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打媽媽十幾拳,媽媽竟然拍手叫好?讓孩子和情緒相處,治癒憤怒

SnYek| 2018-12-24| 檢舉

現在社會到處都在吹捧如何養出性格好、雙商高的孩子的教育理念,為人父母,在盡己所能給孩子最好的時候,卻忘記了, 每個人有時候都會很生氣,對孩子來說,生氣是一種讓他們很沮喪甚至害怕的情緒,而我們要引導孩子去看見這種情緒。

1

那天,天氣涼爽,陽光和煦,我去閨蜜的店裡找她聊天。還沒走到她店門口,就聽見裡面傳出了嚇人的喊叫聲。

我趕緊推門進去,被眼前這一幕驚到了—— 10歲左右的少年,正用拳頭狠狠地在揍他媽。

我大吼一聲,不可以打媽媽。

然而,我的吼叫並沒有讓事情好轉。

最讓我驚訝的是, 閨蜜臉上竟沒有半點生氣的意思,反而超溫柔地在跟自己孩子說:如果你覺得很生氣,你打媽媽的背吧,順便給媽媽捶背。

孩子發洩了很久的脾氣,之後一個人沖到房子裡頭,亂踢亂罵了好一陣。

孩子發脾氣打媽媽十幾拳,媽媽竟然拍手叫好?讓孩子和情緒相處,治癒憤怒

而閨蜜卻笑嘻嘻地對我說, 幸虧孩子還是可以打我的。

她心平氣和地說:我決定把看電視這個事給他停了。但我不准他做自己最愛的事了,他肯定有很多情緒,需要發洩一下。

天啊,還有沒道理了!

後來,我跟學心理的同學討論這件事,閨蜜的這個想法竟然得到了點贊。

當然, 這並不是說,打媽媽是正確的。

2

學心理的同學說, 讓孩子把自己的憤怒表達出來,媽媽能有這個覺悟非常不容易——尤其在這個盛行生養出一個好性格、好情商娃的年代裡。

在人的情緒裡,憤怒大概最遭人厭的,因為它帶有攻擊性。

孩子發脾氣打媽媽十幾拳,媽媽竟然拍手叫好?讓孩子和情緒相處,治癒憤怒

而我們的家長,怎麼能忍受自己被一個孩子攻擊呢?

這成何體統,以後怎麼管教?

所以孩子發脾氣,大多數媽媽都是這麼回應的:

「這麼點事,就生氣了,真是小心眼。」

「你還真是一個壞脾氣的寶寶,看看以後還有哪個小朋友喜歡跟你玩。」

「你發脾氣的樣子太醜了,我不喜歡這麼醜的你。」

你看, 在孩子一開始表達生氣的時候,大人們就急忙忙地把這些評價都貼到了孩子身上,嚇得孩子把怒氣都堵在了裡面。娃想發怒,又莫名地把憤怒藏起來。

但其實憤怒並不會消失,當它第二次出來的時候,激烈的程度就是之前的兩倍……

孩子發脾氣打媽媽十幾拳,媽媽竟然拍手叫好?讓孩子和情緒相處,治癒憤怒

很多心理師都說過, 憤怒可以幫助我們保護自己。但有好的憤怒,也有壞的憤怒。

比如,新聞裡報導的,因為戀愛分手就拿刀殺人,或者因為被同學嘲笑想殺掉對方,這些事件背後的憤怒情緒,真的就屬於壞的憤怒。

而憤怒之所以成為壞的憤怒,是因為一開始,我們壓抑了自己的憤怒。

所以, 允許孩子發脾氣,在某種程度上是在肯定孩子,也是在幫助他建立自己的邊界。

3

憤怒到不斷攻擊和捶打媽媽肯定是不對的。

但是孩子為啥會這樣呢?

大概因為從小並沒有被很好地引導要如何看清和表達憤怒。

憤怒的情緒噴湧而來的時候,孩子很多時候是無措的。他們不知道那是種什麼感覺呢?

我最近給娃讀了一本書,英文名叫《When Sophie Get Angry—Really Really Angry》, 中文名就是《蘇菲生氣了》。

孩子發脾氣打媽媽十幾拳,媽媽竟然拍手叫好?讓孩子和情緒相處,治癒憤怒

我覺得中文翻譯太溫和,沒有把娃那種「非常非常非常生氣」的感覺表達出來。

因為小朋友總是——

非常非常生氣。

這本書的主角就是蘇菲,她有一個姐姐。

她正在玩一個大猩猩,這個時候,姐姐撲上來,抓起了大猩猩。

不!蘇菲尖叫著。

孩子發脾氣打媽媽十幾拳,媽媽竟然拍手叫好?讓孩子和情緒相處,治癒憤怒

現在輪到姐姐玩了。媽媽在姐妹之間主持著公道。

蘇菲生氣了。

下面就是這本書最贊的地方,它寫出了孩子那種特別憤怒時候的感覺。

比如她大喊,踢東西,甚至想把這個世界撕裂。

她尖叫著,感覺自己嘴裡噴出了紅色的火焰。

她覺得自己是一座要噴發的火山。

孩子發脾氣打媽媽十幾拳,媽媽竟然拍手叫好?讓孩子和情緒相處,治癒憤怒

孩子的感覺講完了,然後呢?

蘇菲沖出了門外。爬到了樹上。

感受到了風,看見了遠處的風景,蘇菲覺得療愈了。

孩子發脾氣打媽媽十幾拳,媽媽竟然拍手叫好?讓孩子和情緒相處,治癒憤怒

蘇菲的憤怒是通過尖叫、奔跑、爬樹、看風景……很久才平靜下來的。

這一點也需要父母理解, 孩子憤怒了之後,是要很久才能平靜的。

書的最後寫道:

每個人有時候都會很生氣,對孩子來說,生氣是一種讓他們很沮喪甚至害怕的情緒, 而我們要引導孩子去看見這種情緒。

家長、老師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一下這種情緒: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你會做什麼呢?

4

後來,我又跟閨蜜母子一起吃飯,吃飯時,他又開始大聲地斥責媽媽。

媽媽忙不迭地要和孩子去打嘴仗,做辯解。

我換了一個策略。

我對他說,呀,我感覺你很憤怒呀。

這話一說,孩子的情緒立刻穩定很多。他立刻說,是啊,當然很憤怒。

你憤怒什麼呢?我這句話一說,簡直幫孩子打開了他的話匣子。在他看來那麼多的不公事件都從嘴裡滾滾而出。 說完這些,他的情緒立刻平復了很多。

所以, 幫孩子說,是引導孩子處理憤怒情緒的重要一步。

孩子發脾氣打媽媽十幾拳,媽媽竟然拍手叫好?讓孩子和情緒相處,治癒憤怒

有時候,憤怒情緒過於激烈, 一定要允許孩子可以通過吼叫、奔跑、離開等等方式去表達和宣洩憤怒,就跟蘇菲一樣。

但很重要的是,從小就要告訴孩子, 情緒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錯。不能通過損害外物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就像《蘇菲生氣了》裡,我們可以喊叫,奔跑,但是蘇菲並沒有通過跟姐姐打架,或者咬媽媽的方式來來發洩自己。

孩子發脾氣打媽媽十幾拳,媽媽竟然拍手叫好?讓孩子和情緒相處,治癒憤怒

這個事情要在很小的時候訓練。比如一歲半左右的寶寶發脾氣, 我們需要抱抱他,安慰他,然後幫他訴說出來:「寶寶是不是害怕了?」「寶寶想媽媽了是嗎?」「寶寶是不是生氣了?」

而不是說:那個地板惹你生氣了,打它。或者說:媽媽太壞了,打媽媽。

再大一點呢,當孩子學會攻擊人的時候,我們 理解接受孩子的情緒時,也要設立界限,「媽媽理解你,但是打人是不對的。」引導孩子用一些沒有傷害性的方式宣洩情緒,給他一個出氣抱枕就是不錯的主意。

孩子發脾氣打媽媽十幾拳,媽媽竟然拍手叫好?讓孩子和情緒相處,治癒憤怒

不用擔心這樣對待孩子,會讓他越來越玻璃心,當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緒可以表達、能夠被接納的時候,他就會慢慢懂得「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會慢慢學會和自己的情緒相處。

這一課,我們小時候缺了,成年後要花多大的努力補上?

現在給我們的孩子這一課,不會太晚,也不會太早。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9838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