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兒童白血病,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家裡近期裝修了、甲醛超標、電離輻射、食品污染、環境污染……總之和周圍環境太髒肯定脫不了干係!但近日,Medscape一篇頭條卻表示:「太乾淨」也不好,可能誘發兒童急性白血病。
太乾淨」可能是兒童急性白血病的誘因,來自Medscape
這個觀點來自於倫敦癌症研究所(ICR)進化和癌症中心主任Mel Greaves博士近日發表於《Nature Reviews Cancer》的一篇綜述。
Greaves博士在文中提供了強有力證據,認為大多數兒童急性白血病是通過 「基因突變」和 「接觸感染」兩個階段引起的。
而在這個過程的第二階段,由於早期缺乏微生物暴露會增加兒童患白血病的風險。

這是真的嗎?
要知道很多新手媽媽,對於孩子衛生要求是相當的高,娃吃的穿的一定消毒再消毒,就怕孩子生病,難道愛乾淨也不對麼?
點進去一看,發現文章解讀了一項來自倫敦癌症研究所的新發現,研究稱:「在無菌環境成長中的孩子,更容易患上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這個研究說,這樣長大的孩子免疫功能會有所缺失,容易在感冒或流感的侵害下,發生基因突變,引發白血病。
聽起來,還真有些嚇人。不過,柚子好好解讀了一下文章,發現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會有得兒童急性淋巴白血病的風險。
兒童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形成需要兩次基因突變。第一次突變來自娘胎,沒法控制,是個隨機事件。
第二次基因突變,可能發生在孩子接觸某種感染時,比如在流感下,身體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罹患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這次研究結論,針對的是預防第二次突變。經過過一系列的實驗和人口樣本分析,研究者發現:
讓孩子多暴露在有微生物的環境中,接觸一些無害的病菌,可能預防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換句話說,就是適當地讓孩子和微生物共處,就可能避免可怕的第二次基因突變,預防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對於研究結果,愛乾淨的媽媽們不必太擔心,孩子罹患病的機率其實很小;並且研究還需要進一步的佐證,並不代表業界的統一定論。
但適當接觸細菌更有益孩子的健康這一點,柚子是絕對認同的。過度乾淨,對孩子真不是什麼好事。

「不乾不淨少生病」
有一定道理
「不乾不淨吃了不病」,這句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雖然有點段子的感覺,但從某些方面來說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大名鼎鼎的「衛生假說」,其中的一些觀點和上述的研究類似。
經過對 17000 多名英國孩子的研究,英國流行病學家 Strachan 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兄弟姐妹人數越多的家裡,孩子們發生過敏的機率越低。因為人數多的家庭中,發生交叉感染發生的幾率很大,讓孩子接觸了更多的微生物。
衛生假說稱,孩子在小時候缺少接觸傳染源、微生物的機會,會抑制了自身免疫系統的正常發育,從而長大後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過敏性疾病發病的風險更高。
這也從一方面說明,愛乾淨講衛生沒問題,但太乾淨,反而會對孩子免疫力造成「過度保護」,不利於孩子健康。
那怎樣才算是「太愛乾淨」呢?
媽媽們可以對比看看,有這幾種「強迫症」,就是帶娃太乾淨啦。

要清潔,不要「潔癖」
柚子可以負責地告訴大家,有些「潔癖」真的沒必要。
提起兒童白血病,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家裡近期裝修了、甲醛超標、電離輻射、食品污染、環境污染……總之和周圍環境太髒肯定脫不了干係!但近日,Medscape一篇頭條卻表示:「太乾淨」也不好,可能誘發兒童急性白血病。
太乾淨」可能是兒童急性白血病的誘因,來自Medscape
這個觀點來自於倫敦癌症研究所(ICR)進化和癌症中心主任Mel Greaves博士近日發表於《Nature Reviews Cancer》的一篇綜述。
Greaves博士在文中提供了強有力證據,認為大多數兒童急性白血病是通過 「基因突變」和 「接觸感染」兩個階段引起的。
而在這個過程的第二階段,由於早期缺乏微生物暴露會增加兒童患白血病的風險。

這是真的嗎?
要知道很多新手媽媽,對於孩子衛生要求是相當的高,娃吃的穿的一定消毒再消毒,就怕孩子生病,難道愛乾淨也不對麼?
點進去一看,發現文章解讀了一項來自倫敦癌症研究所的新發現,研究稱:「在無菌環境成長中的孩子,更容易患上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這個研究說,這樣長大的孩子免疫功能會有所缺失,容易在感冒或流感的侵害下,發生基因突變,引發白血病。
聽起來,還真有些嚇人。不過,柚子好好解讀了一下文章,發現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會有得兒童急性淋巴白血病的風險。
兒童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形成需要兩次基因突變。第一次突變來自娘胎,沒法控制,是個隨機事件。
第二次基因突變,可能發生在孩子接觸某種感染時,比如在流感下,身體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罹患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這次研究結論,針對的是預防第二次突變。經過過一系列的實驗和人口樣本分析,研究者發現:
讓孩子多暴露在有微生物的環境中,接觸一些無害的病菌,可能預防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換句話說,就是適當地讓孩子和微生物共處,就可能避免可怕的第二次基因突變,預防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對於研究結果,愛乾淨的媽媽們不必太擔心,孩子罹患病的機率其實很小;並且研究還需要進一步的佐證,並不代表業界的統一定論。
但適當接觸細菌更有益孩子的健康這一點,柚子是絕對認同的。過度乾淨,對孩子真不是什麼好事。

「不乾不淨少生病」
有一定道理
「不乾不淨吃了不病」,這句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雖然有點段子的感覺,但從某些方面來說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大名鼎鼎的「衛生假說」,其中的一些觀點和上述的研究類似。
經過對 17000 多名英國孩子的研究,英國流行病學家 Strachan 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兄弟姐妹人數越多的家裡,孩子們發生過敏的機率越低。因為人數多的家庭中,發生交叉感染發生的幾率很大,讓孩子接觸了更多的微生物。
衛生假說稱,孩子在小時候缺少接觸傳染源、微生物的機會,會抑制了自身免疫系統的正常發育,從而長大後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過敏性疾病發病的風險更高。
這也從一方面說明,愛乾淨講衛生沒問題,但太乾淨,反而會對孩子免疫力造成「過度保護」,不利於孩子健康。
那怎樣才算是「太愛乾淨」呢?
媽媽們可以對比看看,有這幾種「強迫症」,就是帶娃太乾淨啦。

要清潔,不要「潔癖」
柚子可以負責地告訴大家,有些「潔癖」真的沒必要。
情況一:地上超級髒,千萬別摸
柚子見過一位寶媽,兒子和小朋友玩,她兒子的手每摸一次地面,就一把捉過來用消毒濕巾擦一次手。
柚子當時就是一臉問號。
戶外的地面的確不夠乾淨,但也沒這麼可怕。
對皮膚的過度清潔,除了破壞微生物的天然平衡,更可能損傷皮膚。何況,不停打斷孩子玩耍,這對孩子也不好。
情況二:寶寶的東西,消毒才放心
假如寶寶不幸患上「皰疹性咽峽炎」這類傳染病,玩具、碗勺、床鋪、衣物的徹底清潔和消毒是必要的;但是,放在平常,洗這些東西就上消毒液,就真的沒必要啦。
爸媽洗起來累,如果選的消毒劑不合適,殘留在物體上,刺激了寶寶的皮膚長疹子,護理起來也糟心。
這些才是需要注意的
及時換尿布,不要等到成了紅屁股才開始著急;
寶寶會爬後,每天清潔地板;
奶瓶奶嘴用前燙一燙,從沒用過的,拿沸水煮 5 分鐘;
每天兩次清潔口腔,寶寶乳牙萌出後就開始幫忙刷牙;
飯前便後洗手,教會寶寶正確的洗手方法。

寶寶「病」了?請淡定
有娃的人都明白,要是一個天天鬧騰的小魔王,哪天生病不舒服,乖乖躺床上了,這當媽的心,比管教小魔王的時候可難受多了。
其實,有些生病的情況,不需要過於緊張。
情況三:單純鼻塞
嬰兒呼吸系統發育不完全,很容易由於冷、熱空氣刺激發生鼻塞。假如寶寶張口喘氣、哭鬧,但沒有其它任何症狀,家長大可不必急著喂藥。
把寶寶帶到氣溫舒適的環境,豎著抱一會兒,也許就好啦。
情況四:一周沒便便
一些家長以為新生寶寶跟成年人一樣,一天以上沒有大便就是「便秘」了。然而事實上,即使寶寶一周沒便便,也可能是俗稱的「攢肚」,是正常現象。
所以啊,別一心急就上開塞露,頻繁使用反而不好。
情況五:發燒
在寶寶 3 個月前,發燒的確值得警惕,但需要做的,不是擅自喂藥,而是儘快就醫。
待寶寶大些之後,假如經過判斷不需要立即去醫院,也不該亂喂抗生素,如果燒的比較嚴重了,那麼可以先該按照藥品說明喂退燒藥。
這些才是需要注意的
發燒不要捂汗,包繈褓不要包太厚,睡覺不要蓋太多,小心奪人性命的「捂熱綜合征」;
寶寶感冒了,不要心急一口氣喂好幾種感冒藥,對複方製劑的感冒藥應該慎之又慎,看清說明書,謹遵醫囑;
喂藥的時候不要捏著鼻子灌,容易讓寶寶嗆到,也不要混在飲料裡喂,可能影響藥效;
疫苗本上的疫苗認真打,一些自費的疫苗也可以考慮打,比起寶寶生病受罪,防病的疫苗最划算。

寶寶被喂了東西?別焦慮
一說到寶寶的吃喝問題,爸媽就會很緊張。其實,下面這三種情況,都過於小心了。
情況六:不到 6 個月,絕對不能加輔食
柚子首先要表個態,肯定是推薦純母乳餵養到 6 個月的。
但是呢,不同寶寶的情況不一樣,如果有的寶寶 4 個月後就可以接受勺子喂東西,不會挺舌頭拒絕,就可以嘗試在餵奶之後加點兒輔食了。
不過柚子提醒大家,再早添輔食就不好啦,不然,過早地減少了母乳 / 配方奶,會影響寶寶的發育。
情況七:純母乳好,一點兒水都不能喝
柚子曾經告訴大家,6 個月前的寶寶,沒有生病的情況下,一般是不用喂水。
於是有寶媽開始焦慮:
昨天有人寶寶喂了一口,怎麼辦!
放寬心,並不是喝一口寶寶就會有問題。假如寶寶不拒絕,喝一口也不會有什麼事兒。別逼著寶寶就成了。
情況八:零食,千萬不能沾
有些爸媽管得很嚴,不讓孩子吃一點兒零食,偶爾吃一些還是可以的。
只是要注意量,別吃太多,而且要督促寶寶養成飯後才能吃零食、吃完零食刷牙的好習慣。
這些才是需要注意的
食品衛生要搞好,寶寶吃壞肚子就不好了;
食物嚼碎了嘴對嘴喂孩子使不得,不但妨礙寶寶咀嚼肌發育,還有可能傳播疾病;
剛加輔食的時候注意觀察,確保不過敏才能放心。

養孩子,真的不必太乾淨。
處處給自己和寶寶設限,這樣只會讓自己在重複的「消毒」勞動中,越來越勞累,寶寶的免疫系統也因此不能正常發育起來。
放過自己,也放過孩子,讓我們一起「髒」並快樂地帶娃吧!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205821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