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性格和行為模式在5-6歲時就已經基本形成,而作為家長,您是否真正了解您的孩子?您知道您的孩子屬於哪種性格嗎?您是否了解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您明白對待不同類型的孩子要用什麼樣的方式最好嗎?
今天,Alice在大兒子所在的幼兒園聽了一堂《DISC親子溝通課堂》,通過兒童"DISC"簡明測試工具的引導,幫助了解了自己孩子的性格,以更好更有效的方式學會與孩子溝通。
上完課,Alice深感受益匪淺,在此和大家做個分享。有興趣的家長也可以動動手做一下文中的這個測試,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什麼個性?
老師一開講,她的一句教育格言深得我心:與孩子溝通的橋樑,需要愛和教育才能穩固。
是的,沒錯,和孩子溝通,首先要給足他心靈的養分,充分信任孩子,接納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以此為根基,教育才行之有效,得到孩子的認可和心靈上的共鳴。
並且她引用了一段作家傅國勇的話來定義"教育"是什麼:以歷史的眼光來看,我以為,教育就是觸摸人類的心靈。這個說法很柔軟,因為教育本身就是柔軟的,教育不是剛硬的,教育是要摸著人心的,如果教育摸不著人心,教育就失敗了。
"而典型不幸的家庭會造成一種什麼局面呢?"一個不了解自己的人,遇到一個他(她)不了解的人,生了一群他們不了解的孩子,而孩子們也永遠無法了解他們倆。"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非常有必要以理論武裝自己,更系統的了解孩子的性格,加深對孩子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
那麼,究竟什麼是DSIC的行為模式?
以圖標示例如下:

圖片發自簡書App
DISC是Dominance支配, Influence影響,Steadiness穩健和Compliance謹慎四個單詞的首字母。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DSIC呢?
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以便更好的管理和發展自己。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別人,以便更好的和他人溝通,建立關係。
簡言之,DISC的用途就是認識自己+了解他人。
需要重點注意的是,DISC行為模式不涉及道德和品格層面,沒有哪個行為模式更好或更壞。
後來,Alice仔細回憶了一下,自己在大學學習管理學課程時曾接觸過DISC測評,當時外教老師給每人都發了一本精美的英文冊子,每個同學都很興奮認真充滿好奇心的做了這個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得出自己的性格特徵,有同學還會關心自己是否具備領導者氣質。而不同人格特徵的人在職場中則會表現不同的管理行為,在工作中形成自己的管理風格。印象深刻的是,這個測評設計框架非常嚴謹,得到的結果科學、合理、真實,有權威感。
而我今天查閱了資料,了解到,從事HR工作的朋友一定會非常熟悉"DISC"這個辭彙,因為在很多HR的招聘環節,會大量使用到DISCAssessment(DISC測評),它是國外企業廣泛應用的一種人格測驗,用於測查、評估和幫助人們改善其行為方式、人際關係、工作績效、團隊合作、領導風格等。用人單位可以根據測評結果考察應聘者是否具有應聘職位十分關鍵的人格特徵,以此作為篩選人員的標準之一。
簡言之,DISC是一項專業的心理測評工具。
接下來切入正題,讓我們通過DISC測試了解自己的孩子吧!
兒童DISC行為模式測試表
測試共8道題目。請根據孩子的特點和表現,分別在每道題目的四種傾向性行為模式的描述前評分。最像你的孩子的描述為4分,很像您的孩子的描述為3分,比較像您的孩子的描述為2分,最不像您的孩子的描述為1分。
注意:以下8題每題a、b、c、d四項根據孩子的實際表現評估打分,1、2、3、4分都要選到,不能有重複的打分出現,比如兩個1、一個3、一個4,這樣打分少了一個2,這就表示打錯分數了,應該是1-4四個打分都要選到。
--1--
1a、 __這孩子既任性又固執,他要是沒得到就非要得到不可。
b、__這孩子非常好動,當玩耍時間結束該休息時,她還想玩。
c、 __這孩子樂觀,笑口常開。
d、__這孩子見到生人會躲避,或者抓住爸媽不放,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和生人熟悉。在開始時感情會退縮,而且適應得很慢。
--2--
2a、__這孩子喜歡單獨做事,動作敏銳,性格獨立。
b、__這孩子的情緒起伏很大,有戲劇天分,善於表達情感。
c、__這孩子性格安靜隨和。他反應慢,很溫和。
d、__這孩子重視個人界限,有時候會顯得孤僻,不合群。
--3--
3a、__這孩子情緒上不會反應過度。
b、__這孩子在大部分的時間裡樂觀又熱心。
c、__這孩子不喜歡嘗試新事物,通常比較喜歡已有的和熟悉的事物。
d、__這孩子愛提問題,在他做決定前,通常會徹底想清楚。
--4--
4a、__這孩子活潑好動。他是開荒者,又是冒險家。
b、__這孩子不喜歡置身事外在人群中,很容易結交朋友。
c、__這孩子善於與他人合作,很友善。
d、__這孩子在新環境中會小心翼翼。
--5--
5a、__這孩子不會輕易認同他人的帶領,她會謹慎選擇跟隨的對象。
b、__這孩子會同時進行多項活動,但是常常半途而廢。
c、__這孩子容易在壓力下屈服,而且會近乎誇張地模仿別人的行為、規矩和習慣。
d、__這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屬於中等偏低。
--6--
6a、__這孩子脾氣不太好,會強行索要她想要的東西。
b、__這孩子做事沒有條理、凌亂、還健忘。
c、__這孩子接受不了突如其來的改變。他喜歡寧靜祥和的氣氛,願意墨守成規。
d、__這孩子表面上很溫和,即使受了委屈,他的反應也是很有節制的,但在他的內心卻有激烈的反響。
--7--
7a、這孩子好勝心極強。
b、__這孩子很在意別人正在做的事情。
c、__這孩子不喜歡爭執和正面的衝突。
d、__這孩子常常顯得沉重又憂傷。
--8--
8a、__這孩子願意說出他的想法,會直言索取他想要的東西,甚至會毫無保留的談論他所看不慣的人、事、物。
b、__這孩子太愛說話了,他常在朋友面前誇耀自己,也非常有辦法說服別人幫他做事。
c、__這孩子聽得多,做得少。
d、__這孩子會提很難回答的問題,並且要求別人作詳細的解釋。
得分表:將在上述8組題目中的得分,填入下表中。然後將每一豎行的得分加起來。積分最高的豎行,就是您孩子的主要行為模式。
表格如圖所示: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也可以看以上格式,在紙上手動計算。總分:a__b__c__d__答案:(a=D型; b=I型; c=S型;d=C型)注意:打分最後的結果應該是a到d的加分總數為80分,才算打分正確。
比如:我給我家大兒子評分做完測試後,把每一豎行的數字全部加起來之後得出的結果是:a23 b26 c19d12其中:b項26分是最高分,b=I型,也就是說,我家老大屬於I影響型性格。
得到結果後,這時候我們需要思考兩個問題:1. 我們的孩子他平時喜歡怎樣做?2.他平時不喜歡怎樣做?
課堂上,我們根據DISC四種性格分四組討論。後來,每組一個家長發言,發言後,老師和同組的家長都有共鳴,自己的孩子也有發言家長所說的特點。
說個題外話,和我一起討論的一個媽媽,和我一樣是位二胎媽媽,孩子才一歲多一點,家中老人幫忙照看著,她就過來上課了。見我帶著小兒子一起來上課,她先是和我訴說了一番帶兩娃的辛苦。
而後我頗感意外的是,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她一直在抱怨自己孩子的缺點,其他家長發言之後,就評論說他們只會講自己孩子的優點。我忍不住問道:"你的孩子也一樣有優點吧?"她不假思索的回答:"沒有,他根本沒有任何優點!全都是缺點。" 還一臉憤恨的樣子。我詫異得脫口而出:"你太偏激了!"她則沉默不語了。
我平時大多與人為善,不會輕易評價別人。而今天我有些失望的是這個媽媽的說法,她自己的孩子都如此不認可、接納和包容,孩子接收到的都是媽媽傳遞過來的滿滿的負能量,孩子的行為可想而知也會變得叛逆很多。
這是我所看到一個典型的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長。由於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從而無法"接納"他,家長的思維和行為模式由"我愛你"轉化為"我恨你"。
我們,作為家長,都需要學習怎麼做好"父母",怎麼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有認真的了解他,才會理解他,和孩子產生"共情",了解孩子的內心需要的是什麼,才能一步步,靠近他們的世界。
教養孩子,就是家長認識孩子的過程,不認識,就談不上引導、影響和改變。
DISC四種行為模式的優缺點
1、支配型(D)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2、影響型(I)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特意看了一下I型的性格特徵,我大兒子的測試結果的確蠻符合這裡描述的特點,回想一下小傢伙平時的表現,真心忍不住想笑。
3、穩定型(S)

圖片發自簡書App

4、服從型(C)


圖片發自簡書App
D型性格的孩子要多學習S型的優點,I型的孩子要多學習C型的優點,反之亦然。


圖片發自簡書App
注意:每個人同時具有這四種因子,只是每種因子的比重不同,因為成為獨一無二的人。
在充分了解了自己孩子的行為模式之後,這時作為家長的我們,面對不同性格特徵的孩子,應該採取什麼樣相對應的溝通方式?
課堂上,苗苗老師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孩子的課堂上一組小朋友回答"是誰發現了美洲大陸?",孩子的表現如何,老師又是如何激勵孩子的。
支配型(D)型的孩子如圖所示,會脫口而出回答:哥倫布!

服從型(C)型的孩子,也許會謹慎的思考:我還不太理解這個問題,是哥倫布嗎?哥倫布到來之前,印第安人就在這生活了,印第安人也是北歐海盜……

不同性格特徵的孩子,回答這個問題的表現不同,正好對應圖示的四個象限。

那麼家長該怎麼鼓勵和啟發孩子回答這個問題呢?
對於D型支配型的孩子,我們可以說:很好,我很高興你知道答案。要記住的是,下次請先舉手回答!

對於I型影響型的孩子,可以說,"哥……什麼呢?"他也許會回答說"哥倫布"我們可以回應說"我很高興你是知道答案的,希望下次你能自己思考後再回答。"

對於S型穩定型的孩子,我們可以說,我很高興你能認真的思考,勇敢一點自己來回答可以嗎?他也許會回答"呃,是哥倫布嗎?"這時我們可以誇讚一下孩子:太棒了!

對於C型服從型的孩子,可以說,我很高興你能想得如此細緻,你可以簡單的回答我,誰發現了美洲?回答:哥倫布!

由此可見,在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徵之後,我們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也各盡不同。
每個孩子都依照可辨認、可觀察、可預測的行為模式做出反應。如果這些行為模式被了解和被接納以後,就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這裡需要家長朋友注意一下DISC應用的三個原則:不要貼標籤, 不要找藉口,因愛而改變。
那麼,愛是什麼?愛就是Acceptance接納。接納品格的定義:按一個人生命的本身來肯定價值並予以尊重。
我們應該發自內心地接納孩子,包容他的優點和缺點,並拿出自己的行動計劃和激勵執行。
這堂課的學習,讓我更清晰的了解了自己的孩子。正如蒙台梭利說過:我看到了,我忘記了;我聽到了,我記住了;我做過了,我理解了。
孩子是老天給我們的禮物,也是我們人生重塑的一次機會!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98437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