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時候老纏著我們,我們感覺到煩。但是等到孩子長大了,逐漸有了自己的生活,有時候說話的機會都很少,要懂得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每一段時間,當小傢伙來煩我們的時候,不要動不動就發火,多聽聽他們的哭鬧,像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一樣去陪伴您的孩子,有時候這也是一種幸福。

3歲她去上幼稚園了,看著她小小的堅強的背影,心中又喜悅又有點小小的心酸。離別了一整天,孩子看到你高興地奔過來,撲在你的懷裡,跟你說:「媽媽,我想你了。」那一刻,抱著孩子就像抱著整個世界。
6歲她上小學了,孩子終於走進校門,這是多麼值得紀念的事情,孩子的人生從此翻開了新的篇章,卻沒想到,這也是孩子離開我們的第一步。孩子已經對與你分開一天習以為常了,而且她喜歡每天去學校,這是她更喜歡的生活。甚至,有時還會說:「媽媽,在家好無聊,沒有小朋友和我玩。」
12歲她上初中了,甚至有的開始上寄宿學校,一個月或幾個月回一次家,見上一次面。她們開始不再依賴你,甚至,她們喜歡和你對著幹。
15歲你想幫她們做點事情,她們說:「媽媽,我自己來吧。」突然覺得這句話讓我們覺得好失落,孩子是不是不再需要我們了?
18歲她離開你去上大學,一年回來兩次。回來的好幾天前,家裡的冰箱就裝不下了,準備了各種各樣她喜歡吃的東西。可是一回來打個照面,就忙著和同學、朋友聚會去了。從此,你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媽媽,我不回家吃飯了,你們自己吃吧。」
21歲,大學畢業後,孩子也將留在了遠方工作,一年也難得回來一次。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幾天就走了。
那時你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電話,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了,這時你最希望孩子對你說一聲:「媽媽,我很好,你保重身體。」這樣就足夠了。

是啊,其實當孩子在身邊的日子,我們是多麼幸福。可是有時我們卻還會抱怨:抱怨因為孩子,你做了太多的犧牲;抱怨她晚上老醒來,讓你睡不好;抱怨他無理取鬧,抱怨她愛撒嬌,長不大,抱怨她生病,讓你操碎了心,抱怨為了培養她,花費了太多的精力與金錢……可是,如果你想想,10多年後,就算你想要,也沒有機會了。孩子會不停地成長,過了這個時期就再沒有這個時期的習性。
因為這一點,我更加的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刻,也讓我無論遇到什麼,都心存感恩。謝謝上天給我一個孩子,讓我分享與見證她成長的每一刻。無論孩子帶給我多少困難、煩惱、甚至挫敗,無論讓我失去多少睡眠、時間、金錢、精力,我仍然豁達,因為,這都是上天的恩賜。當她在身邊的每一天,我都會讓她覺得幸福,也是讓我們都有一個美好的回憶。
孩子,是慢慢養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需要我們細膩地呵護。慢養,才能教出更優秀的孩子……
如果下次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先讀讀下面這首小詩吧!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
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
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
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鬆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
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
原來夜裡的微風這麼溫柔。

慢著!
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
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
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
雖然,
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
然而,
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
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
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
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
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
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
給自己留一點時間,
從沒完沒了的生活裡探出頭,
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很多父母都害怕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其實,他們忘記了: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長跑,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從來沒人搶跑,因為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而作為父母,只需要,陪著自己家如同蝸牛般慢行的寶寶前行即可。
孩子的成長需要過程,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在完成一件任務的時候,就是他一個學習的過程,正是他採用的最為自然的、自主的學習方式。
但在現實生活中,在現實教育教學過程中,往往會有許多原因使得父母、教師沒有過多的時間去給予孩子慢慢來.
很多父母和老師都跟在孩子的後面,拚命催促孩子前行,只追求速度,不看過程,讓自己和孩子都錯失了很多人生的美麗風景,讓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變成了相互折磨的時間,你覺得孩子讓你操心,孩子覺得你們讓他煩心。
每一種生物的成長都需要遵循其自然規律,尤其面對人,這種複雜的生物。他既有成長的共性問題的存在,也有其個性問題。
無論作為父母,還是教師,所採用的教育方式應該隨著孩子的成長特點進行相應改變,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才易於接受,同時也會及時學到應該掌握的東西。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
父母請放緩前行的腳步,靜靜陪著孩子,不時刻督促,不事事加壓,讓孩子成長路上,不泯滅天真的童稚,讓他們品味成長的快樂,不要讓他們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