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隨著育兒知識的普及,我們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陪伴,可是總有沒辦法陪孩子的時候。
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孩子沒有玩伴,總會黏著家長。就算是做飯、上廁所的時候,孩子也不放不過。
家長一個人帶孩子的最有體會了,家長上面做著飯,孩子下面抱著腿。上廁所時,就像有人「催命」,「你好了嗎?」「你好了吧?」「你出來了嗎?」……
孩子這麼粘人是有原因的
孩子這麼粘人,其實是他們成長需要,如果我們訓斥孩子一頓,他們是不那麼粘人了,可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1、安全感
小孩子很容易沒有安全感,越小的孩子越明顯。剛出生的寶寶總是要媽媽抱著才睡得好,就是這個原因——媽媽抱著能聽到熟悉的心跳,聞到熟悉的味道,寶寶就會感覺安全。
孩子大點,會走會跑,可還是弱小的,在他們心裡,有家長的地方,就是安全的地方。
2、滿足感
孩子小時候會覺得:媽媽是自己的,世界是媽媽的。從媽媽身上得到的滿足感,能夠支撐他們所有的幸福。
孩子大點,對周圍有了新的認識,可是還是需要家人給予滿足感。就像孩子說的:這是我媽媽,這是我爸爸,這是我的……
3、信任
信任是來自長期的友好相處,不容易建立信任關係,但是容易破壞。
當孩子黏著家長,是因為信任,如果家長一頓吼,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礙事的,是不被需要的。那麼,以後再想要孩子相信自己,就有些難了。
所以,可別為了自己一時方便就吼了孩子。
不吼不叫,我們可以這樣做
我們不能吼孩子,但是,可以幫助孩子安撫情緒,讓他們能在忙的時候安靜一會。比如:
1、給孩子找個好地方
比如做飯時,就在廚房給孩子找個地方,讓他們在哪玩。孩子看得見家長,就不會太焦慮,再有玩具轉移注意力,家長做飯就輕鬆多了。
Ps:孩子在廚房玩,要注意他們安全,能不進廚房玩,就不進廚房玩。還有不要影響到自己,否則一不注意會踩到孩子。
2、讓孩子玩個好遊戲
給孩子玩的玩具,最好是孩子一個人能玩得好的。比如拼插玩具。不然,我們做著飯,孩子一分鐘喊幾次,怎麼做得好飯。
3、培養孩子自己玩
平時,除了每天必要的親子時間,就要開始培養孩子自己玩了,這樣既能鍛鍊孩子專注力,獨立性,還能給自己省不少事,何樂而不為。
Ps:在讓孩子自己玩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關注孩子,尤其孩子喊叫的時候。
孩子就像一盆小花,只有我們用心呵護,他們才能健康成長,那些想起來澆次水,施把肥的,怎麼能長得好。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214373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