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寶寶幾天不拉便便,不一定是便秘。如果懷疑寶寶便秘了,最好嚴格觀察寶寶是否有以下症狀:
新生寶寶,大便質硬且每天少於一次(一些純母乳喂養的除外)
大一點的寶寶,大便質硬,3~4 天才出現一次排便;
無論什麼年紀的孩子,出現大便體積大、又干又硬,排便艱難、費力,伴有腹痛;
在一次量比較大的排便後,很短的時間腹痛減輕;
大便表面或內部有血。
如果寶寶有上述情況,可能出現了便秘,必要時應就醫。
不過,寶寶幾天不拉便便,除了便秘也可能是攢肚。攢肚不需要就醫和用藥物干預,媽媽們也就不用焦急和擔憂。
那怎麼區分寶寶是攢肚還是便秘呢?下面這個小圖表可以幫助媽媽們初步判斷:
簡單來說,攢肚和便秘的主要區別不在於排便間隔時間的長短,而是寶寶是否有大便乾結,以及寶寶是否排便困難。
當然,如果兩種情況都不符合,寶寶只是短時間排便次數減少,便便也正常,媽媽們就不需要擔心了。
即使寶寶攢肚了,媽媽也不用太擔心,攢肚一般不需要治療。不過,寶寶便秘,爸爸媽媽就要採取措施。
如果寶寶真的便秘了,別著急,針對不同階段的寶寶,採取對應措施就可以。
【純母乳喂養的寶寶 ( 0~6 個月)】
母乳中的水份含量高,純母乳喂養的寶寶一般很少出現便秘。
這個階段寶寶如果便秘,一般和飲食關係不太大。媽媽要諮詢兒科醫生,是否需要就醫治療或是否可以給寶寶喂水等,不要擅自給寶寶喝水和服藥。
【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 6 個月以上)】
1、增加脂肪和膳食纖維的攝入
治便秘還是先從飲食入手,保證足夠的水份攝入,適當增加脂肪和膳食纖維的攝入,還要適當攝入肉類,有便秘現象的小月齡寶寶的輔食可以適當偏向菜泥、果泥類。
寶寶能吃一些新鮮蔬果後,可以每天多吃一些蔬菜瓜果。水果中,西梅、牛油果、梨的膳食纖維含量比較高。
蔬菜中,西蘭花、豌豆、煮熟的扁豆,也是幫助通便的好幫手,大齡便秘寶寶可以適當多吃。
注意:
香蕉並不算膳食纖維含量高的水果,通便的效果並不好。
生香蕉吃起來澀澀的,裡面有比較多的「鞣酸」。這種物質能減少胃腸蠕動,寶寶吃多了,不僅沒有效果,反而可能加重便秘。
當然,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搭配著給寶寶吃就行,每天也不要吃太多。
比如每天吃一個牛油果,加半杯西梅,之後 1-2 天,觀察寶寶大便,如果變成軟便了,就繼續這麼吃;如果還是硬的,就再加點量;如果已經稀了,就要減量。
2、保證寶寶足夠的活動量
對於2歲以下寶寶,多讓寶寶下地玩耍就行,沒有具體需要玩多久。如果寶寶還不能下地玩耍,可以通過被動操、被動翻身,幫助促進寶寶腸胃蠕動。
鼓勵寶寶多爬,多下地走,也可以輕微地跑跑跳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互動,比如搭積木等。
2-5 歲的孩子,目前推薦每日至少1小時的活動,建議以戶外活動的遊戲為主,比如散步、玩耍追逐、跑步、騎腳踏車等。
適當運動的標準是:寶寶不會覺得疲勞,休息一晚第二天精力充沛。
3、撫觸按摩
在寶寶腹脹不適時,爸爸媽媽可以在肚臍周圍給寶寶順時針撫觸按摩,手部稍稍用力,下壓 0.5 厘米,幫助寶寶緩解不適,促進排便。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21448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