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這種「節儉」,不但讓孩子自卑,還會摧毀他們人生格局,長大後差距立現

好文| 2019-05-13| 檢舉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時刻宣揚勤儉節約的好處。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我們需要改變原有的舊觀念,重新定義節儉一詞。以前這種觀念並不適合當代節儉式教育,有時候過度的節儉只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我媽鄰居家有一個女孩叫朵朵,年紀比我小幾歲,她的爸媽都是老實本分的農人,所以從小他們家經濟條件就都不是太好,這點街坊鄰居都是看在眼裡的,記得以前我媽還會把我們穿過幾次還很新的衣服給朵朵她媽,朵朵媽媽每次很感謝我媽。現在朵朵上了初中,家裡的生活水準也比之前好了些,但是朵朵媽媽還是一個很節儉的人,比如衣服如果不是非常破了,還是會通過修補之後繼續穿的,因為對於他們而言,大多數時間都花在幹農活上,所以也沒必要穿的光鮮亮麗的。

有一次,朵朵放學帶了幾個同學回家玩,一回家看見她媽媽正拿著針線幫忙縫補她的內衣,朵朵趕緊走過去叫媽媽把衣服先收起來,朵朵媽媽卻說沒關係,這又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我們這是節儉的表現,但是朵朵覺得在同學面前尷尬極了,這件事一直都讓朵朵難以忘懷。

家長的這種「節儉」,不但讓孩子自卑,還會摧毀他們人生格局,長大後差距立現

現在朵朵已經畢業了,也有了自己喜歡的工作,薪資待遇足以維持她的生活,可能還能留有不少積蓄,前幾天回老家跟她聊天,言語間能感覺得到她對生活的焦慮,她說現在生活壓力真的很大,每天睜開眼啥事也不做,開銷也不小,平時她自己也是一個非常節儉的人,東西也從來不買賣貴的,有時候同事叫出去逛街,她都不敢去,就怕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控制不住自己亂花錢,因為她覺得每次花錢心理都會有深深地罪惡感,所以朵朵每天除了工作就是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裡特別孤獨。

因為朵朵媽媽從小給她灌輸了節儉的思維,導致朵朵養成了這種節儉的習慣。雖然說節儉是一種美德節儉是一種好事,但是父母過分的節儉可能是會毀掉孩子的眼界和格局的,也正因為朵朵的這種過度節儉的表現,讓她措施了不少讓自己更好的機會。

家長的這種「節儉」,不但讓孩子自卑,還會摧毀他們人生格局,長大後差距立現

父母習慣性的節儉思維,會讓孩子的眼界變得很狹隘,養不出大格局的孩子

之前看到一個文章說的是,一個媽媽帶孩子出去旅遊的經歷,因為是組團去的,所以她們住的是豪華的酒店,酒店裡有自助早餐提供,大人一位是98元,小孩不滿1.2米的是不用錢的,如果超過1.2米的小孩一位是要收取68元的費用,吃飯的時候他們看見一位媽媽帶孩子來吃早餐,服務員看見這位媽媽帶的孩子超過了免費的標準,想讓這位媽媽去買一張兒童餐票。

家長的這種「節儉」,不但讓孩子自卑,還會摧毀他們人生格局,長大後差距立現

可這位媽媽死活說她家孩子沒有超過1.2米,服務員讓孩子去旁邊測量了一下身高,結果孩子1.3米,這位媽媽劈頭蓋臉的就把孩子罵了一頓,說:叫你出門鞋子穿薄一點不穿,量身高的時候也不懂彎一點腰,你看,好了吧,這下進不去吃飯了吧,那你就餓著吧,別吃了!最後這個孩子在他媽媽的怒駡聲中,含著淚水離開了。

昂貴的旅行費都已經出了,還為了這點早餐費費用生這麼大的氣,好好地一個旅行,結果弄得大家心情都不好,這是何必呢?而且父母這種總為雞毛蒜皮的事斤斤計較的行為,會讓孩子的眼界變得很狹隘,啥事都喜歡斤斤計較,也養不出大格局的孩子。

家長的這種「節儉」,不但讓孩子自卑,還會摧毀他們人生格局,長大後差距立現

孩子愛貪小便宜,為金錢斤斤計較,也會交不到朋友

喜歡斤斤計較的人也會交不到什麼朋友,從小被教育過分節儉的孩子,很容易就會金錢斤斤計較,一看到有便宜就想占,貪圖小財的人註定不會走的太長遠,也很難成就大業。而且喜歡斤斤計較貪小便宜的人,總會想方設法的從別人那裡撈取好處,而在這個過程中,必定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那他們的眼界就會被局限也會變得很狹隘。

家長的這種「節儉」,不但讓孩子自卑,還會摧毀他們人生格局,長大後差距立現

再有就是總是喜歡貪小便宜斤斤計較的人會很容易讓朋友疏遠你,比如和朋友出去吃飯十次從來都不主動付一次錢,這樣的話誰還願意和你做朋友?久而久之朋友吃飯也不會再叫你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你是一個「一毛不拔」的人。

雖然我們也不提倡大家交酒肉朋友,但是拿出一份的錢來做社交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總是「一毛不拔」朋友就知道你愛佔便宜,遇到什麼好事也不會願意和你一起分享,我們生活在大環境下,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很難有好的發展的。所以為了孩子著想,一定不要讓孩子養成斤斤計較的行為。

家長的這種「節儉」,不但讓孩子自卑,還會摧毀他們人生格局,長大後差距立現

什麼才是有益於孩子成長的節儉?

前面說到的舊衣服給鄰居家的孩子穿,其實這並沒有什麼的,說實話,每個小孩子長得都特別的快,如果對方是知根知底的家庭,他們給的衣服,父母經過清洗消毒還是可以繼續使用的。

這種節儉反而能讓孩子養成不浪費的好習慣,但是也不能全部都給孩子穿別人的衣服,適當的給孩子買一些新衣服也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也能滿足孩子對物質的渴望和需求。

節儉並沒有錯,節儉是一種美德,但是要告訴孩子節儉並不代表自己很窮,只是處事對物的方式不同而已,只要我們的智慧不「貧窮」也是可以通過努力實現和改變自己的命運的,父母要教育孩子「人窮志不窮」,面對自己的現狀,不是一味的逃避,而是迎難而上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實現自己最大的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206449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