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兒子被小朋友欺負,媽媽做法被狂贊,遠離欺淩這3個方法最管用

SnYek| 2018-12-21| 檢舉

教育界曾經有一個課題:你的孩子,如果被別的孩子打了,你會教育孩子怎麼做?是讓孩子避免進一步傷害而忍耐,還是奮力反抗甚至打回去?這個問題困擾過很多父母,但又幾乎是每個孩子成長中都會遇到的問題。父母的態度,或許能決定孩子一生的選擇,或許能成就孩子未來的性格。

3歲兒子被小朋友欺負,媽媽做法被狂贊,遠離欺淩這3個方法最管用

最近,Parents一個全國群又聊起 孩子被欺負到底該怎麼辦的話題,大家各抒己見:

小編圍觀一圈,發現多數父母的建議是——打回去!

雖然小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是成長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但 父母的態度與做法,也決定了孩子對這件事的態度,甚至可能影響他們未來的性格和人生。

不久前,我還看到這樣一個新聞,「3歲兒子被同班小朋友欺負,媽媽抓著兒子的手打回去」,引起很多網友的熱議。

3歲兒子被小朋友欺負,媽媽做法被狂贊,遠離欺淩這3個方法最管用

姚先生稱:

自己的兒子小姚好動,在英語培訓班上用踢頭的方式欺負了另一個小朋友。

結果,小朋友的媽媽看到後,當眾抓著兒子的 手擊打小姚,並教育兒子說「要打回去」。

姚先生很不滿,對方媽媽此舉導致小姚受驚後失眠失禁,稱有事為何不能先找他溝通?

翻看網友評論,有人譴責打人的孩子,有人聲援被打孩子的媽媽,有人認為孩子之間的打鬧,大人不應該插手。

無論是孩子打人,還是挨打,這樣的消息都會讓媽媽心頭一緊。 到底因為什麼原因動手?打人事件發生後怎麼跟老師、孩子甚至對方小朋友的父母溝通?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做客《開講啦》節目時,給了父母很好的建議。

3歲兒子被小朋友欺負,媽媽做法被狂贊,遠離欺淩這3個方法最管用

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分享了自己孫女去幼稚園時被傷害的事例。

她的孫女上幼稚園的時候,一個月就被一個同班的小男孩抱起後扔下,頭部磕在了堅硬物上,導致腫脹。

因為男孩和女孩體力懸殊導致孫女掙脫不掉,李玫瑾教授當時給孫女支招:如果再遇到這樣的事情,就兩隻手拽對方耳朵,一疼,他自然就把你放下了。

為什麼教孫女打回去?李玫瑾教授強調:

被欺負的孩子如果不打回去,那些欺負別人的熊孩子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負別人,因為好玩。

這些孩子一旦失去敬畏之心,無視規則,一次欺負,就會演變成次次欺負,最終演變為霸淩。

我們查看了百度對於「霸淩」的解釋:一種有意圖的攻擊性行為,通常會發生在力量(生理力量、社交力量等)不對稱的學生間。

較常被接受霸淩的定義是 挪威學者Dan Olweus的定義:「一個學生長時間並重複地暴露於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

知乎上一位網友分享過自己的例子:

我校園霸淩發生的時間很早,小學一年級就開始了。因為在班上最矮、皮膚黑,有點瘦,再加上經常在班裡成績第一,就成為霸淩的對象。

起初還是孩子間在背後說閒話,後來發展到動手動腳,好比將我書包拿出去丟了,拿鉛筆戳我,然後在我經過她們身邊的時候投來惡意的目光,我不反抗,她們就變本加厲。

有一次,她們拿我的水壺撈了癩蛤蟆卵,裝上水放回我桌子上。那個水壺不透明,我習慣打開喝,發現有癩蛤蟆卵,然後馬上吐掉,她們看到以後哄堂大笑,指著我說:醜八怪吃了癩蛤蟆,以後也會變成癩蛤蟆……

自從那次癩蛤蟆事件以後,大家就都叫我醜八怪了,一直叫了三年。

不久前,廣東省教育廳等13部門聯合出臺《加強中小學生欺淩綜合治理方案的實施辦法(試行)》,明確表示起侮辱性綽號屬欺淩!上傳被欺淩者受欺淩圖像,屬情節惡劣的嚴重欺淩!

難以想像,這種事情如果發生在我們的孩子身上,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的孩子,竟被人惡意叫了3年的醜八怪,我們該多麼崩潰!

後來,這名網友終於反抗,打了那些欺負自己的人,但仍然有嚴重的自卑心理,不得不去看心理醫生,因為那些年被欺負的陰影和那些不堪入耳的話一直影響困擾著她。

你一定也看到過不少這樣的新聞:

2018年10月11日,宣威14歲少女劉某因為不堪忍受校園暴力喝農藥自殺!

2018年8月20日,東莞16歲女孩樂樂因遭受校園冷暴力,選擇跳河自殺!

2016年6月1日,青海15歲少年陶某在遭受長期霸淩後崩潰,服毒自殺留下血書!

……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僅因為他們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還因為他們對作惡毫無自控能力。 他們可能不清楚自己的行為到底有多麼惡劣,但其實已經給別人的人生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這也是為什麼父母一定要教孩子「打回去」的原因。

3歲兒子被小朋友欺負,媽媽做法被狂贊,遠離欺淩這3個方法最管用

孩子小時候的一切遭遇,都會對他的性格和思想造成潛意識裡的長久影響。這世上從來沒有人會因為你不反抗就會對你友好,忍耐不會帶來任何改變,只有奮起反抗才是出路。

不久前,還有一則社會新聞引發熱議,這位媽媽的做法贊爆了!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在急診室工作的護士媽媽,一天她接到學校的電話,說女兒在學校打了人,這位媽媽匆匆忙忙趕到學校。

原來, 有男生彈了她女兒的內衣,女兒向老師求助,老師卻覺得這很有趣,讓女兒不要在意。女兒忍無可忍,便朝男生臉上打了兩拳。

但在校長、教導主任和老師的描述中,重點都在說是她女兒把男生打傷了,是她女兒太過分。

這位媽媽頓覺三觀被毀,反問道:「 所以你們叫我過來,是想要知道,我是否要以性騷擾罪起訴這個男同學,並且以管理失當的原因起訴學校嗎?」

之後轉向那位覺得這件事很有趣的男老師說:如果你覺得彈內衣是件有趣的事,那你現在去彈一下教導主任的,看看她會怎樣?難道你認為就因為他們是孩子,這事就成有趣了?」

「 她打人是出於自衛,因為那個孩子對她進行了性騷擾。她已經求助過了,但是老師並沒有幫她,她只能靠自己還擊,你們還希望她怎麼做?」

「我希望這種事再也不要發生了。不僅是不要發生在我女兒身上,也不要發生在任何一個女生身上。」

最後,這位媽媽把事情上訴到校董事會,他們保證會嚴肅處理此事,女兒也調到了別的班。

3歲兒子被小朋友欺負,媽媽做法被狂贊,遠離欺淩這3個方法最管用

一時間,她的做法成為孩子在遭受不公正欺負時,父母應該如何做的典範,十分值得借鑒。

李玫瑾教授在《開講啦》中面對孩子被欺負這一問題,專門給父母支了招。

告訴孩子,欺負別人肯定是不對的做法

這是一個家教問題,父母應該給孩子良好的家教,告訴孩子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絕不能以大欺小。

可以教孩子用深呼吸的方式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看到他有傷害性的行為,要及時制止,並且告訴他應該如何做。

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孩子一定要加強體育鍛煉,有運動,就有爆發力,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欺負,如果孩子從來不鍛煉,沒有強壯的體格,輕易能被推倒,下次別人還會推他,好玩呀。

3歲兒子被小朋友欺負,媽媽做法被狂贊,遠離欺淩這3個方法最管用

李玫瑾教授還教給了孩子一些簡單的防身術,比如,他摟住你的時候,你摁住他的手,然後跺他腳指頭。

如果他正面對著你,還可以用一些反關節的方法,練太極是一種方式。

要有規則意識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李玫瑾教授認為,一個好的父母,不僅要告訴孩子被欺負時要反擊,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在反擊時不要傷到別人什麼地方。

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孩子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學習規則意識,樹立起規則觀念。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98221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