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考試,不僅父母焦慮,孩子也不輕鬆。一位考生說:每次一到期末考試,我就覺得自己學上的太失敗了;如果有什麼成功的話,就是成功打破了,爸媽對我的期待。誰都喜歡一百分,但孩子向目標努力的過程比成績更重要。

梁嘉銘和女兒曾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把鼻,今天數學我只考了 26分喔~」
「哇靠!這麼高啊,有沒有被老師罵?XD」
「沒有被罵~題目好難,反正就是這個分數啦。」
「 26分,妳有什麼打算?」我問。
「沒什麼打算啊,下次努力一點就好了」
她的回答非常官腔。
「妳不怕我或馬迷生氣喔?」我又問。
「你們才不會為了這種事情生氣咧。」
她很有把握的回答。
我回答:「當然...考 26分的人是妳,
我們幹嘛生氣懲罰自己~」
26分,真的是『非常不高』的一個分數耶~
梁嘉銘列出 3點沒有生氣的理由:
不因孩子的分數 而懲罰自己的情緒
仔細想想,我們小時候,
有哪一次因為成績被老師
或父母責備、警告、勸誡時,
我們是真心的感覺很內疚?
有沒有在心裡面大喊:
「孩兒知錯!孩兒不孝!
孩兒即刻起一定洗心革面、奮發向上於課業,
將來光宗耀祖,無負於您們的養育之恩!
爹~~~娘~~~~(哭倒)」
別鬧了,至少我個人一次都沒有!
我只希望趕快讓師長們噴完口水,
船過水無痕,朋友還在等我去打電動咧....
我心裡吶喊的是:
「TMD快點~~~罵完沒~~~~」
女兒的分數
還比他老爹我多了 20分呢!
其實肥栗的 26分,離她親愛的爹爹,
也就是在下我的小學數學成績歷史紀錄 6分,
還足足多了 20分...
後來的題目比較不難,
所以我就有了很長足的進步,
我陸續考過 18分、22分、35分...不等的分數。
「人生就親像海波浪 有時起有時落」 我從小學就很清楚的 體悟了這個道理XD。
沒有人會因小時候數學不好, 長大後容易找錯錢等等。
我見過很多小時候,
數學功力跟我差不多高強的各路高手,
雖然在小時候,受過不少數學的創傷和陰影,
但長大之後,
沒有一個人因此買東西會特別容易找錯錢。
沒有人因為小時候加減乘除搞不定,
就在成長過程中直接或間接被毀滅的,
一個都沒有。
生活中有很多道理 需要慢慢學會
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我們會漸漸的熟練,
自然的融會貫通
這是環境自然會教導我們的,
只是有人早學會,有人晚學會,
只要有切身需要,大家早晚都會學會。
至於也有人抱持著
「小時候基礎沒打好,後面要就難上加難」,
覺得寧可小時候辛苦一點,也不要將來後悔。
我認為: 想像力的基礎最重要!
但對我來說,基礎的定義應該是:想像力。
小時候有良好的想像力,
長大以後,
更有機會去理解這個世界上的人事物,
看見表像背後所蘊藏的意義, 會更願意去思考,
而不是只會一臉癡呆,流著口水,
單向的接收所有的資訊,
只能精準的複製,難以作出更盛大的創造。
所以我們更相信:
有想像力,才會有魔力, 生活才不會失了情趣。
給 2個孩子的 是無限的陪伴與想像
笨馨跟肥栗兩個小鬼從小就沒上過 1天安親班,
回家作業寫完之後,就一路玩到睡覺,
連書都不曾拿出來溫習,
甚至我們家裡連書桌都沒有。
因為我們每天花很多時間陪她們講話,
陪她們吃飯,陪他們親親抱抱,
回答一些永遠回答不完的問題,
想像一些根本不合理的想像~
這一點,卻是很多人都難以做到。
梁嘉銘說的有道理,
但我想,真的要面對這種分數時,
很難很難不生氣吧!
但家長們還是得不斷自我提醒...
「每個人都有擅長、不擅長的事情,
不該在小朋友在不擅長的領域做不好時責怪他們,
是在他們擅長的領域,多誇獎他們!」
1
放學了,我去接你。你的小臉陰沉著,一臉的不高興。
憑感覺,媽媽知道你遇到了不開心的事。
果然,剛走兩步,你叫了一聲:「媽媽!」就一頭紮進我的懷裡。我輕輕地捧起你的頭,見兩顆淚珠掛在腮邊,媽媽的衣襟上也已濕了一片,不禁一陣心疼。
腦子在飛速旋轉,猜測你會在學校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憑你的表情猜測你在學校的表現已是媽媽多年來的習慣了,但你今天這麼難過的表情還是第一次,所以,媽媽實在猜不出是什麼事會使我樂觀快樂的小男孩這麼傷心。

「媽媽,這次我沒有考好。」
你抽噎著說。
媽媽懸著的心才漸漸放下。
「沒關係,我們晚上一起分析下錯誤的原因,爭取下次不犯同樣的錯誤。」
我安慰道。
「可是老師說考的好的有獎品。我沒有得到獎品。」
你一臉在意的表情。
媽媽想笑,卻嗓子發緊:那個無憂無慮,整天樂呵呵的小男孩也有了煩惱,而且這種煩惱在以後的日子裡將如影隨形!這是媽媽多麼不願看到卻無能為力的事情啊!然而,粘人的小屁孩終究是長大了,這又令人多麼欣喜啊!
2
媽媽從學校出來又進學校,關於學習的苦樂是深有感觸的。
所以從你上小學開始,媽媽就不斷在糾結中調整自己的心態。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考好不獎勵;考差不懲罰。」
媽媽時常這樣告誡自己,努力保護你對學習的興趣。
一年級不久的那次拼音測驗,你考了73分,媽媽也一度內心失衡:語文老師的孩子竟然沒有學好語文!媽媽的自尊受傷了!不斷地在內心拷問自己:是你自己的面子重要還是兒子的成長重要?
很快媽媽就從這種挫敗感中走了出來。媽媽真的很慶倖之前做過這方面的功課,幸好心理早有準備,也很感謝走過這段日子的寶媽們的無私分享。所以,那個時候你一點兒也沒覺察到媽媽的情緒變化。
在你小小的心裡73分和99分、100分只是不同的幾個數字而已。當班上其他小朋友的家長問你考了多少分時,你總是昂著小腦袋高聲說:「73分啊!」那神情中流露的自信讓那些家長們感到詫異。
當聽一個小朋友的家長說因為孩子沒考好而挨打時,你問我:「媽媽,你為什麼不打我?」
「打一頓就可以提高成績了嗎?」我反問。
「呵呵~~~,不能!」
「那就對了,既然打不能提高成績,為什麼還要打呢?」
「哦,那我下次考試就考20分!」你開始得寸進尺。
「行啊,你也可以考零分。那是你的自由。」我語氣平和。
「那不行!」
「為什麼?」
「發卷子的時候同學們會笑話我的!」
「哦。」
「看來學習還真是自己的事啊!」你開始感歎了。
「是呀,爸爸、媽媽的工作是掙錢養你,你目前的工作是好好學習。」你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那如果我下次還是考不好怎麼辦?」
「那一定是老師講的有些知識你還沒有掌握,考試就是一種檢查,檢查老師講的知識你聽懂了沒有。沒必要緊張。」
「哦。」之後是長久的沉默。
至今媽媽都不清楚當時你的小腦袋瓜裡到底在想些什麼,但一定對考試有了一些認識,今天的眼淚就是最好的明證了。然而,親愛的寶貝,今天,你能為得不到獎品而苦惱,說明你長大了。媽媽由衷為你高興。同時,媽媽想告訴你的是沒有哪一個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完美的。俗話說的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關鍵是我們對待不如意事的態度。在這方面你一直是媽媽的榜樣呢!媽媽覺得你一直都善於自我反思,很少怪罪周圍的人,有時候簡直就像一個小小的大人呢!

3
還記得有一次,學校要求家長閱讀一份安全責任書並交回執單。
媽媽粗心給忘記了。結果是放學時你被老師留了下來。
在去教室的路上,媽媽一直在想該怎麼給你解釋。
你看見我,尷尬地笑了。補簽完字給老師說了抱歉,我牽著你的手回家,一路無話。快到家門口了,我忍不住說:「寶貝,對不起啊,是媽媽粗心,害你受罰了。」「沒事的,媽媽。」「你生媽媽氣嗎?」你搖搖頭。「那你不生氣嗎?」你搖搖頭又點點頭,顯然被我的表情和問話搞糊塗了。「那你生誰的氣呢?」「生回執單的氣。」媽媽被你的回答逗樂了。
4
你從未因媽媽做的不夠好而生氣,也從未怪怨過同學。
有那麼一段時間,媽媽很為你上課說話的事上火。
批評了你很多次都不見效。
在媽媽盛怒之下,你才道出實情:原來你的同桌上課總是給你講笑話。
這個同桌太「有才」了:他坐的端端正正的講笑話,而且面不改色。
老師當然發現不了啦!而你則被逗得哈哈大笑,你的笑點又太低啦!怎麼辦?怎麼辦?媽媽的腦袋裡湧出各種念頭又被自己一一否定。
最後,我們一起商量辦法:課前你與同桌約定上課不許再講笑話,否則就絕交!這一招果然促效。
你們上課很少再說話了,偶爾說話經過媽媽的提醒也很快改正。
「媽媽,通過這件事我培養了自己的自製力,老師說毛主席都在戲臺子底下看書呢,我也要向他學習。」你總結道。
這一刻,媽媽覺得你真的長大了。
孩子,通過這些生活小事,你會發現:生活處處都有不完美,而這些不完美也鍛煉了我們的能力,磨煉了我們的意志,所以,我們要以感恩的心態面對生活,接納生活中的不完美,才是我們一輩子的修行。
媽媽特別感恩著一路上能與你同行。
人生是一個大的比賽場。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教練。
在孩子年幼時,父母的肯定會讓孩子一生都能有一個自信的源頭。
而焦慮得去否定孩子的父母,往往收穫一個極其不自信的孩子。
所以當孩子的成績不如心意時,不要太在意家長會上的點名,也不要覺得自己臉上無光。
告訴自己,一切才剛剛開始,一切還來得及。
沉住氣,站住腳,陪孩子一起努力學習。
相信努力付出,唯有努力不會辜負你的心意。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