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早上起床以後
兒子突然跟我說了一句話『媽媽,我要當工程師、科學家,不要的當動車長!』
我注意到他說這句話的時候,表情特別委屈
他特別喜歡動車,經常很高興的對我說,『媽媽,將來我要開動車,讓爸爸媽媽坐』
每次,我都很認同說『好,到時候寶寶長大了,開動車,爸爸媽媽坐。』
怎麼突然說不要動動車長了呢?
通過聊天,他一邊癟嘴(特別委屈的小表情),一邊說『爺爺說,不要當動車長,要當工程師,當科學家!』
原來,是孩子在跟爺爺聊天的時候,爺爺說了這麼一句話
孩子的理想沒有得到認同,心理感覺委屈了。
當時,我想是不是跟爺爺溝通下呢?後來,我思考了一下,還是決定,借著這個機會,引導孩子,應該怎麼判斷別人說的話,如何堅持自己的理想。
媽媽:『寶貝,聽了爺爺的話,你感到有點小委屈,小失望,對嗎?』(先接納孩子此時的感受)
兒子:『嗯,是!』
媽媽:『那你心裡是想當科學家,還是想當動車長呢』
兒子:『媽媽,你說!你說!』(孩子內心想當動車長,卻又害怕得不到家長的認同)
媽媽:「我猜你一定是想當動車長,對不對」
兒子:『對!』
媽媽:『好,媽媽支持你當動車長』(家長再一次認同孩子)
兒子小臉上露出了笑容
媽媽:『寶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們要聽從自己內心的,堅持自己的理想,別人的說法只是建議,我們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也許他現在還不太明白我們的意思,然而孩子會從我們的語言里感受到認同,會在他小小的內心種下一顆種子)
在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會比較在意他人的看法與評論,這個時候呢,我們就要引導孩子,問問自己的內心,你自己是如何判斷呢?別人的話是如何影響你的?別人的話有沒有改變你呢?引導孩子多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學會自己判斷。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214487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