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教育大國」,
教育水平一直位於世界前列,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
與他們良好的幼兒教育分不開,
有些堪稱是「嚴厲」的生活技能,卻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1、自己的包自己整理:
從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起,小朋友就要準備好各種各樣的包:
書包、裝衣服的、裝便當的……而這些包都要自己整理,
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條理性和自覺性。
而華人父母總是為孩子包辦一切,不給他們獨立鍛鍊的機會,
以致於孩子們的自理、自立能力較差。

2、自己的包自己拎:如果留心觀察過,就會發現,
不論是在影視劇還是動漫中,日本小朋友的包永遠是自己拎著的,
即使父母接送孩子上下學,也不會幫忙拎包,
其實這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責任感和吃苦能力。

3、自己穿脫衣物:日本小朋友上學時,
進教學樓前會把自己的鞋子脫下來,換成白色的芭蕾舞鞋,
等去室外活動的時候再換回來。
上課要穿的罩衣、運動衣也都是自己穿脫,
家長和老師都不會幫忙,為的是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

4、「裸保育」:為了培養孩子堅毅的品格、
增強抵抗力和耐寒能力,
幼兒園的孩子從小便會接受「裸保育」訓練,
在冬天赤裸上身進行體育比賽。
這種生活技能估計在華人父母看來,簡直就是慘無人道。

5、舉手過馬路,走過去後向司機鞠躬:
由於小朋友個子比較矮,很難引起司機注意,
舉手的話會達到一定高度,讓司機注意到。
而且過完馬路後,他們會向司機鞠躬致謝,
感謝司機叔叔讓自己先過馬路。

6、「大便訓練」:小朋友從1歲半就會使用專門的坐便器進行訓練,
而且幼兒園還有「大便先生」
來告訴小朋友關於大便的知識:
什麼樣的大便是健康的、什麼是不健康的,在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這種做法不僅能鍛鍊小朋友的自理能力,
還加強了他們對身體構造的了解以及自身健康的關注。
這方面的教育正好是華人所缺失的。

7、感恩教育+禮儀訓練:日本是最喜歡鞠躬的國家,
不論是表示感謝還是道歉,都會以鞠躬這一形式來表達,
此外對孩子的成長也格外關注,從幼兒園起,
就有專門的畢業典禮,家長、孩子、老師都會穿戴整齊,
認真參加,為孩子的內在修養打下了堅實基礎。
教育方式雖然要根據不同的教育環境而做出相應的調整,
但是對孩子身體素質、內在品格的培養卻是一致的。
不知道家長們還有什麼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呢,在留言區分享一下吧~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