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和孩子的相伴也是彼此摸索著前進,孩子卻從不因我們的壞脾氣而埋怨我們。
01
昨天晚上和朋友茜茜一家討論兒童節帶孩子去三亞的行程,她的兒子阿毛整晚興奮不已,一直在咖啡館裡跑來跑去,茜茜只好讓老公看著孩子,自己一個人跟我們聊。
好不容易孩子停下來坐在她身邊時,也是不停地問「媽媽,我們什麼時候去海邊?」,茜茜看著我家被困意纏繞的娃,白了她兒子一眼對我說:「我想換一下。」
我以為她要換行程,便表示無奈:「可是我們機票酒店都已經訂好了呀。」
沒想到茜茜說:「我不是想換行程,是想換兒子。」
一直雞血滿滿的孩子頓時神色黯然,他問媽媽為什麼要把他換掉。茜茜說,他太鬧騰、不聽話、沒規矩。
孩子似乎想到了什麼,噘著小嘴說:「愛姨從來不凶我,還會做蛋糕,但是我從來也沒有想過要換媽媽呀。」

我們總以為母愛是與生俱來的,於是哪怕我們對孩子諸多挑剔,也總是標榜自己愛孩子無人能及;我們總以為自己愛孩子勝過孩子愛我們,卻沒發現,哪怕我們做得不夠好,孩子依然給予我們全部的愛。
我們對孩子的愛,總是帶著評判和期待,而孩子對我們的愛純粹又簡單,不論你是什麼模樣,不論你對他怎樣,他都愛你如初,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就像茜茜孩子說的那樣,即使媽媽千般不好,即使媽媽生氣想把我換掉,可我也從沒想過換掉媽媽啊!
孩子有多愛你,你永遠不知道。
02
你相信媽媽和孩子之間那無法言喻的特別聯繫嗎?
為了證明孩子和媽媽之間有某種特殊的聯繫和磁場,國外某珠寶品牌拍攝了一支實驗視頻。
工作人員找來了6對母子,6個媽媽在房間裡站成一排,她們的孩子獨自站在對面,每個孩子都要被蒙上眼睛找到自己的媽媽。
每一個孩子在別人的媽媽前都停留了一會兒,他們在判斷,有的摸頭髮,有的摸臉,有的湊到「媽媽」的額前來確定這是不是自己的媽媽。

當他們走到自己媽媽面前時,只需要觸摸到媽媽的手指,聞到媽媽的味道,就能認出媽媽。不需要摘掉蒙住眼睛的布,也能確定無疑。

他看不到你的樣子,但他能記住你指尖的紋路,髮絲的弧度,懷抱的溫度,哪怕看不見也能準確無誤地走到你的身邊。
聽媽媽群裡一個朋友說過一件她兒子小寶的事兒。當時小寶剛滿2歲,有一天他在睡夢中習慣性地向右翻身找媽媽。但他抱住的是爸爸,瞬間發現抱錯了人又重新翻身找到了媽媽。
全程小寶沒有睜眼,媽媽也沒有發聲。她說覺得特別奇妙,黑燈瞎火的完全看不見,也沒有任何聲音,小寶怎麼就能瞬間辨別出爸爸和媽媽的區別呢?
有一天夜裡她出差回來,進房間後看到小寶抱著她的睡衣睡熟了。老公說,她出差的幾天,小寶都是抱著她的睡衣睡覺的,他說上面有媽媽的味道。
但那件睡衣是她出差前剛洗乾淨的,除了洗衣粉的香味再也沒有任何味道。
第二天,她在手上抹了一點洗衣粉問小寶,這是媽媽的味道嗎?小寶搖搖頭,鑽進了媽媽的懷裡,指著媽媽的胸口、脖頸、手臂說:「這裡,這裡,這裡,媽媽的味道。」
他能透過最微妙的氣味認出你,那是只有他才能聞到的味道,那是你對他而言獨一無二的標記。

《國外醫學情報》有研究指出,母親與孩子的聯繫在出生前就已經形成,而母親與胎兒的聯繫最為緊密。女性在生育和哺乳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荷爾蒙,母子之間由此產生了無法割捨的「情感紐帶」。
在我們期待著見面的那十月合體時光裡,我早已將你的一切印刻在心裡,好讓我一睜眼就能夠認出你。世界上那麼多的媽媽,於我而言,你是獨一無二的那一個。
03
孩子對媽媽的愛,也許並沒有多麼驚心動魄的事情可以體現,也沒有多麼感人肺腑的話語可以表達,卻早已融入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有哪個瞬間,讓你感覺到孩子很愛很愛你?」
底下的回答全都是生活中最不經意的瞬間,這些看似平常的細節,正是孩子愛你的日常:
@張若鑫:我得了流感,一家人出去吃飯,我媽把我隔離,讓我單獨坐在別桌,我3歲的寶寶從凳子上蹦下來,默默地坐在我的旁邊。

孩子的愛很簡單,就是一直陪著你,用行動告訴你「我愛你」。
@小熊akita:女兒高燒不退,夜裡我給她量體溫吃藥,下床時沒穿外套,上床時身上凍得冰涼,女兒突然從旁邊抱住我說:「媽媽,我身上燙,我幫你暖暖。」

@serch:兒子是個小吃貨,有一天從幼稚園放學回來,獻寶似的從兜裡拿出5個砂糖橘,說是幼稚園發的,因為太好吃了,特意留下帶回家給我們吃。

孩子的愛很簡單,用我小小的身軀溫暖你,把我覺得最好的都留給你。
最高贊的答主@Rainy Sunny說了一個暖心的小故事:
她的女兒在一年前突然失去了聽力,答主和老公叫孩子時,孩子每次抬頭都會回應她一個燦爛的笑容,仿佛什麼都沒發生,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看見孩子的笑容,答主強裝輕鬆,私下偷偷抹淚。有天晚上,孩子對她說:「我聽不見的時候,一樣可以開開心心的。即使我會有點不開心,我不一定要表現出來。」
一直以為孩子不敏感,原來她只是不想讓媽媽擔心,不想媽媽流淚。
孩子的愛很簡單,就是不願意看到媽媽為我難過為我擔心,我願意假裝不在意自己的病痛和缺陷。
某短視頻平臺上有一個小男孩在醫生旁邊號啕大哭,起初大家以為是孩子害怕打針,點開視頻才發現,是孩子的媽媽要打針,而他知道打針很痛,於是不停地掰開醫生抓著媽媽的手。

孩子的愛很簡單,就是我知道這樣會痛,所以我來保護你,不讓你也體會這種痛。
我們總以為母子一場,從懷孕的艱難、分娩的痛苦,到養育的辛勞、成長的操心,無一不是自己在付出和給予。卻從未想過,孩子帶給我們的,是他們小小世界裡的「所有」。
04
你給孩子打多少分?
有一條短片叫做《你的孩子值得十分肯定》,裡面邀請了幾對母子,做了一次特別的訪談。
導演問媽媽們:「孩子最讓你頭疼的是什麼?」
「特別不好,他總喜歡用袖子擦嘴巴」

「他就是不肯吃飯啊」

「一天要哭五六次」

「真的很生氣,在他不聽我話的時候」

在媽媽們的預想中,孩子應該是聽話的、不哭的、不挑食的……於是現實中的孩子與預想的不合,那些小小的「缺點」便被媽媽們看在了眼裡。
導演問孩子們:「你最喜歡媽媽什麼?」
「我喜歡媽媽陪我玩」

「我放學回家就是要媽媽抱」

「她的嘴巴可以親我」

「媽媽燒飯給我吃很辛苦」

導演讓媽媽們給孩子打分,滿分10分,媽媽們有給8分的,有給7分的,也有5分的。
但是孩子們會給媽媽打多少分呢?
無一例外,短片裡的孩子全部伸出雙手給媽媽10分。
孩子看媽媽,是一個不斷加分的過程,媽媽好看值得加分,媽媽陪我玩值得加分,媽媽做飯值得加分……
我不記得媽媽也會怪我不聽話,不記得媽媽也會嫌我挑食,不記得媽媽說我太嬌氣,只記得媽媽的每一點好。
北京衛視《生命緣》節目中有一個小女孩得了腦瘤做了開顱手術,她的媽媽在節目中一直在自責,因為工作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覺得自己是不及格媽媽。

而當主持人塗松岩問起做完手術的小女孩:「100分是滿分,你給媽媽打多少分?」沉浸在玩具中的小女孩毫不思索地回答:「我要給媽媽1000分。」

哪怕媽媽沒時間陪我,哪怕病痛折磨著我,我也不會忘記我的媽媽是比100分更好的媽媽。
哪怕媽媽對我沒耐心、不陪我、還凶我,但她依然是我最愛最愛的人。
《櫻桃小丸子》中有一集講到了小丸子想要用低分數落媽媽,於是給媽媽打分。但是在打分的過程中,小丸子發現媽媽總是在大家睡了之後,獨自為家裡的事情忙來忙去,原來媽媽要做很多辛苦的事情,不是那麼簡單就能打分的。
10分、100分、1000分……孩子知道的數字有多大,他們就會給媽媽打出多少分,因為在孩子心裡,媽媽值得最高的分數。
05
母親節前,微博上有一個小男孩笑眼彎彎地對鏡頭表白:
「媽媽,我做你孩子的時間很短,一下子就長大了。你做我媽媽的時間很長,你一輩子都是我的媽媽。所以,你愛我的時候別忘了愛自己。愛你哦,比心。」
說完,小男孩還不忘給鏡頭一個吻。

你的孩子可能剛學會說話,聲音稚嫩、咬字不清,但他發出最清楚的音節就是「mama」;
你的孩子可能並不知道時間的魔力,還不知道長大是眨眼間的事情,但他卻希望時間可以慢一點,讓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做你的孩子。
曾經讀過席慕蓉的散文《母子》:
幼小的孩子抬起頭在對她說:「媽媽,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媽媽!」孩子只有三歲,對他來說,「世界」不過就是家裡周圍那幾條小小的巷子罷了。可是他卻非常嚴肅並且很權威地向她再說一遍:「真的,媽媽,你是世界上最好最漂亮的媽媽!」
當時深以為,對孩子來說,世界就是家周圍的幾條巷子。在做了媽媽之後才發現,媽媽就是孩子的全世界。
他從你的身體裡鑽出來時,就已經帶著對你的愛。他是你生命的傳承,他也成全了你對做母親的期待。
但是他要的卻無比簡單,用他小小的滿滿的愛一直陪著你,而你也用愛寬容以待。
每個孩子對母親的愛,都是本能,超越母親所能想像。
何其有幸,有你這天使做我的孩子。母子一場,你帶著愛意來到我身旁,我看到你點亮了我生命的光。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