實驗:把一條大魚放進一個有很多小魚的池塘里,當大魚餓了的時候就游上來抓小魚,發現沒有一隻能逃脫掉大魚的捕捉。
過了一會兒,科學家用玻璃瓶罩住了這條大魚,再把它放進水池裡。起初,當小魚在瓶子外游來游去時,大魚就迎上去咬,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
慢慢地,大魚的碰撞越來越少。
最後,他完全絕望了,放棄了捕食小魚的所有努力。
結果,當科學家取走了套住大魚的瓶子,備受打擊的大魚沉到了池底,一動也不動了。
無論有多少小魚在它周圍遊動,甚至在它的嘴周圍遊動,它都不會再張開嘴了。
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父母總是給他們的孩子很多負面消極的暗示,如果經常譴責孩子笨,什麼也做不好,總是說自己的孩子這不行,那不行,長大能幹什麼等等。
時間久了,孩子也會開始懷疑自己,會默認為自己很蠢很笨,自己什麼都干不好,會覺得自己很無用,這樣長此以往孩子遇到什麼事也不願動腦了。
溫馨提示
為了孩子身心健康和美好的未來發展,家長應多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和行為習慣,一起為了孩子,並陪伴孩子建立一個溫馨生活環境和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陪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為孩子營造一個正面、積極向上、健康的成長環境,為孩子變得「聰明、有智慧」做好充分條件。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214538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