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講故事給孩子聽,早教專家:你這種方法是錯的

"

琳妹育兒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我們應當對兒童的教育負責,不然的話在幼年期的兒童是得不到良好教育的。講故事是一種培育的方式,但也要注意方法,否則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我們要多多注意才是。

張女士自認為對寶寶的照顧很周到,尤其是在寶寶早教和晚睡前,她都會拿起故事書,給寶寶講故事。張女士覺得,在寶寶幼兒期,通過聽覺的方式訓練寶寶的大腦,會使得寶寶大腦發育的更加完善。可是這一舉動卻被早教專家給否認了,早教專家聲稱張女士的教育方式是非常錯誤的。張女士百思不得其解,難道給寶寶講故事也不對?

其實給寶寶講故事並沒有什麼錯誤,錯就錯在有的時候我們選取的方法不對,或者說我們講故事沒有起到良好的作用。講故事也是一門學問,如果不懂得如何講故事,不懂得如何挑選故事,那麼這樣的早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也就恰恰意味著,早教是要有方法的。

講故事的學問,父母一定要深知!

挑選孩子有興趣的故事

很多父母都犯了一個很低級的錯誤,那就是在講故事的時候從來都不考慮孩子到底喜歡聽什麼故事。隨意拿起一本故事書,便開始講了起來。我們講故事的目的是訓練孩子的聽覺系統,可是我們如果講的故事都不受孩子的喜愛,那麼孩子又怎麼會有興趣聽我們的故事呢?所以說我們在講故事的時候要看看孩子的興趣,再選擇講什麼樣的故事。

不要總是只講一本故事

即便是我們選擇了孩子感興趣的故事,也要懂得經常更換故事的內容。不要總是拿著一本故事書,翻來覆去的講,這對於孩子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們早就已經厭煩這個故事,要知道孩子的興趣不會總是停留在一個故事上的。我們需要多購買幾本故事書,然後分別講給孩子聽。當孩子厭倦了這個故事,我們就用下一本故事書培養孩子的興趣。

不同環境下講不同的故事

早教應當在不同環境下講不同的故事,因為孩子每一天的情緒都是不同的。孩子如果比較沉悶,我們就去講一些歡快的故事,調動孩子的情緒。如果孩子今天的情緒和興趣都非常濃重,我們講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這樣能夠培育孩子的大腦發展。如果孩子表現得比較憂鬱,我們可以選擇一些緩慢的故事進行演講,太過於快節奏的故事,孩子很有可能聽不下去。

所以說講故事一直都是充滿學問的,如果不能夠了解孩子的興趣,孩子的心態,孩子所嚮往的故事,我們是無法起到教育作用的。

所謂早教,並不是拿著故事書講故事,對孩子敷衍了事。我們一定要從早教中讓孩子了解到,聽故事是可以開發自己的潛能的。所以說父母的出發點一定不能搞錯,不然是無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的。

互動話題:你平時是怎麼給孩子講故事的呢?有什麼麼特別的方法可以和我們分享?

琳妹育兒致力於嬰幼兒護理,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嬰兒早教,孕媽保健等領域,為您提供專業豐富的育兒知識,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棘手問題都會在這裡給您最好的解答,提供專業的意見!

我是琳妹,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寶寶成長中的各類問題。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21437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