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孩子在兩歲左右,家長們就開始耳提面命地往他腦袋裡塞:「你已經是大孩子了,不能總是抱抱了。」孩子在不會走時就盼望可以自己走,真要會走了,他就知道了自己走沒有大人抱著舒服。甚至,有時候自己走著玩著有些無聊了,就會要求大人「抱抱」。

朋 友生完孩子3個月後,再次看到她,臉上大大的黑眼圈特別明顯。
她說,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因為孩子只要一放下就會大哭,白天基本都掛在身上。孩子身上就像放了個雷達,只要一粘床就會醒。
她問我:
我給她的建議是, 用心抱孩子。
媽媽的疲憊和不滿,孩子已經感知到了,越是沒有安全感,他越會黏著媽媽要抱抱。
孩子黏媽媽只是暫時的,等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安全的、媽媽是可靠的,慢慢就會平靜下來,而擁抱能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安全感。

孩子3歲前,要多少抱抱就給他多少
在街上看過這樣一幅畫面:
一個大約2歲左右的小男孩,哭著要媽媽抱。
媽媽說:
孩子不聽。
媽媽又說:
孩子依然不聽。
幾個回合下來,媽媽終於發火了:
結果,媽媽真的走了,孩子一看著急了,哭著追上去。
媽媽故意小跑了幾步,直接藏在了柱子後面。這個2歲的小男孩子無助地站在原地,一遍又一遍地喊媽媽。
大約過了2分鐘,在男孩哭得上氣不接下氣時,媽媽才出來。
於是,媽媽牽起孩子的手,慢慢走遠了。
看到那個跌跌撞撞跟著媽媽遠去的小小背影,只覺得心疼。
我想對所有的媽媽說一句: 不要吝嗇你的擁抱。在孩子3歲前,孩子要多少擁抱,就給他多少擁抱。
0-3歲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
心理學上指出,孩子3歲之前,心理上與媽媽是一個共生體。雖然在出生的那一刻孩子與媽媽的身體分離了,但心理臍帶卻要在3歲左右才能被剪斷。
在這個時間內,孩子會一直吸收父母給他的安全感,尤其是媽媽。 而擁抱,是最直接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的行為。
孩子來到這個世事上,擁抱是媽媽能為孩子做的第一件事,也是重要的一件事。

擁抱是回應,也是信任
吃飽了的孩子不會喊餓,抱夠了的孩子不會無理取鬧。
那些哭著喊著要抱抱的孩子,是在問媽媽 要愛,要關注。
最怕媽媽明明知道可以滿足孩子,卻偏偏不做。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懷疑: 媽媽真的愛我嗎?

曾經一度很流行哭聲免疫法,即當孩子醒來哭鬧時,不要馬上回應,要等待幾分鐘再回應,每次延遲的時間逐步增加,直到孩子不再哭泣自行入睡。
馬伊俐就曾對女兒愛馬採取過 「哭聲免疫法」,後來,她在微博中這樣寫到:
雖然兩天就成功讓她學會睡整覺,可一歲半時又開始反復, 睡著後她總會醒一次,哭著拍手求抱抱,發現沒人理她後只好再哭著睡著。
而我就固執地在黑暗中盼著她快睡著,麻痹自己去漠視她的無助,甚至以為她長大了不會記得這些哭泣的夜晚。
這種煎熬於我於她都是巨大的折磨,最後聽我媽媽的勸, 把她的床緊挨我的大床, 半夜醒來就伸手拍拍她,從此我們和她都睡得無比踏實。

對小小的孩子來說,沒有回應,沒有肢體的安撫,就等於被遺棄。
曾經有一位媽媽告訴我, 生了二寶後,她讓4歲的大寶和婆婆一起睡,自己和二寶一睡。雖然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大寶變得愛哭、愛黏人了,但是她精力有限,只能是臨睡前到大寶的房間安慰一下。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後,有一天,她突然想和許久未親昵的大寶一起睡一個晚上。
她對大寶說:
孩子不確定地問: 然後哇地哭了起來。
當她抱住那個小人兒,感受著來自孩子身體的顫抖時,那一刻她心如刀絞。

這麼長時間以來,孩子小小的內心,究竟經歷了怎樣的煎熬。
在大寶眼裡,二寶不光搶走了媽媽,更搶走了那份 「 擁抱 」。幸好這位媽媽及時意識到了,讓大寶回到了溫暖的懷抱。
孩子如果被滿足他不會哭鬧,當他還是一個寶寶的時候,他完全不懂得以此行為來要脅父母。 哭鬧那是他的本能,是他需要這樣一種方式被關注。
而安撫那個小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撫摸和擁抱,那會讓他感到很安全,很快樂。
有研究表明,每一塊5分錢硬幣大小的皮膚上,就有1000多個神經末梢。 如果長期得不到觸碰,皮膚就會處於一種饑渴的狀態。
那些從小沒有被滿足的孩子,長大了可能會留有「後遺症 」。

馬天宇5歲那年,媽媽去世,酒鬼爸爸拋下他和兩個姐姐遠走他鄉,他們姐弟跟著爺爺奶奶長大,那份缺失的愛對他的影響可想而知。
在一檔綜藝節目裡,他哽咽道:
在馬天宇成名後,爸爸回來了,他選擇了原諒。他和爸爸相擁的照片,讓人動容。這份遲來的擁抱,他等了20幾年。

父母對孩子皮膚的觸碰,對孩子而言就是一種愛的直接表達。 這種皮膚上的愛,不是無關緊要,反而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養料。
張小嫻說: 「擁抱的感覺真好,那是肉體的安慰,塵世的獎賞。」
《爸爸去哪兒5》中,節目組按排鄧倫當小山竹的實習爸爸。小山竹第一次看見鄧倫時,他正在化妝。
鄧倫看見小山竹進來,一把抱她坐在自己的腿上。小山竹對導演說:
擁抱可以拉進孩子與父母的距離,孩子會通過擁抱來判斷你是否在乎和喜歡自己。
所以,別在乎那麼多條條框框,盡情擁抱你的孩子吧。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9871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