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寶寶脾胃弱易積食?媽媽改掉這些「壞毛病」,寶寶脾胃才健康

"

寶寶的年紀很小,自我控制能力很弱,在遇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時很容易停不下嘴。家長也不會阻止,反而覺得寶寶多吃點對他們的發育很有幫助。但寶寶的腸胃發育尚未完善,過量的飲食很容易導致寶寶出現積食。

雖說積食不是什麼大病,但也會讓寶寶變得十分難受,家長如果不在意的話,長期下去還可能引發其他病症。一般來說,寶寶積食會有這5種表現,家長可要留心。

1、口腔異味

積食的寶寶通常會有口臭的現象,這是因為食物積累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會產生熱量,這些熱量就是人們常說的胃火,當這些胃火衝到口腔時就會導致口臭。

2、食欲不振

積食的寶寶通常胃口不會太好,哪怕是他們喜歡的食物,往往也不想多吃一口,雖然每天吃的很少,但寶媽們依然可以發現他們的肚子是圓鼓鼓的,這是因為寶寶胃部積食引起的腹脹。

3、便秘

積食的寶寶內火會比較旺盛,這會導致他們便秘。不過積食引起的便秘會有2種表現形式,一種是便秘另一種是腹瀉。當寶寶腹瀉時,寶媽可以在他們的大便中發現很多沒有消化的食物,大便的氣味也比較刺鼻。

4、舌苔

舌苔可以反應很多人體的狀況,包括積食。當寶寶的舌苔發白、厚膩,且伴隨著口腔異味,就說明寶寶發生了積食。

5、睡眠不好

積食的寶寶一般睡眠狀況不是太好,這是他們的內火比較大、無法快速消散所導致的。家長們如果發現自家寶寶在睡覺時翻來覆去睡不安穩,且伴隨著出汗、磨牙狀況,就要考慮寶寶發生積食的可能。

寶寶積食了家長應該怎麼做?

1、一日三餐要稍微「欠」一點,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麵湯、麵條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可適當吃些魚蝦。

2、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餓一頓飽一頓,這樣會打亂腸胃的生物鐘,影響消化。

3、寶寶白天運動量大,吃東西消化得快,但晚上胃蠕動慢了,消化能力比白天弱,如果吃得過多過飽,就容易積食。因此晚上吃飯不要吃得太飽,即使喝牛奶,也要水多一些,奶粉少一些。

4、早上和中午寶寶剛睡醒時,1小時內(至少30分鐘)也不要進食。因為胃腸等內臟從低運轉恢復到正常需要一定的時間,否則也無益於消化和吸收。

5、對於處在吃奶期的嬰幼兒的媽媽來說,媽媽要忌口,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媽媽飲食無度,嬰兒就可能「奶積」。

以上的方法都可以緩解寶寶積食。但俗話說得好「治標不如治本」,不想讓寶寶承受積食的痛苦,最好的辦法就是要管住寶寶的嘴巴!

如何預防寶寶積食?

首先要保證寶寶規律的飲食,出去串門的時候不要讓寶寶胡吃海喝,特別是長輩們的「吃一點沒關係的」話,千萬要注意,要知道一點加一點就很多了。飯前儘量不要給寶寶吃零食,每頓輔食的攝入量儘量均衡,千萬不可以飢一頓,然後狠狠的吃飽一頓。如果寶寶出現拒絕輔食的情況,不要強制喂食,以免進食過多影響消化或者抗拒食物。

其次,媽媽可以要帶寶寶多運動,多玩耍,像飯後出去散散步,這樣能幫助寶寶更好地消化食物,避免積食的情況發生。

最後,希望家長們能更科學對待寶寶的每一個症狀哦,給寶寶正確的護理。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對待,甚至使用偏方哦。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214537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