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教育裡,一些家長會給孩子灌輸「吃虧是福」的思想。但在當今社會,吃虧似乎是越來越虧,容易受欺負,失去本來應該屬於自己的東西,比如幸福、快樂……所以「吃虧是福」的觀念一定程度上也是不正確的。而吃虧太多,往往是因為孩子性格上的一些缺陷。下面這3種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會遭遇更多的阻礙和挫折。如果你家孩子也是這樣的話,一定及時糾正過來!別讓孩子的未來被這些事情耽誤了!
不懂感恩的孩子
更易與機會擦肩而過
曾看過一則小故事:
從前有一位富有的老華僑,歸國後想要資助一些貧困地區的學生。
於是,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他找到了一些受捐需求的孩子的聯繫方式和位址。
老華僑給每人寄去一本書一些筆,並且隨書標注了自己的電話號碼、聯繫位址以及郵箱等資訊。
老華僑的家人和朋友十分不理解老人的做法,為什麼送一本書還要留下聯繫方式?
在親朋好友的質疑聲中,老華僑像是十分焦急地等待著什麼。
他經常守在電話旁,或是每天幾次去看門口的信報箱,或是上網打開自己的郵箱。
直到有一天,終於有一位收到書的孩子給老華僑寄來祝賀節日的卡片。
這位孩子,也是唯一和老華僑聯繫的孩子。
老華僑高興極了,當天就給這個孩子匯出了第一筆可觀的助學資金,同時毅然放棄了對那些沒有回饋消息的學生的資助。
這時候,老華僑的家人和朋友才明白,他是在用他特有的方式詮釋「不懂得感恩的人不值得資助」的道理。
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他會感激別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
這樣的孩子,往往更容易獲得機遇。
而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他不會感激別人替他做的一切,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
這樣的孩子,更容易與機遇擦肩而過。
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教導孩子懂得感恩。
首先家長自身就要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其次多跟孩子講一些關於感恩的故事,引導孩子認識到感恩的重要性。
最後,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要知道,一個幸福的家是孩子快樂成長的基本要求。
想要孩子懂得感恩,家庭環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愛佔便宜的孩子
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
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
有一個女孩,畢業後去了法國,開始半工半讀的留學生活。
她發現當地公共運輸系統是有漏洞可循的:車站是開放式的,沒有檢票口,也沒有檢票員,一切全憑自覺。
女孩耍起了小聰明,她開始逃票,並為自己占到小便宜而沾沾自喜。
四年後,女孩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
她躊躇滿志地應聘巴黎那些跨國公司,初審過後,無一例外都被婉拒了。
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女孩非常憤怒。
當再一次面對一家大公司的拒絕時,她認定公司有種族歧視,不料對方說:「看到你的教育背景和學術水準,我們非常重視你。但是看了你的徵信記錄,我們發現你有三次以上乘車逃票被處罰的記錄。」
女孩試圖辯解,但是對方說:「這件事情證明你不遵守規則,還善於發現規則中的漏洞並且惡意使用,對於這樣的人,我們是沒有辦法信任的,工作中很多事情要靠自覺。」
針對女孩的失信行為,那家公司坦誠相告:「在法國甚至整個歐洲,你可能都找不到願意雇傭你的公司。」
白白拿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小聰明得了逞,就會很得意,很有成就感。
這其實是一種自我迷惑,是錯判了利弊得失。
不知道貪小便宜背後,往往都是坑。
那些愛佔便宜的人,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因此喪失人生的各種可能性。
試想一下,誰會想和一位貪圖小便宜的人一起工作?
這豈不是比直接失去金錢和物質還要得不償失嗎?
曾看過一句話:「什麼叫做人?寧可吃虧,也不占小便宜;寧可付出,也不辜負人心;不會為了金錢,泯滅了自己的良心;不會為了利益,欺騙了他人的信任。」
看起來是占了便宜,其實是丟掉了尊嚴,失去了人緣,吃了更大的虧。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各位家長們:一個愛占小便宜、敢於破壞社會規則的孩子,永遠不會成為令你驕傲的孩子。
愛貪小便宜是犯大錯誤的開始,所以家長要儘早督促孩子改掉愛貪小便宜的壞習慣,否則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來成長。

被事事包辦的孩子
長大後失去基本的生存能力
相信不少父母的朋友圈都曾被一篇叫《名校碩士宅在家啃老:你替孩子走的路,最後都成了坑》的文章刷屏了。
文章講的是一位媽媽的心酸經歷,這位媽媽叫丁阿婆。
她有一個48歲的兒子,是碩士海歸男。
48歲的碩士海歸男,啃老80多歲的老母親。
而且這位老母親還身患尿毒癥,每月3500的退休金,除了負擔自己2000多的醫藥費,還要照顧這個兒子的飲食起居。
丁阿婆的兒子從6年前回國,就一直沒有工作過,整天宅在家裡,不是玩遊戲就是睡覺。
丁阿婆想讓兒子出去工作,但兒子始終不願意,不堪重負的丁阿婆只好把兒子告上了法庭。
但是兒子仍舊不願意跨出家門,最終丁阿婆只能無奈撤訴。
其實,以丁阿婆兒子的學歷和資本,應該可以輕鬆獲取一份工作,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大有作為。
是什麼原因導致他閉門不出,不願意工作?
丁阿婆說:「是我毀了你的前途,我有罪,我教育不對,事事包辦,他從小樣樣現成的,依賴慣了。」
父母的事事包辦,讓孩子變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失去了基本的生存能力。
楊絳的父親說: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
的確,不獨立的孩子,再優秀也很難活得幸福自在。
偏偏有些父母就喜歡包辦一切,因為寵愛孩子,也因為省事。
比如說,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很艱難,要喊三到五遍他才去,但是你幫他整理,一分鐘就搞定了。
於是,父母二話不說就代勞了,並且暗暗寬慰自己:沒關係,這些都是小事,孩子長大後自然就會了。
這是一個特別錯誤的認知。
有句話說得好:8歲時你沒教他系鞋帶,20歲時他的確學會了。但20歲明明已經該打工賺錢養自己了,他卻只學會了系鞋帶。
養育孩子這件事,過程錯了,結果就一定錯。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從小就要正確引導,切不可溺愛包辦,該走的路,讓孩子自己走。
父母愛子,當為之計深遠。
想要孩子有更廣闊的未來,有幸福的生活,就要正確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教育方式決定孩子的未來。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207394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