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國小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寫作業嗎?這才是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方式,父母再不明白就晚了

看到很多朋友說到陪孩子寫作業簡直是一道送命題,每天要花費很長時間陪孩子寫作業。但有時我們的辛苦卻不一定能換來孩子的好成績,最後只落得一個「嘮叨的媽媽」稱號,這一切不怪孩子,只因為你沒找對方法!今天推薦大家看看這位媽媽陪孩子寫作業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國小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寫作業嗎?這才是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方式,父母再不明白就晚了

(一)是否陪伴孩子寫作業?——關注感受和需求

這個問題,重點不是看家長,而是看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哥哥在前年剛上一年級時,對作業特別發愁,寫起來很痛苦。他每次都喊著我去陪著他寫作業。如果我不陪伴他就很難靜下來堅持寫下去,即使我陪著也會有各種耍脾氣、哭鬧甚至把本子擦破的問題發生。

所以,孩子需要我的陪伴。

他的一年級,我是完全陪下來的;

二年級我大概陪了一半的時間;

現在他上三年級,基本不怎麼需要我陪伴了。

妹妹則與哥哥不同,她剛上一年級,因為識字量比較大,無論是數學題還是語文題,她自己都能讀懂。我只在她開學的前一兩周主動陪過她寫作業,可能她不在意我是否在身邊,有時還會把房門關起來,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的在屋裡寫作業。

寫完後,會很有成就感的拿出一摞本子和同步,讓我逐一檢查。

所以,妹妹剛上學,就獨立寫作業,不需要陪伴。

所以,是否需要陪伴孩子寫作業,不要觀察其他的家庭,更不要去盲目攀比,最關鍵的決定因素是:

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哥哥和妹妹都是我的孩子,但是他們因為性格不同能力不同,所以感受和需求也不同。

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差異性,合理的選擇陪還是不陪。

上國小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寫作業嗎?這才是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方式,父母再不明白就晚了

(二)如何陪伴孩子寫作業?——目標~「引導孩子越來越獨立」

如果您的孩子,像妹妹一樣不需要家長的陪伴,那麼我為您感到開心,因為這樣就不會有其他家庭那種到了寫作業時間就出現的「雞飛狗跳」現象,那麼擁有美好的親子關係就很輕鬆了。

如果您的孩子,想哥哥一樣,讓人很難放手或者搞定,那麼,接下來的內容,也許會幫到你。

背景:

哥哥在一年級時,在放學的路上就開始發愁寫作業的事情,回到家裡,會耍脾氣,會拖拉,甚至會躺在地板上耍賴;好不容易坐到書桌旁開始寫了,卻玩一會橡皮,掉幾次鉛筆,還可能因為一個字一直寫的不好看,反復擦,擦的本子破了,或者越擦越寫不好了,就開始氣得哭……

但是,現在,他有很好的作業時間規劃,有很好的寫作業的習慣和態度,而我完全放手,不用陪伴了。

之所以能逐步培養出孩子獨立寫作業的習慣,總結下來有如下幾個方法:

(1)認同孩子的感受,理解並接納他

我上學時,不說是個學霸,至少在小學初中都是年級前幾名的選手。

當我看到哥哥寫作業時,那麼簡單的題不會做,我很鬱悶。我在想:你到底是不是我生的兒子?

可是,這種情緒並不能幫助我,更會影響到哥哥。

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看他的眼神是不耐煩和失望的,而哥哥接收到的也是「他沒能力」、「他做不好」這樣的資訊。我們長此以往,會陷入惡性循環。

很慶倖我去學了正面管教,它告訴我: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要用我們的標準去衡量他,我們要做的是:尊重他,並且接納他。

於是,首先我調整自己的期望,站在哥哥的角度去理解去感受。

如果我是哥哥,面對不會的問題,是什麼感受?

如果此時再看到媽媽失望或不耐煩的眼神,又是什麼感受?

我想到這裡,我就不再糾結「他有沒有遺傳我」的問題,而是真正的去認同孩子的感受,理解並接納他。

我會對哥哥說:「這道題很難對不對?」「你也很想做出來,但是有點不知道怎麼找方法是嗎?來,媽媽和你一起找,好不好?」

當我說出這樣的話時,哥哥緊繃的身體就會放鬆一些,情緒也緩和了很多。

然後,在我的引導下,細心的學習分析問題的方法。在一次次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慢慢的他的自信一點點建立起來了。

如果,父母和問題站在一起,指責孩子為什麼不會,孩子會感覺很糟糕很孤單很挫敗;

如果,父母和孩子站在一起,研究如何攻克這個難關,孩子會感受到支持與鼓勵,自信心也會慢慢升起來。

上國小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寫作業嗎?這才是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方式,父母再不明白就晚了

(2)引導孩子做時間規劃

當孩子非常急躁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寫完作業時;

當孩子專心玩玩具忘了寫作業時;

當孩子前面安排的不好,九點還沒寫完作業時;

……

我在想,如果他能有個時間概念,能自己做作業的時間規劃,那麼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

於是,我想了一個簡單可行的辦法。

找來一張白紙,把孩子的作業從記錄本上一項項抄下來,喊來孩子,對他說:「我們來做一個新的事情,給作業定個時間表,你覺得好不好?」

孩子很新奇,連連說「好」。

我問他:「語文7+3這一項,你覺得多長時間可以寫完?」

孩子想了想說:「20分鐘吧。」

我又問:「背誦課文這一項,你覺得需要多長時間?」

孩子說:「15分鐘吧。」

我每問一項,就把他說的時間寫下來,無論他說的時間是否合理。

寫下來,是代表著媽媽重視你的想法,媽媽尊重你的想法。

如果剛開始就提出各種質疑,那麼孩子就會有挫敗感,不願意繼續嘗試。

如果時間不合理,他也會在一次次的時間計畫中,慢慢體會和調整,慢慢的把每項作業的時候都會做一個合理化的預估。

要給孩子試錯的機會,不要妄圖他每次都直接做對。

寫完每項作業的時間之後,我把所有時間加起來,比如兩個小時。

接下來我會問他這樣的問題:「放學到家大概是三點半,吃點喝點休息一會,差不多就四點了。我們九點上床睡覺,這中間一共有五個小時。哇,好富有的時間,對不對?你想如何安排這些時間呢?」

然後他會給我一個答案,比如哪些作業飯前做,哪些作業飯後做,幾點到什麼,……我都會一一記下來。然後,根據這個他制定的時間表,適時提醒他。

孩子是個很守時的孩子,所以執行情況一直很不錯。

(如果你的孩子時間概念不強,或自我約束力不夠,那麼就要再花一些心思培養孩子的時間概念和自我約束力。建議可以用:無言的提醒即用手勢代替嘮叨、定鬧鐘)

孩子 很有趣,他嘗試了各種安排。

他嘗試過所有作業晚飯後寫、也嘗試過分開寫,還嘗試過寫一項玩一會,……

但最後形成的習慣是:飯前把作業全部寫完。

因為,這樣做,晚飯後的所有時間他都可以自由支配,這種整體的自由感覺讓他非常享受!

整個過程中,我並沒有命令他:一定要先寫作業再玩。而是讓他自己去做計畫,自己去嘗試,然後慢慢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

對於態度,因為有了作業後的自由,所以他不會拖拉和磨蹭,因為他知道,他用在作業上的時間越短,自由的時間越長;如果拖拉磨蹭,那麼他的自由時間就短了,他是不捨得的。

所以,他在寫作業時就非常專注和認真,效率很高。

上國小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寫作業嗎?這才是陪孩子做作業的正確方式,父母再不明白就晚了

(3)尊重孩子,別擅自剝奪孩子的自由時間

這一點,對培養孩子的學習態度非常非常重要!

我問過一些寫作業特別磨蹭的孩子的家長,尤其是剛上學時寫作業並不磨蹭,可是越寫越磨蹭的幾個家長。

幸福感,是營造家庭良好氛圍的關鍵。給孩子足夠的幸福感,能夠讓孩子在學習中快樂成長,在生活中幸福度過,讓孩子的一生都能夠幸福快樂。很多父母足夠關注孩子的成績,關注孩子的健康,但是卻忽視了孩子的幸福感。哈佛大學11條建議:怎樣培養一個幸福孩子!家長們務必抽空看看。

哈佛大學11條建議:怎樣培養一個幸福孩子!家長們務必抽空看看!

很常見的是給孩子報很多的輔導班,讓孩子選擇很多的興趣班,給孩子準備好一切,密切關注孩子的方方面面還不忘嘮叨。其實,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僅僅需要父母關注他們的這些方面,還需要重視孩子的幸福感。只有達到了足夠的幸福度,孩子的成長才會更加快樂。

很多家長在和好老師交談的時候,更多的是談論孩子的學習。很少有父母關注到孩子是否願意,是否幸福,而這也恰恰是孩子最注重的方面。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給予孩子足夠的幸福感,能夠讓親子關係更加和諧,也能夠讓孩子在成長方面更加順利。

今天,好老師也整理了一份哈佛大學對於培養一個幸福孩子的建議,希望各位家長可以抽空看看。

哈佛大學11條建議:怎樣培養一個幸福孩子!家長們務必抽空看看!
哈佛大學11條建議:怎樣培養一個幸福孩子!家長們務必抽空看看!
哈佛大學11條建議:怎樣培養一個幸福孩子!家長們務必抽空看看!

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幸福,能夠在父母的陪伴和呵護下,健康快樂長大,這樣比起給孩子製造更多的學習壓力,讓孩子抽不出空閒的時間放鬆好得多。給孩子足夠的幸福感,也能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的效率提升百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20102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