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添加輔食時,如果不注意方法,會帶來不少麻煩,甚至讓寶寶失去對輔食的興趣。為了滿足寶寶的成長需求,我們需要讓寶寶逐步接受輔食。在這個重要的環節中,其實也是有原則可循的: 要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細到粗、從軟到硬,以逐步適應寶寶咀嚼、吞咽、消化能力的發育。
輔食該怎麼加,不同月齡的寶寶適合的輔食不一樣,什麼時間可以吃什麼?軟硬度和大小該如何掌握?
一般來說,4-6個月可以開始添加米粉,,6個月後可以添加蛋黃、一些蔬菜汁、水果汁(需要加水稀釋),7-8個月可以添加菜泥、肉泥,9個月以後可以給寶寶吃小塊狀的食物。









6個月的寶寶:可添加稠粥、糊狀食物,如嬰兒米粉、稠粥、爛麵條、菜泥、果泥、蛋黃等。
7-9個月的寶寶:可添加稠粥、泥糊狀食物,如嬰兒米粉、稠粥、爛麵條、菜末、果泥、蛋、豆腐、肉泥、肉(魚)末等。
10-12個月的寶寶:可添加切得很碎或泥糊狀食物,如嬰兒米粉、軟米飯、餛飩、包子、碎菜、水果、蛋、豆腐、肉(魚)末等。
1-2歲的寶寶,此時能食用大多數食物:能夠添加家常食物,如米飯、饅頭、紅薯、碎菜、水果、蛋、奶、豆製品、肉魚禽等,必要時切碎或搗碎。

溫馨提示:如果某些食物寶寶表示不願意吃,千萬不要強迫寶寶進食,沒有非吃不可的輔食。
通常寶寶不吃某種食物只是暫時的,不必非在此時逼著寶寶吃,容易把寶寶弄煩了,反而會更加抗拒。添加輔食也不必完全照搬網上或者書上的攻略,尊重寶寶的個性,靈活掌握、及時調整,才會逐漸幫寶寶培養出良好的飲食習慣。
「膳食指南」第一條強調,食物的多樣性,所以媽媽除了給寶寶添加大米,還可以添加其他一些穀物,下面來比較幾種常見穀物的營養成分:
雖然大米的營養素含量沒有其他米高,但對於小寶寶,每天不可以攝入太多膳食纖維,所以在主食製作時,仍應以大米為主要原料,其他粗雜糧作為補充,少量添加即可。
適合年齡:6 M+(輔食初期)
玉米膳食纖維含量很高,是大米的9倍左右,所以給寶寶要少量添加,並且不要添加整粒玉米,磨成粉最好。玉米中含有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有助於過濾紫外線中對眼睛有破壞性的藍光和防止自由基破壞眼睛內部的精細結構,對寶寶眼睛發育是很重要的。
適合年齡:7M+

小米中維生素B1、β-胡蘿蔔素、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但小米的蛋白質營養價值不如大米好,因為小米蛋白質的胺基酸組成並不理想,賴氨酸過低而亮氨酸又過高,所以不能完全以小米為主食,應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營養。
適合年齡:7M+
紫米質地比大米硬,需要提前浸泡再熬煮。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尤其與其他穀物不同的是,含有花青素(一種植物性物質,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同時膳食纖維含量較高,寶寶食用後,便便顏色會發生相應變化。
適合年齡:7M+

薏米和一般粗糧一樣,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含量較高,特別之處是含有薏苡仁酯、薏苡仁素、穀甾醇、生物鹼等植物有效成分,有保健作用,作為藥食兩用的食材,也是非常好的。薏米質地較硬,最好用高壓鍋烹調。
適合年齡:7M+

準備食材:免洗大米、菠菜
適合年齡:6M+
製作方法:
將菠菜清淨;大米裝入食品密封袋,用擀麵杖將大米壓碎;
水和大米碎按5:1的比例放入鍋中,大火熬煮,鍋開後轉小火;
另起一鍋,加水,水開後焯燙菠菜1~2分鐘,撈出浸幹;
將菠菜放入料理機,攪拌成泥狀;大米碎熬至軟爛關火;
盛出寶寶吃的量;將適量菠菜泥加入大米粥即可。

準備食材:南瓜、大米
適合年齡:6M+
製作方法:
食材清洗乾淨,南瓜削皮切塊備用;
將大米、南瓜塊放入電鍋中,加適量水加熱即可。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