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孩子學習鋼琴,總會遇上一些問題和麻煩。下面這三個問題,需要您明白。
當孩子不想練琴,家長應該逼他嗎?
應該!
當家長抱著反正是給孩子學個興趣的想法,秉持「快樂教學」,導致孩子學琴很隨意。所以,家長要明確,孩子學琴就一定要練琴,不練琴就等於沒有進步,所以不監督孩子練琴就等於是放棄了鋼琴。
家長要知道,孩子不願意練琴,不是不喜歡鋼琴和音樂,是因為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他們不願意進行枯燥的練琴,他們的注意力也不能像成人一般長久。孩子總是在受到挫折之後有牴觸的心理。所以,家長在孩子不想練琴的時候一定要逼一把孩子,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才能讓孩子跨過這個坎。等到孩子有一定成果的時候就會對音樂更感興趣。
孩子學琴,到底會不會影響學習?
不會!
很多家長在孩子上了初中或者小學上到一半後就放棄了。大多數家長覺得學琴練琴太浪費孩子文化課的時間。但事實上,學音樂不但不會耽誤孩子文化課的學習,反而會提高的學習效率。雖然很多孩子的功課繁重,但是你不難發現,功課並沒有占了他們所有的時間。反而在課餘的時候玩著手機刷著電視劇,難道這就是正確的放鬆方式嗎?
學習是一種習慣,身邊很多鋼琴彈奏的好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會差,然而一些孩子即學不好文化課,也不去練習鋼琴,反而說是鋼琴把自己的學業耽誤了。
不打算走專業道路,就不用嚴格訓練?
不是!
很多家長對「專業」道路有一定的誤解,覺得:選擇是否學習音樂專業,不是一開始就要決定是否要認真學習,嚴格要求,而是在孩子學習到一定階段後,再決定是否要繼續深入學習音樂。
所以,家長要明白,什麼是走專業,不走專業。就算是鋼琴大師,也是從九年義務教務再到大學走過來的,再去深入學習的時候就是走專業道路了。
當給孩子選擇鋼琴的時候,家長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再去科學的引導孩子,而不對孩子聽之任之,不然孩子不僅在音樂上沒有成就,在任何領域都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圖文素材:整理自網絡
"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